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臂卸剂助力安全高效智慧检修》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8-06
  • “卸剂机械臂精准吸取催化剂,回传画面清晰稳定,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这效率比人工快多了,而且安全系数更高!”近日,在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第四联合装置二系列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卸剂现场,该厂技术管理室节能管理岗郑翔文一边监控卸剂机械臂的作业情况,一边说道。
    此次应用标志着机械臂卸剂技术在该厂正式投入工业化应用,为高风险作业的减量降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普光气田检维修向“低风险、高效率”转型。
    加氢催化剂装卸剂是天然气净化厂检修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处于硫化状态,遇氧易发生硫化亚铁自燃,需采用无氧作业的方式对催化剂进行更换,且更换期间需要使用氮气对催化剂进行保护。传统作业模式下,卸剂工人需要携带便携式气瓶和长管空气呼吸器进入容器内作业,作业空间狭小,卸剂期间灰尘较大且视线不好,从而导致卸剂效率低,还存在氮气中毒、缺氧窒息等人身安全隐患。
    “每次作业前,光穿戴装备就要20分钟,呼吸面罩压得脸上全是勒痕。”有着10年卸剂经验的特种作业工王道庆回忆,“反应器内部空间狭窄,弯腰拆卸催化剂时,防化服都能摩擦到金属壁。”此外,受限于无氧空间作业要求,单组人员连续作业不得超过1小时,导致单台反应器需3组人员轮换作业近20小时。
    为实现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实现本质安全,在充分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该厂引入机械臂卸剂技术,旨在实现机械臂对人工的完全替代。2023年7月,在该厂的第三联合装置检修中,加氢催化剂机械臂卸剂技术取得先导性试验成功。
    “当时,虽然先导性试验成功了,但是还不能实现对人工的完全替代,且该系统回传的影像不清晰,还需要不断进行优化。”该厂技术管理室主任彭传波说。
    为此,今年该厂对技术进行全面优化升级,重点提升其智能化和安全性。升级后的系统融合了高清影像监控与智能抓取装置,配备多个高清摄像头,能够全方位、无死角地监控反应器内部的情况,并将实时画面清晰地传输到远程操控台。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控台精确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和抓取动作,实现精准卸剂。此外,系统还配备了智能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机械臂的运行状态、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将数据反馈到操控台,确保催化剂输送全程可控、安全可靠。
    “此次智能化升级后,通过远程操控,人员无须进入受限空间,从源头上规避了氮气中毒、缺氧窒息等安全风险,彻底解除了人工卸剂带来的安全隐患。”该厂主任技师于世学介绍,机械臂可以连续工作,单台反应器卸剂时间较传统人工缩短了11小时,效率提升了15%。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还大幅缩短了检修周期,提高了装置的运行效率。
    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卸剂的进度和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系统还可以记录卸剂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
    目前,该技术已在天然气净化厂第四联合装置检修中进行工业化投用。下一步,该厂将继续加大智能化检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为高含硫气田智能化检修积累宝贵经验。
    专家点评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安全总监 石武斌:
    在高含硫气田的检修过程中,催化剂卸剂作业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大风险作业。天然气净化厂此次引入机械臂卸剂技术,优化自动化卸剂系统,有效避免了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从根本上降低了氮气中毒、缺氧窒息等安全风险,是作业风险减量降级的有效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本质安全水平,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 原文来源:http://www.sinopecnews.com.cn/xnews/content/2025-08/05/content_7130456.html
相关报告
  • 《国网山西电力:通信运维检修实现智慧管控》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3-12-18
    • 国网山西电力:通信运维检修实现智慧管控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国网山西电力 ??作者:冉涌?? 2023/12/13 16:09:39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通信管理通信运维国网山西电力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今年年初, 国网山西电力 通过深度挖掘 通信管理 系统数据、应用数字可视化技术,基于通信管理系统研发了 通信运维 检修智慧管控系统。截至目前,该系统累计发出智能研判告警355项,智能审核工单653份,将单座变电站年度检修中的通信运维平均时长压缩了6小时。 通信运维检修智慧管控系统于1月上线,以通信管理系统、通信专业网管等系统数据为支撑,将山西电网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通信业务通道及设备纳入监控,全场景展示通信光缆网、传输网、业务网虚拟网架。该系统设置了“通信检修小助手”“通信移动运维”等模块,具备故障告警精准定位、检修工单智能管控等8项功能,并在“i国网”APP上线移动端,辅助运维人员开展现场巡检、网管巡查等工作。其中,“通信检修小助手”模块通过搭建通信光路、业务等基础数据模型库、数据校验规则库,实现检修票自动审核及错误数据精准定位。“通信移动运维”模块构建了通信核心资源校核流程,建立“管理人员派发-运检人员执行-调度人员验证”移动运维模式,解决了以往线下纸质台账校核中存在的数据孤岛、多源、多版本等问题。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
  • 《智慧电厂丨数字孪生+AIoT,打造智慧电厂“安全卫士”》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20
    • 数字孪生+AIoT 打造智慧电厂“安全卫士” 为有效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吉林公司白城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数字孪生、LoRa物联网、大数据分析、AI视频分析”等技术进行深化研究,针对电缆安全、电力设备安全及作业人员安全,开发并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监测管理系统”。通过科技创新,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能力,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机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01数字孪生 构建电厂高精度三维模型,实现物理电厂与虚拟电厂的实时映射,打造电厂"数字分身"。 02AIoT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等数据的全面感知和实时采集,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实现智能预警和决策。结合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融合技术,该厂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开发研究,目前已完成项目实施并试运行取得效果显著: ①数据同步管控三维可视化管理展示系统实现了场景、模型、数据的同步与管控,采集各类关键指标,根据历史数据的发展趋势,对电缆状态进行评估,调整和优化维修的策略。 三维可视化管理展示系统 ②设备预测性维护 智能物联传感安全监测系统是通过测温、水浸等前端传感设备对电缆的温度及环境漏水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测,电缆测温综合管理平台能够通过对前端数据的分析及早发现事故隐患。基于数据分析,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优化运维策略,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智能物联传感安全监测系统 ③智能化数据保存 设备智能数据库系统通过智能化的填写方式进行数据保存,使宝贵的运行及检修经验得以留存;同时依据设备标识牌的位置信息,可实现识别定位。 设备智能数据库系统 ④全面集中监控展示 智能安全运维监控系统通过多种直观方式从多个管理维度针对IT资源的运行状态提供综合、全面、集中的监控展示;包括资产统计、资产管理、告警统计、告警管理、故障排行、资源可用性等。 ⑤ 精准识别潜在故障 AI视频分析安全管理系统根据安全管理需要及监控点位实际布置情况,规划多个生产现场安全防范区域,采用AI视频分析技术,建立并优化深度学习模型。精准识别潜在故障,实现安全隐患的早期预警和及时处置,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AI视频分析安全管理系统 通过基于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融合技术的安全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了事前预警、快速感知、有效监测、实时报警、高效处置,能够综合实现远程监看监管,检修和巡检成本大幅度降低,帮助检修人员准确判断告警等级,真正做到了快速发现故障、准确定位故障,降低了维护成本,保障了该厂的安全生产及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