《新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可潜伏于大脑》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6-20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其生命周期中会将DNA副本插入人类免疫细胞。部分新感染的免疫细胞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转变为休眠、潜伏状态,这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潜伏期。美国科学家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即一种在大脑中具有长达10年寿命的特殊免疫细胞,可作为潜伏的HIV的稳定病毒库。这项研究为根除HIV的努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

      在感染期间,HIV会专门对付免疫反应的关键协调者,即所谓的CD4+淋巴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会杀死足够多的CD4+细胞,从而导致免疫缺陷。过去的研究表明,潜伏的HIV可隐藏在体内和血液中存活的少数CD4+T细胞中。但是,大脑中潜在的病毒储存库多年来一直是个谜。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联合团队首先研究了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猕猴大脑,以更好地了解如何从灵长类动物的脑组织中提取和纯化活细胞。SIV是一种与HIV密切相关的病毒。研究人员使用物理分离技术和抗体选择性地移除表达小胶质细胞表面标记的细胞。然后,他们从穿过脑组织的CD4+细胞中分离出高纯度的脑髓细胞。

      利用同样的技术,研究人员获得了HIV患者捐赠的脑组织样本,从而得以研究HIV在大脑小胶质细胞中潜伏的独特机制。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非常“聪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进化到对其表达具有表观遗传控制,使病毒沉默,隐藏在大脑中,免受免疫清除。

      NF-κB信号通路是控制HIV在体内其他部位表达的关键信号通路之一。当NF-κB信号被“关闭”时,HIV在外周血液中进入潜伏期。然而,大脑中潜伏的HIV不受激活的NF-κB信号的影响,研究人员目前还不确定这是为什么,但一旦找到答案,他们就离知道如何有选择地靶向并根除大脑或外周血中的病毒更近了一步。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3-06/20/content_555004.htm?div=-1
相关报告
  • 《新艾滋病病毒限制因子确定》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5-12
    • 据《自然》旗下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论文,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一项研究将Schlafen 12(SLFN 12)鉴定并定性为一种新的艾滋病病毒(HIV)限制因子。SLFN 12可阻止病毒蛋白的产生,并帮助感染病毒的细胞逃避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和免疫反应。这些发现为改进HIV感染的治疗策略铺平了道路。   庞培法布拉大学ICREA研究教授安德烈亚斯·梅耶汉斯解释说,潜伏期是阻碍HIV感染者消除病毒的主要障碍。除非能摆脱潜伏感染的细胞,否则将无法治愈现有的感染。   新发表的论文确定并表征了SLFN 12蛋白,SLFN 12通过切割特定细胞tRNAs来限制病毒蛋白质的产生,tRNAs是蛋白质构建的基石。因此,在存在活性SLFN 12的情况下,感染HIV的CD4 T细胞无法完成病毒的产生过程,而是将其模板HIV RNA保持在潜伏状态。   研究人员表示,SLFN 12会损害病毒蛋白质的产生,从而限制病毒颗粒的复制。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SLFN 12如何在不阻止细胞蛋白质产生的情况下,特异性地抑制HIV蛋白质的产生。研究人员解释说,SLFN 12裂解亮氨酸-UUA tRNA,这是一种很少用于细胞蛋白质但对HIV蛋白质至关重要的构件。   这一发现为设计新的HIV治疗策略提供了可能。
  • 《艾滋病病毒生命周期研究有新见解》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3-31
    • 德国亥姆霍兹RNA感染研究所(HIRI)和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科学家们现已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用于分析和影响艾滋病病毒(HIV)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研究结果提供了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生命周期后期阶段的见解,并为RNA二聚化和包装机制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解释。相关论文29日发表于《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   病毒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可能是药物和治疗的靶点。因此,对于理解和影响其潜在分子过程的基础研究非常重要。   HIV-1是已知会感染人类的两种HIV变体之一,它占所有感染的90%以上,其显著特征是含有两个病毒基因组副本。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两个基因组在称为二聚化的过程中结合在一起,这是HIV-1生命周期中一个关键步骤,因为二聚体RNA基因组是病毒蛋白Pr55 Gag包装成新病毒粒子的先决条件,最终导致病毒复制。   此次,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在单核苷酸分辨率下研究HIV-1生命周期的新技术,利用RNA结构测序(FARS-seq),识别出HIV-1基因组中对二聚化和病毒包装不可或缺的区域。   研究人员表示,现在已经能够证明HIV-1的基因组以两种不同的RNA构象存在,分别是单体RNA和二聚体RNA。它们中只有一种参与了基因组包装。在第二种构象中,RNA保留在宿主细胞中,被翻译成新的病毒蛋白质。这两种构象就像一个分子开关,RNA结构变化可调节HIV-1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控制着病毒的复制。   研究人员确定了调节这两种RNA构象之间平衡的序列。他们的研究阐明了病毒因子与这些区域的结合如何被用来靶向或破坏病毒组装。   这项研究的发起人、HIRI研究小组组长雷德蒙·史密斯说:“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些发现用于基于RNA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或改进的基因治疗载体。”在后续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确定观察结果是否也适用于其他HIV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