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射纳米复合晶胶快速止血材料问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30
  • 一种具有血液触发形状记忆恢复的可注射纳米复合晶胶止血材料,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郭保林研究员课题组研制成功,其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控制出血是全世界军事和民用创伤中心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可控的出血导致了超过30%的创伤死亡,其中超过一半是发生在紧急护理到来之前。虽然目前常用的止血剂在肢体表面创伤止血方面表现出优秀的性能,但它们通常对战场或日常生活中由枪支弹片或爆炸装置引起的深度创伤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差。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止血性能的天然产物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反应在其主链上同时修饰双键和季铵盐基团。季铵盐化修饰既可以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又可提高其抗菌作用。将该聚合物溶液在冰冻状态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成了具有贯穿多孔结构的晶胶。还引入了碳纳米管,其可以提高晶胶的力学性能、赋予晶胶良好的导电性以及出色的近红外触发响应性(例如止痛药物缓释、光热杀菌等)。研究证明,该止血材料在接触血液时快速吸收血液,其可以浓缩血液,加快凝血过程,同时膨胀后的晶胶可以作为物理屏障堵塞伤口,从而对不可压缩的深部创伤流血表现出很好的止血效果。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8-07/30/content_400434.htm?div=-1
相关报告
  • 《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实现高效光化学转化》

    • 来源专题:半导体工艺技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12-07
    •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合作,设计了一种“脉冲式轴向外延生长”方法,成功制备了尺寸、结构可调的一维胶体量子点-纳米线分段异质结,利用ZnS纳米线对CdS量子点的晶面选择性钝化作用,可同时实现量子点表面的有效钝化和光生载流子的有效转移。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设计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以捕获太阳能并实现高效光化学转化,是解决当前全球能源与环境危机的一种理想途径之一。胶体量子点具有尺寸可调的光学和电学特性,因而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催化剂材料在太阳能转化领域备受青睐。 然而,胶体量子点的表面悬挂键会导致大量的陷阱态,从而将载流子强烈局域化并阻碍其进一步参与表面化学反应。目前,如何同时实现量子点表面钝化和电荷转移仍然面临挑战。 研究团队基于此前他们在液-固-固相催化生长一维纳米异质结构的工作基础,提出了一种“脉冲式轴向外延生长”合成胶体半导体纳米晶的新策略。理论计算表明,Zn和Cd原子在Ag2S固相催化剂中的嵌入能差异使得在Cd前驱物存在时能够优先生长CdS,因而可通过控制Cd前驱物的加入调控CdS量子点-ZnS纳米线的结构参数。 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对量子点的尺寸、数量、间距和晶相进行精准控制。研究者发现ZnS纳米线选择性钝化CdS量子点晶面以后,降低了载流子局域化程度,延长了载流子寿命,有利于载流子迁移至催化剂表面进行反应。 这项研究为今后设计开发新型高效光催化剂提供了新途径。此外,该合成策略还有望拓展到其他胶体量子点体系,并通过完善合成方法实现其结构参数的精细调控,预期在激光、单光子源以及单电子探测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
  • 《北航提出高性能超强纳米复合材料 潜力巨大登《Nature》》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4-14
    • 诸如骨骼、牙齿和软体动物外壳之类的生物材料以其优异的强度、模量和韧性而闻名。这样的性质通常归因于无机成分增强了纳米纤维的层状微观结构,尤其是具有韧性有机基质的二维(2D)纳米片。在这些生物结构的启发下,包括逐层组装法,浇铸法,真空过滤和磁场辅助在内的合成策略已用于开发层状纳米复合材料。如何以一种普遍、可行和可扩展的方式生产超强层状纳米复合材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刘明杰教授(通讯作者)提出了一种在不相容水凝胶/油界面上利用剪切力诱导的二维纳米片排列来生产具有高度有序的层状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策略。相关论文以题为“Layered nanocomposites by shear-flow induced alignment of nanosheets”于2020年4月8日发表在Nature上。 研究结果发现,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粘土纳米片的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高达1215±80MPa的拉伸强度,且杨氏模量为198.8±6.5GPa,这分别是天然珍珠的9.0倍和2.8倍。当使用粘土纳米片时,所得的纳米复合材料的韧性可以达到36.7±3.0 MJ/m2,这是天然珍珠的20.4倍。与此同时,抗拉强度为1195±60MPa。通过定量分析表明,排列良好的纳米片形成了关键的界面相,从而导致纳米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同时,这样的策略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各种二维纳米填料,应用于各种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进而促进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发展。 液体流动可以通过控制三相接触线的运动来促进纳米粒子的定向组装。最近,作者观察到液滴可以在油/水/凝胶系统中的凝胶表面上迅速和完全铺展,被称之为超铺展。研究表明,含有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和海藻酸钠(NaAlg)的反应溶液的液滴可以在硅油下完全溶胀的聚丙烯酰胺(PAAm)水凝胶的表面上在358 ms内实现超铺展,从而在水凝胶/油界面形成均匀的液体层(图1a)。同时通过使用一系列的挤出反应溶液,作者将超铺展过程扩展到一个连续的系统,从而大面积生产具有整齐排列纳米片的纳米复合薄膜(图1b)。 图1. 层状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机理。(a)反应溶液液滴(10μl,由0.09 wt%GO和0.18wt%NaAlg)在水凝胶/油界面处自发且完全铺展,形成薄的铺展溶液层;(b)连续制造大面积纳米复合膜的示意图;(c)在超铺展过程中剪切力诱导纳米片取向的机理的理论研究(上)和示意图(下);(d)来自两个相邻注射器的溶液A的边缘通过毛细作用力聚结成连续且均匀的液体层;(e)纳米片通过NaAlg与Ca2+的原位交联而固定。 在这项研究中,在包含良好分散的GO纳米片和NaAlg的反应溶液中,通过选择适当的流速、相邻注射器之间的距离和水凝胶的移动速度,来自注射器的溶液A会迅速扩散并融合,从而在油/水凝胶界面形成均匀的超扩散溶液层。同时,预先浸入氯化钙溶液的水凝胶中的钙离子(Ca2+)会从水凝胶表面扩散到溶液A的超扩散层中与NaAlg发生交联,从而在3分钟之内将含有GO纳米片的超铺层转化为海藻酸钙(CA)水凝胶膜。随后将制备的CA水凝胶膜浸入水浴中,可以容易地从水凝胶表面分离并干燥后,得到连续且均匀的无缺陷的GO/CA纳米复合薄膜,宽度在5c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