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艘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开工建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30
  • 2021年1月28日,由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投资、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负责研发的国内首艘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在江苏泰州开工建造。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交通工具电动化是核心领域,发展电动船舶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次研发的内河64标准集装箱纯电池动力示范船总长65米、载重量超千吨,在我国水运交通领域创下多项第一:第一艘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第一艘采用船电分离换电模式的电动船舶;第一艘采用无轴轮缘推进系统、智能船舶辅助驾驶系统的内河集装箱船舶;第一艘按照绿色船舶三级认证标准设计建造的内河船舶。该项目研发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领衔,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示范工程,预计今年7月1日前下水。投运后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13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0吨,实现内河运输船舶绿色、高效、智能的发展目标,对我国绿色船舶行业来说具有开创性意义。

    该船的顺利开工,标志着在国网电动汽车公司领导和部署下 ,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在深入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服务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发展道路上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未来示范船的成功运营将在长江航道上发挥重大的示范效应,推进水运交通绿色化、清洁化进程,引领我国电动船舶产业快速发展,促进能源网交通网加速融合,为建设绿水青山、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2019年1月落户于苏州高新区,两年来,公司围绕“创建国家级创新中心”的一大核心目标,依托“智慧能源和智慧交通”两大业务板块,聚焦于智慧充电领域进行持续的创新和探索,目前已形成了从核心部件到先进整机、从单桩管理到互联互通的完整解决方案并掌握了核心知识产权,是行业知名的标准和技术输出高地。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全球最大的24000箱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正式交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15
    • 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4月15日),全球最大的24000箱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正式交付,再次刷新中国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建造纪录。交付后这艘船将用于远东至欧洲航线的货物运输。 今天交付的全球最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一次可承载22万吨货物,24000个左右的集装箱堆叠高度相当于25层楼,被称为海上“超级带货王”。同时,这型船还采用了绿色燃料——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可为船舶提供单个航次近2万海里的超远续航。 中船集团沪东中华营销部部长王佳颖表示,这条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是全球最先进的,它的特点就是以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的来源,更清洁、更环保。而且它的装箱量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级别,大大提高了海运的效率和它的经济性。 专家告诉记者,中国在集装箱船建造领域接连刷新纪录——从21000箱到23000箱,再到今天交付的24000箱,船越造越大的同时,建造周期也越来越短,这是中国造船能力的体现。
  • 《续航里程约380公里 浙江嘉兴内河集装箱货船用上氢动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4
    • 中新网嘉兴9月3日电(胡丰盛)9月3日,首艘内河64标箱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舶建造项目开工仪式在浙江嘉兴港区举行。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嘉兴在绿色低碳转型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该艘内河氢燃料电池集装箱船舶船长64.5米,宽12.6米,排水量约2000吨,以氢气为主要能源驱动,可储氢550千克,续航里程约380公里,计划专线用于嘉兴乍浦港到杭州下沙港内河运输航线,开展运营示范和效益验证,设计单程航线距离120公里。 近年来,嘉兴针对浙北内河集装箱主通道建成后的航道条件,立足氢能源领域的资源优势探索氢能产业发展,探索氢能动力船舶在内河集装箱运输场景商业化运营模式,加快组建集装箱海河联运船队。据悉,嘉兴计划到2026年打造投用20艘氢能船舶,实现每年50万标准集装箱运输规模,同时积极推动嘉兴港与长三角其他港口之间氢能船舶航线。 除了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舶,嘉兴还打造了氢能巴士、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氢能叉车、氢能船舶等一系列氢能应用场景。此前的2024年5月22日,就有新一批30辆49吨级“升级版”氢能重卡在嘉兴港区交付,每辆车的续航里程达420公里,较之前提升40%。随着新车的投用,港内80辆氢能重卡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000吨。 “作为浙江首批发展氢能产业的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我们依托港区产业优势,围绕氢能‘产业链’‘创新链’‘应用链’,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嘉兴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集聚了一大批化工新材料企业,工业副产氢近10万吨,大量的工业副产氢,让氢能实现了规模化运用。根据8月1日嘉兴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到2027年,嘉兴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将取得突破,建成辐射长三角的氢能保障体系和氢能交通网络。届时,嘉兴氢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将达150亿元以上,新增加氢站10座以上,氢能车辆推广应用突破1500辆,其中氢能货车超1000辆、氢能叉车超6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