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武汉光谷蓄势待发》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07
  • “春天之后是夏天,中国有14亿人,他们的衣食住行,就是企业家的经济。”疫情期间,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每日一篇“战疫日记”向外传递武汉抗击疫情的声音。近日,他在一篇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
    处于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距上海、重庆均有1000?1200公里水道航程,是长江经济带的“腰眼”,被称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
    2019年前三季度,武汉以11528.4亿元的GDP总量提前跻身“万亿俱乐部”名单,城市实力提升的背后,是产业的支撑。
    武汉市东南部的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别称“中国 ? 光谷”,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汇聚了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
    光谷也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这些产业在春节期间基本没有安排生产的惯例,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
    春节期间,即使处在疫区,光谷的一些产业园区,依旧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以半导体产业为例,存储芯片、显示面板等均实现了“封城不封产”。
    这也缘于一些产品的特殊性。2月24日,一位面板行业工程师告诉我们,“芯片和面板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在很小的空间内堆积了大量的电路,电路是一层层的立体设计,这就需要制造过程中每一层都可以精准地对到上一层。如果把产线停下来,会导致机台精度、寿命受损,生产到一半的产品成为废品。”
    但并不意味着光谷这里平静,一场与疫情的抗争在悄然展开。
    随着疫情防控升级,放假员工无法赶回轮换,在岗员工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极大压力,频频向外发出“减产休息”的呼声。
    中小企业主最为焦虑,每日承受着项目延期、客源流失以及资金短缺的压力,急如“热锅上的蚂蚁”。
    企业每天昂首期盼着一纸复工通知。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2月2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省内各类企业先按不早于3月10日24时前复工”。
    “对于光谷大部分企业来说,一季度产能会受到影响,全年销售预计将低于去年同期,政府部门也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帮助企业来缓解压力。”2月23日,叶青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
    开工难,不开工也难。疫情下,不论光谷的企业哪种选择,都难。

    不能暂停的生产
    “由于行业特殊,员工需要在恒温恒湿的无尘车间维护设备正常运转,所以相当于是所有员工在同一个密闭的中央空调系统里。”2月16日,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武汉工厂(下简称“武汉华星”)的工程师吴轶(化名)告诉我们。
    武汉是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柔性显示和新一代大尺寸高端显示面板基地,京东方A(000725.SZ)、华星光电、深天马A(000050.SZ)3家企业在此布局了5条生产线,其中,华星光电、深天马A均选址在光谷。
    即使工厂坐落于疫情起源地武汉,厂区近3000人中已经出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依然不能放慢生产的脚步,生产线在春节期间一直接近满产状态。
    吴轶告诉我们,由于员工只有平日一半在岗,工作强度接近平时的两倍,工作日平均工作时长10-12小时。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累是一方面,他最大的担忧,还是来自于病毒感染的风险。
    武汉华星光电员工王欣(化名),提供给我们的一份内部通报文件显示,截至2月15日20点,武汉华星累计发现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共263人,其中经医院诊断排除218人,厂区宿舍自行隔离45人,其中密切或间接接触发热人员隔离25人,1例确诊病例。
    2月20日,TCL华星相关负责人回复我们:“确诊病例系该员工休假外出期间感染,第2天发现当日就医隔离,曾与其接触的20人也即时隔离观察。”
    2月21日,该负责人表示,该确诊病例已从方舱医院出院。
    针对密闭厂房存在的病毒传播风险,TCL华星在书面回复中表示,洁净室内风机过滤单元隔离效率大于99.97%,进出入洁净室管理程序严格,需两次洗手后戴手套、多次风淋,洁净室避免了飞沫传播,无法揉眼,无法吃东西,可避免病毒传播。
    但员工仍然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相关报告
  • 《2018生物制药与技术中国展蓄势待发》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2-28
