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催化中空合金纳米管的控制合成与工程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1-17
  • 近十年来,在组成可控、结构精细的一维中空合金纳米管的合成和电催化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空心纳米管由于其良好的表面结构、尺寸、孔隙度和组成等特性,已成为燃料电池反应中极具发展前景的电催化剂。此外,由于一维结构的自支撑能力,空心纳米管能够避免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的聚集和碳腐蚀,这是目前广泛研究的碳负载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另外两个问题。目前,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催化剂的高活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摘要综述了一维中空合金纳米管的结构和组成特性,该材料具有大量的活性位点、电解质/反应物浸渍的空隙空间和抑制团聚的结构稳定性。综述了具有可控结构和组成的空心合金纳米管可控合成的硬模板和自模板方法的研究进展。利用其独特的性质和方便的合成方法的优势,1D空心纳米管的能力,然后讨论了它们在燃料电池相关电催化中的应用实例。最后,总结了该领域尚存在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为未来1D中空合金纳米管材料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文章发布于2019年1月15日

相关报告
  • 《过程工程所等制备出高电催化性能纳米合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9-03
    • 纳米级的金属合金(纳米合金)在电催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纳米合金中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活性金属的电子构型并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其在电催化反应中的活性,耐久性和选择性方面的性能。 与廉价的过渡金属合金化是减少使用相对昂贵的金属(例如Pt和Pd)的有效方法,通常可以通过湿化学方法合成和定制由可混溶金属组成的纳米合金。然而,由于化学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由各种不混溶的金属或不相似元素组成的纳米合金(称为高熵纳米合金)的工程设计仍然具有挑战性。 最近,首尔国立大学(SNU)的MansooChoi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IPE)的杨军教授提出了一种名为“电火花(Sparking Mashup)”的用于电催化应用的非常规纳米合金合成方法。利用该技术,他们制备出包括互溶金属、不互溶金属和高熵纳米合金在内的平均粒径为5nm的55种不同的合金纳米颗粒,成功突破湿化学方法在不互溶金属和高熵纳米合金合成中的局限性,所获得的纳米合金的组成和尺寸也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参数来控制。 得益于它们的微小尺寸,不同组分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以及清洁的表面,所制备的含Pt/Pd纳米合金在甲醇和乙醇的电催化氧化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研究的下一个目标集中在优化含Pt/Pd的纳米合金上,以进一步提高其在直接酒精燃料电池中催化电化学反应的性能。 杨教授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可以为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其他领域创造出具有成本效益,高活性和持久性的电催化剂。”
  • 《铁纳米晶碳纳米管沉积制备菲舍尔托催化剂》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5-08-14
    • 该论文描述了由具有可调大小、几何形状和均匀分散在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支撑的纳米铁氧化物纳米晶体组成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由两个步骤的方法进行催化剂的合成。首先,胶体铁和氧化铁纳米晶体具有窄粒度分布。二,纳米晶体是连接到碳纳米管作为支撑结构的颗粒。其重要特征,如铁负荷和纳米晶体密度的碳纳米管,是分别通过改变纳米晶体的浓度和配体浓度控制。菲舍尔–托性能揭示这些新材料具有活跃性,对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在启动的情况下产生的60%碳氢化合物 ),而且粒子生长非常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