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高性能钠离子阴极为锂离子电池替代品铺平道路》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2-20
  • 普林斯顿大学的 Dinc? 小组宣布了一种令人兴奋的替代方法,它依靠一种有机高能阴极材料来制造钠离子电池,从而提高了该技术商业化的可能性,其组件更安全、更便宜、更可持续。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虽然科学家们在钠离子电池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主要由于其能量密度低而面临障碍: 与体积相比,它们的电池运行时间较短。 高功率密度与输出功率有关,也是影响其性能的因素之一。 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一直是替代电池面临的挑战,但 Dinc? 小组提出的阴极材料,一种名为双四氨基苯醌(TAQ)的层状有机固体,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方面都优于传统的锂离子阴极,是一种真正可扩展的技术。

    除了电动汽车之外,他们的研究还具有大规模储能应用的潜力,如数据中心、电网和商业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系统。 Alexander Stewart 1886 化学系教授 Mircea Dinc? 说:"每个人都明白,对于电池这样重要的东西来说,有限的资源会带来挑战,而锂在很多方面肯定是'有限'的。 钠实际上无处不在。 对我们来说,利用有机物和海水等真正丰富的资源制造电池,是我们最大的研究梦想之一。"能量密度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因为你可以把它等同于电池中的电量。 能量密度越大,汽车在充电之前就能跑得越远。 我们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我们开发的新材料具有最大的能量密度,当然是以每公斤为单位,即使是以体积为单位,也能与目前最好的材料相媲美。"站在开发真正可持续的、具有成本效益的钠离子阴极或电池的前沿,确实令人兴奋"。

    实验室一年前在 ACS Central Science 上首次报道了 TAQ 在制造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用途,强调了 TAQ 的优势。研究人员继续对其潜力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当他们发现 TAQ 具有完全不溶性和高导电性这两项有机阴极材料的关键技术优势时。阴极是所有极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他们尝试使用同样的材料 TAQ 制造有机钠离子电池。这一过程耗时约一年,因为研究人员必须调整一些无法从锂离子技术中移植过来的设计原则。

    最终,结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他们的阴极性能接近理论最大容量的基准。

    "我们选择的粘合剂--碳纳米管,促进了TAQ晶体和炭黑颗粒的混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均匀的电极,"Dinc?小组博士、论文第一作者陈天阳说。"碳纳米管紧紧包裹着TAQ晶体,并使它们相互连接。这两个因素都促进了电极体内部的电子传输,使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几乎达到 100%,从而实现了几乎理论上的最大容量。

    "碳纳米管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池的速率性能,这意味着电池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储存相同的能量。

    原文链接: Tianyang Chen et al, High-Energy, High-Power Sodium-Ion Batteries from a Layered Organic Cathod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5). DOI: 10.1021/jacs.4c17713



