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顺利完成秋季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航次后,“浙渔科2”海洋调查船缓缓停靠在我所舟山长峙岛码头,标志着由我所工程院承担的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东海观测子网工程海上外业调查全部圆满完成。
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是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在我国东海和南海分别建立海底观测系统,构建关键海域的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设施,实现从海底向海面的全方位、综合性、实时的高分辨率立体观测,探索海底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的各种过程,同时服务于海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国防安全与国家权益等多方面的综合需求。
我所于2017年底成功中标该调查项目,内容涵盖了海洋水文、海洋化学、海洋生态、海洋地质、海洋测绘和海洋地球物理等多个专业。各项调查一方面要满足规范要求,为工程所需的各项审批专题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要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为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规模大、时间紧、任务重,涉及专业众多,涉及海域较广,从近岸到浅海,组织实施难度大。
我所工程院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根据工程所处海域的不同分为登陆和近岸段、浅海段两组,选用不同调查船,分阶段分专业分批组织实施,克服了海上作业风浪大等各种不利因素,按照计划圆满完成了各项海上外业调查,调查期间工作人员的专业和认真态度得到了高度赞扬。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调查,项目组特别选用浙江海洋大学“浙渔科2”调查船进行浅海段的外业调查,除了完成海洋化学、海洋生态的取样外,也同步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这是我所首次在外海同步组织实施完成的海洋化学、海洋生态和海洋渔业资源的综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