    • 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促使生物制药行业以创新发展的姿态抢占着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市场前景。从目前全球生物药的数量布局来看,美国生物药数量最多,中国位居第二,该现象背后,我国制药政策红利、市场环境、海外研发人员回流等因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生物技术药在各大治疗领域也均已获得举足轻重的份额,在全球销售额排名前三十的药物中占据三分之一。2017年中国生物药行业市场规模为4937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853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8.1%,增长速度将高于医药市场的其他领域。 在此背景下,“2018生物制药与技术中国展”(BioPh China 2018)将于2018年6月20-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5馆隆重开幕。展会由欧洲博闻展览咨询有限公司(UBM EMEA)、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CCCMHPIE)主办,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UBM Sinoexpo)协办。自2012年以来,展会聚焦生物科技、临床试验,集中展示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疫苗、细胞治疗等重点领域,为生物制药、生物技术、新药研发、医药投资等板块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领先的产品展示、知识共享、技术交流、服务转化的国际化拓展平台。
  • 《5G 网络蓄势待发 未来市场有待开发》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4-09
    • 从2017年末至今,5G网络的话题一直在在业界讨论不休,不断有企业宣布进入5G的研发或者宣布加大投资,我国的三大运营商也宣布加快5G网络的布局试点,至此在科技界中有一种“不提5G概念,你就是与时代脱节会赶不上新的工业革命”的看法。事实上面对目前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5G的期待是社会发展的“油门”,还是一场“庞氏”骗局呢? 手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四代通信技术的演进,目前最先进的网络是4G LTE网络,而明年有些国家将会率先商用5G网络,手机厂商也会推出5G手机,多数人对于5G网络还比较陌生,那么5G网络到底提升在了哪,有何优势呢? 5G网络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这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整部超高画质电影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除了高带宽之外,5G网络相比4G网络还着更低的延迟,5G网络的Ping值可以达到仅有几毫秒。目前的4G网络网速已经非常快了,那么5G网络这么快的速率到底有必要吗?目前来看就算网速再快但电信运营商还是按照流量计费的,很少有人会用移动网络下载电影。 其实5G网络已经超越了手机网络的范畴,5G决不会是像3G过渡到4G那样给消费者的直观感觉是网速的提升,5G是革命性的,之所以说是革命性的,是因为5G包含物联网,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因特网带来的变革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而5G物联网会将网络的应用范围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5G网络有两种类型的网,一个是传统的手机网络,另一个则是为万物互联准备的网,也就是物联网,5G网络所要连接的设备不止是手机了,像自动驾驶汽车、远程医疗等都会使用5G网络。就拿无人驾驶来说,没有5G网络那么无人驾驶永远不会成熟,高带宽低延迟的5G网络对于无人驾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带宽足够高才能承载马路上数以千计的汽车,只有延迟足够低才能确保出现危险情况时能及时作出反应。无人驾驶要配合物联网使用,只有每辆车每个人都进入车联网之中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现在的无人驾驶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车联网的无人驾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以目前无人驾驶的水平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来看,如果普及无人驾驶技术会使汽车公司倒闭。 除了无人驾驶汽车所使用的5G车联网之外,还有远程医疗等也是随着5G的发展而催生的新产业,得益于5G网络的低延迟,医生在远程手术时能够更加精准的给病人开刀,像人的血管等敏感区域,如果远程医疗延迟过高很可能导致医生操刀不准。 除了以上所说的5G实际用处之外,5G其实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可能会催生更多新生产业,5G物联网可能会对社会发展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5G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一环,5G商用会引发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 总所周知,智能手机自诞生是来自四代通信技术的演进,而4G网络刚出现的时候跟多人认为它只是比5G网速快,但是流量费昂贵,但事实真的如此么?4G网络可能最初只是提升网速,但由它所带动的产业引领了这个时代的发展,首先智能手机的发展,把手机从3G时代的电话短信为主的功能成功扩展到现在的多功能智能手机。其次,它真正带来了“互联网+”这个概念,移动支付,手机约车等都是4G延伸带来的产业,试想如果在3G网络下,你可以用手机扫开“共享单车”么?所以说没有4G的发展现在的微信、支付宝、滴滴和外卖等我们习以为常的手机应用APP可能都不复存在。最后,在网费上,由于4G网络应用成功衍生出了WLAN的应用,将网费的使用大幅下降。 面对5G的发展,持开放眼光,接纳的眼光是必要,因为5G所带来的产业变革是无法准确预知的,但是5G发展初期也有其缺点,正如任正非在华为研发战略中讲到的,“科学技术的超前研究不代表社会需求已经产生。”他认为5G可能被炒作过热,因为5G的需求还没有完全产生。比如,无人驾驶需要5G技术,可是现在并没有多少无人驾驶车辆。所以说正视5G初期发展中的不足,不断探索新的科技、产业增长点,是发展5G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