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30
  • 60%以下——2018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历史性地降至60%以下,并且提前两年完成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目标任务;
      100亿立方米——2017年至2020年,天然气产量连续4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油气增储上产成效显著;
      2亿千瓦——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首次双双突破2亿千瓦,清洁能源发展更“风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稳定油气供应、大幅增加清洁能源比重。2019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结构优化,能源供应更多元。
      今年5月9日至8月16日,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对三江源地区连续100天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刷新了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由此可减少燃煤消耗6.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6万吨。
      水流奔涌而下、风机呼呼转动、光伏板熠熠生辉……“十三五”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年均增长约12%,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煤电装机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例为51.95%,较2015年下降7.05个百分点。能源供应体系正由以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可再生能源逐步成为新增电源装机主体。
      供应更多元,布局更优化。“十三五”以来,清洁能源开发从资源集中地区向负荷集中地区推进,集中与分散发展并举的格局正在形成。截至今年9月底,中东部及南方地区风电装机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比重达31.2%,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占光伏总装机容量比重达32%,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油气进口通道不断完善,“十三五”以来,我国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持续推进。
      ——技术创新,能源利用更高效。
      走进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国家能源集团国华三河电厂,看不见黑烟滚滚,也闻不到刺鼻气味,电厂窗明几净。“通过采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进行改造,电厂每年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改造前分别降低了90.4%、50%、90.9%。”电厂副总工程师徐宪龙说。
      “十三五”以来,借助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煤炭利用逐步向清洁化方向转变——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达到8.9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6%,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创新加速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效率不断提高、开发范围持续扩大、经济性显著提升。2016年至2019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年均增长约10%,占全国电力总发电量的比例由25.7%提升至27.9%。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已基本具备与煤电等传统能源平价的条件。
      在龙源电力安徽龙湖风电场,每台风机上安装了100多个传感器,让它们拥有了灵敏的“触觉”,能够快速感知风速、温度、震动等状况。龙湖风电场场长陈峰告诉记者,在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帮助下,风机能够实现故障预知、效能预警等功能,“同等风速条件下,年发电量可提升300余万千瓦时,运营成本降低700余万元。”
      ——替代加速,清洁能源利用更普及。
      霞光下,一片片光伏板覆盖在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顶棚,好似波光粼粼。光伏屋顶收集的能源,能够满足车站20%的用电需求。
      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清洁供暖……“十三五”以来,清洁能源利用新方式大规模推广,持续促进能源转型升级。
      绿色交通加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成交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超过48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49.8万个,公共充电桩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以气代煤有序推进。“前几年,掏炉灶,掏炉灰,满手满脸都是灰;如今用上天然气,再也不用把火烤,再也烧不坏新棉袄……”说起“气代煤”,家住河北霸州市的一位老大爷高兴地编起了顺口溜。2017年以来,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重点地区农村清洁取暖率已达71%。
      日前,我国宣布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白鹤滩水电站加快建设,页岩油气加速勘探开发,清洁油品拓展来源,自主核电建设提速,地热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逐步突破……“十四五”时期,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将持续推进,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相关报告
  • 《国家发改委:先立后破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4
    • 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13日消息,12月11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做好煤炭、电力、天然气等供应保障。先立后破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积极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继续发挥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煤电的调峰和兜底保供作用。 会议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把握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经济总量较大、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要主动带头、发挥好全国经济“压舱石”作用,努力为全国经济发展多做贡献;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民生保障压力较大的地区,要兜牢民生底线,确保安全稳定。明年经济运行将面临不少问题挑战,要直面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重点要善于抓住可能是稍纵即逝的机遇,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做到“精准”和“及时”。 会议强调,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各项重点任务,发展改革系统要充分履行好自身职能,坚决贯彻并主动积极推进涉发展改革系统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落实,有效扩大消费、促进投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保障好基本民生。同时,做好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工作。 一是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做好煤炭、电力、天然气等供应保障。加强精细化用能管理,确保民生和公共用能需求,推动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重点行业企业有序实施改造升级,推动全社会加强节约用电用能。先立后破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二是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持续推进种业振兴。坚持并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开展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和反食品浪费行动。应对好潜在的粮食领域风险隐患。 三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着力破除产业链突出瓶颈制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充分挖掘国内需求潜力,以品牌建设引领消费升级,推动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物流、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项目建设。
  • 《我国煤炭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21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煤炭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截至2021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4500处以内,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其中,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煤矿72处、产能11.24亿吨/年,在建千万吨级煤矿24处左右、设计产能3亿吨/年左右。年产30万吨以下小型煤矿产能占全国的比重下降至2%左右。煤炭集约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晋陕蒙新四省区原煤产量33亿吨,占全国的79.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步伐加快,我国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排放控制处于国际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