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墨烯超晶格中采集热载流子》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6-05-24
  • 由石墨烯和氮化硼制成的超晶格每吸收一个光子至少有五个“热载流子”产生。在纽约,塔拉哈西和西雅图研究者这个新的结果,意味着该碳板可以用于制造柔性光电设备,如超高速和高效的光检测器和太阳能电池。在常规的光收集装置(如硅p-n结的太阳能电池),一个被吸收的光子只能激发在装置材料一个电子。这将设置一个极限(被称为肖克利-Queisser限制),以多大的权力可以转化为光。克服这一限制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可产生每光子吸收多个电子特殊材料。这种所谓的多热载流子的产生,然而,使用这种想法非常罕见,使真实世界设备是困难的,因为多个载波需要被有效地提取。

相关报告
  • 《磁角石墨烯超晶格中的非常规超导性。》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07
    • 几十年来,强烈相关材料的行为,尤其是非传统超导体,一直困扰着物理学家们。这些困难刺激了新的研究范式,如超旧的原子晶格,用于模拟量子材料。在此,我们报道了在二维超晶格中,用一个小的扭转角叠加两个石墨烯薄片,从而实现了固有的非常规超导性。角附近1.1°,第一个‘魔法’角度,扭曲的双层石墨烯展品ultraflat乐队电中性区附近,导致相关绝缘状态占据。当静电掺杂远离这些相关的绝缘状态时,我们观察到可调谐的零电阻状态,其临界温度为1.7开尔文。温度-密度相图显示了与cuprates的相似,包括超导圆顶。此外,量子振荡表明在相关绝缘相附近的小费米表面,与低掺杂cuprates相似。它相对较高的Tc,考虑到这样一个小的费米表面(对应于每平方厘米1011的低记录的二维载波密度),将扭曲的双层石墨烯放在最强大的耦合超导体之间,在一个接近于巴德-库珀-施里弗体系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CS-BEC)交叉的体系中。这些结果将扭曲的双层石墨烯作为第一个纯碳基的二维超导体,提供了一个高度可调的平台,用来研究强相关的现象,这可能导致对高tc超导体和量子自旋液体的物理学的深入研究。 ——文章发布于2018年3月05日
  • 《石墨烯中热载流子的扩散和远程检测》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5-06-16
    • 研究人员采用电局部注射/检测方法研究热载流子在石墨烯中的传播。该研究有助于创造纳米级别的热辐射测量和量热法,对传统的石墨烯器件性能影响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