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供体用于外周动脉疾病》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3-30
  • 目前对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涉及风险因素的修改和血流重建,但许多患者仍留有虚弱的症状。 因此,需要新的治疗策略。 一氧化氮的重要性及其在调节内皮功能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 作为治疗血管疾病,包括外周动脉疾病的手段,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来改变一氧化氮途径。

    已显示他汀类和ACE抑制剂能增强内源性一氧化氮并改善间歇性跛行症状。 由于尚未完全了解的原因,使用L-精氨酸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对一氧化氮途径及其酶促控制的更深入理解已经产生了更多潜在治疗靶标以改变NO水平。

相关报告
  • 《呼出的一氧化氮不能作为肺结核的生物标志物》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8-06-13
    • 在一些资源有限的国家结核病仍然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结核病在这些国家的传播,迫切需要新的诊断工具。 我们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分数浓度作为一种容易测量的无创性潜在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和监测在秘鲁利马的肺结核患者(包括多重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反应。 在一项纵向研究中,我们发现38结核病患者和93名年龄匹配的对照(十亿分之13ppb [四分位范围(IQR)= 8-26]与15 ppb [IQR = 12-24]),并且在治疗的60天内没有变化(在第60天15 ppb [IQR = 10-19])。 将这个和以前的证据结合在一起,我们得出结论,FeNO在诊断肺结核或作为治疗反应的标志物方面没有价值。
  • 《量化研究水稻-小麦轮种系统中一氧化氮的排放量》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06-03
    • 尿素深度放置(UDP)能够提高氮利用效率(NUE)、增加作物产量,同时减少环境中氮(N)排放。然而,关于其对一氧化氮(NO)排放的环境影响仍有待研究。因此,我们进行了温室试验,以量化水稻 –小麦轮种系统的一氧化氮排放。从三种氮肥处理的 – 对照组(无氮)、尿素深度放置组(UDP)和广播颗粒尿素(PU)水稻-小麦轮种系统中,使用自动气体取样和连续系统分析测量一氧化氮的排放。在水稻种植中,尿素深度放置在两种灌溉体系下进行测试–连续浸水(CF)和交替润湿和干燥(AWD)。肥料处理方式对一氧化氮排放有显着影响(p <0.05)。在交替润湿和干燥(AWD)灌溉条件下,尿素深度放置(UDP)增加了一氧化氮的排放(3.41?g?N ha−1)(p?<?0.05),是连续浸水(CF)灌溉条件下,尿素深度放置(UDP)一氧化氮排放量的2.5倍(1.35?g?N ha−1)。但在连续浸水(CF)条件下,尿素深度放置(UDP)和广播颗粒尿素(PU)的一氧化氮排放量相似。在小麦种植中,氮肥的施用,不论是哪种施用方式,都增加了一氧化氮的排放量(不同施用方式下的平均排放量为615?g?N ha−1),是对照组的10倍(62.52?g?N ha−1)。肥料不同的处理方式没有造成一氧化氮排放量的显著不同(P?>?0.05)。肥料诱导排放因子(EFs)不受水稻或小麦种植中氮放置方法的影响。平均而言,与小麦(0.5%)相比,水稻中的肥料诱导排放因子(EFs)非常低(<0.002%)。本研究表明(与氮肥处理方式无关),与小麦中一氧化氮的排放相比,水稻中一氧化氮的排放(<4gN ha-1)对一氧化氮年度总排放量(433gN ha-1)的贡献非常小(<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