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首次发现大量巨型病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8-04-13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于海洋中分离到巨型病毒——Bodo saltans病毒(BsV)。该病毒基因组包含139万个DNA碱基,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能感染浮游植物的巨型病毒。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Curtis Suttle称:“Bodo saltans病毒能感染占据重要生态位的宿主。其是海洋中最丰富的巨型病毒,然而一直到Bodo saltans病毒发现以前,一直无法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由于Bodo saltans病毒必须和其他病毒竞争以感染大量的宿主(一种微型浮游植物Bodo saltans),其必须拥有利器——具有一系列毒素物质和DNA内切酶,可能会干扰其他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在感染过程中,Bodo saltans病毒首先向宿主细胞的后部迁移并释放其病毒基因组,之后病毒利用宿主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并加速感染过程。Bodo saltans病毒并不携带其他巨型病毒所携带的复制机制tRNA。然而,其携带tRNA修复基因,这使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利用宿主的tRNA进行复制成为可能。研究发现,超过10%的Bodo saltans病毒,其基因组可编码破坏宿主的抗病毒系统的蛋白质。研究生Christoph Deeg(文章第一作者)认为:“这些基因在病毒基因组外被积极复制。这表明病毒正在与宿主进行进化型竞赛,并且为巨型病毒基因组如此复杂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与其他典型的病毒相比,巨型病毒有更多的DNA,使其可以产生大量的蛋白质,并使其独立于其宿主进行复制。虽然研究人员基于对环境DNA的测序,了解到BsV类似病毒存在,然而极少具有代表性病毒被捕获和研究。该研究发表于《eLife》。

    (于佳佳编译;郭琳审校)

  • 原文来源: https://science.ubc.ca/news/researchers-capture-first-representative-most-abundant-giant-viruses-sea
相关报告
  • 《研究发现海洋生物中的新型病毒圈》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9-29
    • 一项针对RNA病毒的综合探测技术的研究表明,多种多样的RNA病毒会感染海洋微生物并与其共存,该技术被称为片段和引物连接双链RNA测序(FLDS)。 病毒通常会感染宿主机体并大量复制,破坏宿主细胞后重新寻找新的宿主生物体。为了解病毒的多样性和其生存环境,科学家通常以细胞中的病毒粒子为研究对象。病毒主要被归类为DNA病毒、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研究表明,海洋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DNA病毒,相比之下,自然环境中RNA病毒的多样性和生态学尚不为人所知,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环境基因组学研究方法。 为了评估RNA病毒在海洋环境中的多样性,由Syun-ichi Urayama研究员(日本筑波大学生态和环境科学系的助理教授)和Takuro Nunoura博士(日本JAMSTEC机构海洋生物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的理事长)开发了一种新的技术来全面分析RNA病毒的基因组。结果显示,10升海水中共鉴定出842种RNA病毒,其中大部分是新物种。其中一些归类为已部分了解的RNA病毒种类,而另一些则被划分为从未被了解的新类型。此外,科学家们还比较了在微生物中发现的RNA病毒和在海水中漂浮的RNA病毒的多样性,发现许多病毒只在微生物细胞内被识别。这些结果表明,仅在微生物中检测到的病毒与宿主微生物共存,他们并不会破坏细胞结构。 传统意义上,大多数病毒被认为是致病的。然而,最近的研究报告了一些病例,在这些病例中,感染病毒的生物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根据这些结果,很有可能在自然界中,许多病毒与宿主和谐共存,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的致病性病毒似乎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通过能对RNA病毒的全面检测,新的FLDS技术有望在广泛的应用领域里促进生物技术的进步,而不仅仅局限于病毒的生态学。目前有一项研究已经开始探索FLDS技术在医药、公共卫生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 (刘思青 编译)
  • 《巨型海洋病毒中发现一种特殊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6-25
    •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和斯旺西大学医学院(Swansea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海洋和陆地上的病毒及其引发致命疾病可能性的认识。这项研究检测了神秘的“巨型”病毒携带的基因,这可能代表了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巨型病毒的潜在新药靶点。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国际研究小组研究了8000多个病毒基因组,发现许多新发现的巨型病毒含有一种叫做细胞色素P450的酶的多种基因。P450酶在动物、植物和细菌中都很常见,但在新病毒中发现它们却出乎意料。在巨型病毒出现之前,从来没有人认为病毒会有这些基因。P450可能是巨型病毒的药物靶点,这些病毒被认为是引起某些肺炎的原因之一。在不同的病毒中发现P450基因和酶为研究这些重要酶进化打开了新窗口,这可能有助于理解生物学和巨型病毒本身的起源。 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实体”,尽管巨型病毒直到2003年才为人所知,当时人们发现了一种大到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看到的病毒。在第一个巨型病毒中发现了超过1000个基因;相比之下,流感病毒只有14个基因。从那时起,世界各地又发现了携带更多基因和更多P450的巨型病毒,其中一些携带近3000个基因。越来越多的巨型病毒在海洋中被发现,包括在深海中。 (杨皓月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