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中热载流子的扩散和远程检测》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5-06-16
  • 研究人员采用电局部注射/检测方法研究热载流子在石墨烯中的传播。该研究有助于创造纳米级别的热辐射测量和量热法,对传统的石墨烯器件性能影响重大。

相关报告
  • 《在石墨烯超晶格中采集热载流子》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6-05-24
    • 由石墨烯和氮化硼制成的超晶格每吸收一个光子至少有五个“热载流子”产生。在纽约,塔拉哈西和西雅图研究者这个新的结果,意味着该碳板可以用于制造柔性光电设备,如超高速和高效的光检测器和太阳能电池。在常规的光收集装置(如硅p-n结的太阳能电池),一个被吸收的光子只能激发在装置材料一个电子。这将设置一个极限(被称为肖克利-Queisser限制),以多大的权力可以转化为光。克服这一限制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可产生每光子吸收多个电子特殊材料。这种所谓的多热载流子的产生,然而,使用这种想法非常罕见,使真实世界设备是困难的,因为多个载波需要被有效地提取。
  • 《石墨烯最新Science:检测固态系统中电子间相互作用的“指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8-31
    • 量子-相对论物质(quantum-relativistic matter)是自然界中极为普遍的存在,也是众所周知难以探测的物质。根据量子理论,通过施加电场或者磁场产生限域效应可以加强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探测强关联量子体系中的一系列奇异物质和现象提供可能性。以此为依据,量子点在磁场中(量子霍尔态)时,人们认为库伦作用和朗道能级间载流子的重新分布能够典型的婚礼蛋糕型电子能级结构。虽然有研究在经历超流-莫特绝缘体转变过程的超冷原子中观测到过相似结构,但在固态系统中实现相应的观测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成果简介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J. A. Stroscio(通讯作者)等人利用隧道测量技术成功地将环形石墨烯谐振器中空间约束和磁约束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视化,并直接观测到了电子相互作用的痕迹。石墨烯是一种表面暴露大量电子的二维材料,因此被认为是研究外加场中能级变化的理想材料。研究人员首先将石墨烯器件冷却到绝对零度左右,以便创造量子点-小岛作为人工原子,在强度为1特斯拉的磁场中,量子点中的电子堆积更加紧密,相互作用也被加强,最终这些电子将被以导电-绝缘同心环交替的形式进行重排。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不同电子能级的同心环图像被堆放在一起最终实现婚礼蛋糕型结构。因此这一研究为极端条件下观测和了解量子-相对物质的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2018年8月24日,相关成果以题为“Interaction-driven quantum Hall wedding cake–like structures in graphene quantum dots”在线发表在Scienc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