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社交网络用户虚假信息揭露行为,从认知与情绪双路径视角深入研究,旨在促进社交网络健康发展。研究创新在于揭示认知和情绪在揭露意愿及行为中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847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因素中,卷入度、感知价值、感知风险和自我效能正向影响揭露意愿,其中自我效能影响最显著;情绪因素方面,情绪唤醒程度越高,揭露意愿越强烈,消极情绪下更易产生揭露意愿。在认知因素影响下,用户更关注信息质量,情绪因素影响下则更重视信源声誉。揭露意愿对揭露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和情绪唤醒起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发现两条虚假信息揭露意愿触发路径,自我效能皆为核心条件,感知价值为边缘条件。
基于研究结论,文章从多维度构建虚假信息用户防御体系:完善信息素养教育,提升用户鉴别能力;建立社交网络用户把关制度,优化举报与反馈流程;设计情绪干预措施,采取差异化引导策略;重视虚假信息内容监测预警,加强辟谣平台建设;强化信源声誉管理,优化标签显示;建立激励机制,提升用户揭露积极性。
研究存在局限性,如情绪测量方法受影响、未深入探索动态因素等,未来可结合新技术手段及进一步探索动态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