  • 原文来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02-high-sodium-ion-cathode-paves.html
相关报告
  • 《阴极化学的突破为更可持续的锂硫电池铺平道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5
    • 美国对电动汽车(EVs)不断增长的需求揭示了可持续采购电池技术的重大挑战,这种技术是向可再生电力和远离化石燃料的广泛转变所必需的。为了使电池不仅比目前用于电动车的电池性能更好,而且还能用现成的材料制成,德雷塞尔大学的一组化学工程师已经找到了将硫磺引入锂离子电池的方法--结果令人震惊。 随着202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翻番,锂、镍、锰和钴等电池材料的价格飙升,这些原材料的供应链(大部分来自其他国家)也因大流行而陷入瓶颈。这也将注意力集中在原材料的主要提供者:刚果等国家;并提出了从地球上提取这些原材料对人类和环境影响的问题。 早在电动车激增和电池材料短缺之前,开发商业上可行的硫磺电池一直是电池行业的可持续、高性能的目标。这是因为硫磺的天然丰度和化学结构将使其能够储存更多的能量。德雷塞尔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在《通信化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突破,提供了一种避开过去压制锂硫电池的障碍的方法,最终将这项备受追捧的技术拉到了商业化的范围内。 他们的发现是一种生产和稳定罕见形式的硫的新方法,这种硫在碳酸盐电解质中发挥作用--商业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能量传输液体。这一发展不仅会使硫磺电池在商业上可行,而且它们的容量将是锂离子电池的三倍,并可持续充电4000次以上--相当于使用10年,这也是一个实质性的改进。 领导这项研究的德雷塞尔大学化学和生物工程系乔治-B-弗朗西斯讲座教授Vibha Kalra博士说:“多年来,硫在电池中的应用一直非常理想,因为它是地球上丰富的资源,可以以安全和环保的方式收集,而且正如我们现在所证明的,它也有可能以商业上可行的方式改善电动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池性能。” 将硫磺引入商业上友好的碳酸盐电解质的锂电池的挑战是中间硫磺产品(称为多硫化物)和碳酸盐电解质之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由于这种不良反应,以前尝试在碳酸盐电解质溶液的电池中使用硫磺阴极的结果是几乎立即关闭,并且在仅仅一个循环之后就完全失效。 锂硫(Li-S)电池已经在使用乙醚电解质--而不是碳酸盐--的实验环境中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因为乙醚不会与多硫化物发生反应。但是这些电池在商业上是不可行的,因为乙醚电解质是高度挥发性的,其成分的沸点低至42摄氏度,这意味着任何高于室温的电池升温都可能导致故障或熔化。 Kalra说:“在过去十年中,大多数锂硫领域采用了醚类电解质以避免与碳酸盐发生不良反应。然后多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缓解所谓的多硫化物穿梭/扩散,深入研究如何提高醚基硫磺电池的性能--但该领域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即醚电解质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工作中,主要目标是用碳酸盐取代乙醚,但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也消除了多硫化物,这也意味着没有穿梭,所以电池可以在数千次循环中表现得特别好。” Kalra团队以前的研究也是以这种方式处理问题的--生产一种碳纳米纤维阴极,通过遏制中间多硫化物的移动来减缓基于醚的锂硫电池中的穿梭效应。但是为了改善阴极的商业途径,该小组意识到它需要使它们与商业上可行的电解质一起发挥作用。 Kalra说:“拥有一个能与他们已经在使用的碳酸盐电解质一起工作的阴极,对商业制造商来说是阻力最小的途径。因此,我们的目标不是推动行业采用一种新的电解质,而是制造一种可以在现有的锂离子电解质系统中工作的阴极。” 因此,为了希望消除多硫化物的形成以避免不良反应,该团队试图使用蒸镀技术将硫限制在碳纳米纤维阴极基材中。虽然这个过程没有成功地将硫嵌入纳米纤维网中,但它做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这在研究小组开始测试阴极时就显现出来。 “当我们开始测试时,它开始漂亮地运行--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事实上,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测试它--超过100次--以确保我们真的看到了我们认为看到的东西,”Kalra说。“我们怀疑硫磺阴极会导致反应停滞,但实际上它的表现惊人地好,而且它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做,没有引起穿梭。” 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小组发现,在将硫沉积在碳纳米纤维表面的过程中--将其从气体变为固体--它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晶,形成了该元素的一种轻微变化,称为单斜伽马相硫。硫的这种化学相,与碳酸盐电解质不发生反应,以前只在实验室的高温下产生,只在自然界的油井的极端环境中观察到过。 化学和生物工程系的博士生、该研究的共同作者Rahul Pai说:“起初,很难相信这就是我们探测到的东西,因为在以前的所有研究中,单斜伽马相硫在95摄氏度以下是不稳定的。在上个世纪,只有少数几项研究产生了单斜伽马相硫,而且它最多只稳定了20-30分钟。但是我们在一个阴极中创造了它,该阴极经历了数千个充放电循环而性能没有减弱--一年后,我们对它的检查表明,化学相一直保持不变。” 经过一年多的测试,硫磺阴极仍然稳定,正如该团队报告的那样,在4000次充放电循环中,其性能没有下降,这相当于10年的常规使用。而且,正如预测的那样,该电池的容量是锂离子电池的三倍以上。 Kalra说:“虽然我们仍在努力了解在室温下创造这种稳定的单晶硫的确切机制,但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它可以为开发更可持续和负担得起的电池技术打开许多大门。” 用硫磺替代锂离子电池中的阴极,将减轻对采购钴、镍和锰的需求。这些原材料的供应是有限的,而且不容易提取,不会造成健康和环境危害。另一方面,世界上到处都有硫磺,而且在美国有大量的硫磺,因为它是石油生产的废物。 Kalra建议,拥有一个稳定的硫磺阴极,在碳酸盐电解质中发挥作用,也将使研究人员能够在研究锂阳极的替代品方面取得进展--这可能包括更多的地球资源选择,如钠。 Kalra说:“摆脱对锂和其他昂贵且难以从地球上提取的材料的依赖,对于电池的发展和扩大我们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开发一种可行的锂硫电池为取代这些材料开辟了许多途径。”
  • 《【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稳定锂离子电池: 钒的作用》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11-11
    •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需求激增,锂离子电池需要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 虽然磷酸铁锂和镍-钴-锰-氧化锂等传统正极材料被广泛使用,但它们往往无法兼顾性能和经济性。 富锂锰氧化物(LRMOs)因其高容量和无钴成分而成为一种潜在的替代品。 然而,它们的初始库仑效率低和电压衰减快,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 要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稳定锂离子金属氧化物电池,从而实现广泛的商业应用。 2024 年 9 月,广东工业大学罗东和刘晨宇领导的研究团队在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标志着锂离子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他们的研究证明了用 NH4VO3 处理富锂阴极材料如何产生掺钒尖晶石层状结构,从而提高初始库仑效率和电压稳定性。 这项简单而有效的改性是朝着提高高能锂离子电池的可持续性和性能迈出的重要一步。 该研究解决了 LRMO 阴极长期存在的两个问题:初始库仑效率(ICE)低和电压衰减快。 研究团队采用 NH4VO3 进行水热处理,将钒引入阴极表面,形成掺钒尖晶石层状结构。 这种创新结构改善了锂离子扩散,减少了表面界面反应,从而稳定了氧氧化还原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ICE 从 74.4% 跃升至 91.6%,超过了商业化所需的临界值。 除了效率的显著提高,阴极还表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压稳定性,在 200 个周期内,每个周期的电压衰减仅为 0.47 mV。 这种改进与抑制不可逆氧释放和形成强 V-O 键有关,它们加强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通过解决这些关键挑战,该研究强调了一种有希望提高 LRMO 阴极性能和寿命的方法,使它们更适合高能应用。 研究成果为解决富锂阴极库仑效率低和电压衰减的长期难题提供了一种实用、高效的方法。 通过掺入钒,显著提高了氧化还原稳定性和电压性能,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铺平了道路,以满足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等领域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掺钒的富锂阴极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等对电池效率和寿命要求极高的应用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效率和稳定性的提高不仅有望通过消除钴来降低成本,还能增强电池的整体性能。 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它将带来更经济、更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加速全球向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转变。 原文链接:: Liping Tan et al, V-doped Co-free Li-rich layered oxide with enhanced oxygen redox reversibility for excellent voltage stability and high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2024). DOI: 10.26599/EMD.2024.937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