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c? Lab推出TAQ阴极材料技术: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迎来突破》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 赵卫华
  • 发布时间:2025-07-29
  • 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锂离子电池供应链的挑战,钠离子电池因其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而备受关注。然而,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问题一直是其商业化应用的障碍。近日,普林斯顿大学Dinc? Lab研究团队通过开发一种新型阴极材料——双四氨基苯醌(TAQ),成功解决了钠离子电池的性能瓶颈。该材料不仅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实验室数据达606 Wh/kg),还具备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环境耐受性。这一突破有望推动钠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同时降低对稀缺矿产的依赖,实现更环保、更安全的电池生产。

    1. 技术背景与挑战

    钠离子电池因其原材料钠的储量丰富(比锂多1300倍)和成本低廉(比锂便宜90%),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品。然而,钠离子的分子质量较大,导致充放电过程中离子迁移速度较慢,且电池电压较低,使得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仅为锂离子电池的一半。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等高能量需求场景中的应用。

    2. TAQ阴极材料的突破

    Dinc? Lab团队开发的TAQ(双四氨基苯醌)是一种新型层状有机固体材料,具有以下关键特性:

    高导电性与不溶性:TAQ分子结构使其在阴极中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同时不溶于电解液,确保了电极的稳定性。

    多电子氧化还原行为:该材料能够实现每个阴极单元中多个钠离子的嵌入和脱出,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环境耐受性:TAQ阴极对空气、湿气和高温具有高度耐受性,适合大规模生产和使用。

    研究团队通过将TAQ与碳纳米管和炭黑颗粒结合,构建了一种均匀且高度互联的阴极结构,实现了活性材料的100%利用率。实验室测试显示,TAQ阴极的能量密度达到606 Wh/kg(电极级),远超当前锂离子电池NMC阴极的300 Wh/kg水平。

    3. 性能与成本优势

    能量密度提升:TAQ阴极的钠离子电池在快速充放电(90秒)条件下仍能保持472 Wh/kg的能量密度,性能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提升近60%。

    成本与供应链安全:TAQ由石油衍生的商品化学品合成,避免了镍、钴等稀缺金属的使用,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地缘政治风险。

    环保生产:TAQ的合成温度仅需120°C,远低于NMC阴极的800°C,大幅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4. 商业化前景

    Dinc? Lab的成果已通过初创公司Daqus Energy推进产业化。尽管目前数据基于实验室规模,但这一技术已吸引兰博基尼等车企的关注。兰博基尼计划将首款电动汽车的发布时间推迟至2029年,以等待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成熟。TAQ阴极材料的应用不仅有望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和安全问题,还将推动全球电池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洞见

    Dinc? Lab的TAQ阴极材料技术为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铺平了道路,实现了成本与性能的完美平衡。这一突破不仅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了更优的电池解决方案,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环保、安全的新选择。正如团队负责人Mircea Dinc?所言:“TAQ技术将性能与成本统一于一个环保的框架中,这可能是电池领域的真正突破。”



  • 原文来源:https://www.automotiveworld.com/articles/dinca-lab-reconciles-cost-and-performance-of-sodium-ion/
相关报告
  • 《德国KIT研发出高能阴极材料将电池容量提高30%》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16
    • 近日,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和合作机构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用于未来高能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合成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获得了有关降解机理的新发现。他们的发现有助于开发更高容量的电池,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 迄今为止,电力不足造成的行驶距离短阻碍了电动汽车的突破,而充电容量增加的锂离子电池将有助于解决这个老大难。应用材料-储能系统研究所(IAM-ESS)负责人Helmut Ehrenberg教授说:“我们正在开发这种高能系统,基于对电池电化学过程的基本理解,并通过创新地使用新材料,我们认为锂离子电池的存储容量可以增加30%”。这项研究是在德国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研究平台Ulm&Karlsruhe的电化学储能中心进行的。 高能锂离子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区别在于特定的阴极材料。与迄今为止所使用的镍、锰和钴的不同比例的层状氧化物不同,采用含过量锂的富锰材料,能大大提高阴极材料的单位体积/质量储能能力。不过,这些材料的使用一直存在问题。 在锂离子的插入和提取过程中,即电池的基本功能过程中,高能阴极材料会发生降解。经过一定时间后,层状氧化物转变为具有高度不利电化学性能的晶体结构。结果是,平均充放电电压从一开始就降低了,这就阻碍了高能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研究人员现已在《自然通讯》中描述了降解的基本原理:“基于对高能阴极材料的详细研究,我们发现降解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形成迄今几乎未发现的含锂岩石盐结构而间接发生的。此外,氧气在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除这些结果外,研究还表明,有关电池技术性能的新发现不一定必须直接从降解过程中得出,相关科学家在合成阴极材料的研究中发现了它们。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发现标志着电动车高能锂离子电池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高性能钠离子阴极为锂离子电池替代品铺平道路》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2-20
    • 普林斯顿大学的 Dinc? 小组宣布了一种令人兴奋的替代方法,它依靠一种有机高能阴极材料来制造钠离子电池,从而提高了该技术商业化的可能性,其组件更安全、更便宜、更可持续。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虽然科学家们在钠离子电池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主要由于其能量密度低而面临障碍: 与体积相比,它们的电池运行时间较短。 高功率密度与输出功率有关,也是影响其性能的因素之一。 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一直是替代电池面临的挑战,但 Dinc? 小组提出的阴极材料,一种名为双四氨基苯醌(TAQ)的层状有机固体,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方面都优于传统的锂离子阴极,是一种真正可扩展的技术。 除了电动汽车之外,他们的研究还具有大规模储能应用的潜力,如数据中心、电网和商业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系统。 Alexander Stewart 1886 化学系教授 Mircea Dinc? 说:"每个人都明白,对于电池这样重要的东西来说,有限的资源会带来挑战,而锂在很多方面肯定是'有限'的。 钠实际上无处不在。 对我们来说,利用有机物和海水等真正丰富的资源制造电池,是我们最大的研究梦想之一。"能量密度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因为你可以把它等同于电池中的电量。 能量密度越大,汽车在充电之前就能跑得越远。 我们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我们开发的新材料具有最大的能量密度,当然是以每公斤为单位,即使是以体积为单位,也能与目前最好的材料相媲美。"站在开发真正可持续的、具有成本效益的钠离子阴极或电池的前沿,确实令人兴奋"。 实验室一年前在 ACS Central Science 上首次报道了 TAQ 在制造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用途,强调了 TAQ 的优势。研究人员继续对其潜力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当他们发现 TAQ 具有完全不溶性和高导电性这两项有机阴极材料的关键技术优势时。阴极是所有极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他们尝试使用同样的材料 TAQ 制造有机钠离子电池。这一过程耗时约一年,因为研究人员必须调整一些无法从锂离子技术中移植过来的设计原则。 最终,结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他们的阴极性能接近理论最大容量的基准。 "我们选择的粘合剂--碳纳米管,促进了TAQ晶体和炭黑颗粒的混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均匀的电极,"Dinc?小组博士、论文第一作者陈天阳说。"碳纳米管紧紧包裹着TAQ晶体,并使它们相互连接。这两个因素都促进了电极体内部的电子传输,使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几乎达到 100%,从而实现了几乎理论上的最大容量。 "碳纳米管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池的速率性能,这意味着电池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储存相同的能量。 原文链接: Tianyang Chen et al, High-Energy, High-Power Sodium-Ion Batteries from a Layered Organic Cathod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5). DOI: 10.1021/jacs.4c1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