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电厂丨数字孪生+AIoT,打造智慧电厂“安全卫士”》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20
  • 数字孪生+AIoT

    打造智慧电厂“安全卫士”

    为有效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吉林公司白城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数字孪生、LoRa物联网、大数据分析、AI视频分析”等技术进行深化研究,针对电缆安全、电力设备安全及作业人员安全,开发并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监测管理系统”。通过科技创新,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能力,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机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01数字孪生

    构建电厂高精度三维模型,实现物理电厂与虚拟电厂的实时映射,打造电厂"数字分身"。

    02AIoT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等数据的全面感知和实时采集,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实现智能预警和决策。结合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融合技术,该厂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开发研究,目前已完成项目实施并试运行取得效果显著:

    ①数据同步管控三维可视化管理展示系统实现了场景、模型、数据的同步与管控,采集各类关键指标,根据历史数据的发展趋势,对电缆状态进行评估,调整和优化维修的策略。


    三维可视化管理展示系统

    ②设备预测性维护

    智能物联传感安全监测系统是通过测温、水浸等前端传感设备对电缆的温度及环境漏水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测,电缆测温综合管理平台能够通过对前端数据的分析及早发现事故隐患。基于数据分析,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优化运维策略,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智能物联传感安全监测系统

    ③智能化数据保存

    设备智能数据库系统通过智能化的填写方式进行数据保存,使宝贵的运行及检修经验得以留存;同时依据设备标识牌的位置信息,可实现识别定位。


    设备智能数据库系统

    ④全面集中监控展示

    智能安全运维监控系统通过多种直观方式从多个管理维度针对IT资源的运行状态提供综合、全面、集中的监控展示;包括资产统计、资产管理、告警统计、告警管理、故障排行、资源可用性等。

    ⑤ 精准识别潜在故障

    AI视频分析安全管理系统根据安全管理需要及监控点位实际布置情况,规划多个生产现场安全防范区域,采用AI视频分析技术,建立并优化深度学习模型。精准识别潜在故障,实现安全隐患的早期预警和及时处置,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AI视频分析安全管理系统

    通过基于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融合技术的安全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了事前预警、快速感知、有效监测、实时报警、高效处置,能够综合实现远程监看监管,检修和巡检成本大幅度降低,帮助检修人员准确判断告警等级,真正做到了快速发现故障、准确定位故障,降低了维护成本,保障了该厂的安全生产及企业经济效益。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7595.shtml
相关报告
  • 《华龙一号数字孪生电厂:创新实践、智慧运维,助力核电数字化转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6
    • 近日,中国核电旗下中核武汉与福清核电联合研发的华龙一号数字孪生电厂创新成果在福清核电站陆续亮相,其中包括三维数字孪生系统、反应堆在线仿真系统和核电厂智能诊断及预测分析系统,标志着数字孪生技术在核电数字化转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22年,中核武汉、福清核电开启华龙一号数字孪生系统的研发,该系统依托基于模拟机的高精度系统设备模型和三维轻量化实景模型,依靠工业互联网平台(DHP)、安全生产管理系统(ASP-1)、时序数据库等关键技术平台和软件,实现物理电厂到孪生电厂的数据贯通及业务交互,形成可信的验证环境及模型资产,支撑操作预演、运行优化以及方案验证等电厂智慧运维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以其对目标实体的精确数字化表达和数据驱动的同步融合能力,为核电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通过与数字运行规程、维修规程、工作票、工单和流程图等的深度集成,优化操作流程,还提升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水平,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 据悉,华龙一号数字孪生示范系统将在2025年完成所有示范应用系统上线,初步形成核电厂智慧运维支持系统。中国核电将持续推进华龙一号数字孪生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应用拓展,为核电行业的智能化带来创新性变革,助力核电数字化转型。 7月15日15时30分,中核机械工程成功完成了徐大堡核电3号机组定子的卸船与运输任务,为后续各项工程节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定子总重约515吨,项目团队采用了两台DG450/125t-48m固定桥式起重机,以及600吨平衡梁和180吨钢丝绳进行卸船作业,有效克服了设备重量过重和吊点间距过大的难点。在索具挂设过程中,吊车司机和起重指挥默契配合,精准操控,通过运用多种辅助机械成功解决了船体在卸船过程中出现向后倾斜等问题,整个卸船过程仅耗时1个小时且安全高效。
  • 《华骐环保以智慧水务打造污水处理智慧化运营新范式》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12
    • 近日,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含山县西区污水处理厂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自主研发成功构建了一套覆盖“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实时映射-仿真模拟-智能决策”全业务的智慧水务体系,成为国内污水处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项目。该厂通过四大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运营效率、能耗控制与工艺稳定性的全面提升,为行业智慧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解决方案及软件产品。 全厂数据底座筑基:高并发时序数据库实时支撑智慧运营 华骐环保以含山西区污水处理厂为试点,率先建成“全数字化运营水厂”,通过引入高性能时序数据库实现对设备状态、运行参数、水质监测、水量计算、能耗与药耗等海量数据的高并发采集与传输,并通过分库、分表架构并结合不同工艺结构完成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存储与快速响应。整体技术架构不仅解决了传统水厂数据孤岛问题,更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为上层智能应用提供“原料”,达成智能化决策输出。目前,数据平台日均处理全自营厂数据量超百万条,统一存储运行数据达38亿条,为后续的算法提优与模型泛化奠定了坚实的数字化基础。 数字孪生+3D可视化:虚拟水厂映射实体 运营决策精准触达 含山西区污水处理厂利用 3D引擎与数字孪生技术,对厂区进行全工艺流程建模,精准复现格栅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等核心工艺段的运行状态。通过实时映射物理水厂的流量、压力、溶解氧等关键参数,并结合水务工艺数字化仿真算法,管理人员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工艺调整、故障排查等场景,实时进行“所见即所得”的远程调控。例如,在曝气环节异常波动时,系统可自动生成3D可视化报警与优化建议。 智慧加药模型:人工智能模型破解精准投加难题 针对污水处理中 PAC和碳源投加依赖人工经验、易造成药剂浪费的痛点,华骐环保研发了垂直行业专用的智慧加药大数据模型。模型采用深度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与PID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构建模糊逻辑矩阵动态解析水质参数与加药量的非线性关系,并结合水质预测及加药量预测,进行 PID模糊参数调整,并通过实际水质监测值反馈实现自适应。实际运行数据显示,模型将加药精度控制在8%以内,药剂成本降低15%,且出水总磷、COD等指标稳定性显著提升。 智慧工艺深度融合:BAF智慧滤池开启数字环保新篇章 华骐环保凭借丰富的水处理经验,含山西区污水处理厂成功上线BAF智慧滤池系统。该系统将工艺需求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了紧密结合,涵盖了智能调用、智能回流、智能反洗、智能加药、智能曝气、智能决策6个模块。此系统具有节能降耗、低碳高效、数字管理、智能运营等诸多优点,彻底化解了运行维护困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生物滤池的管理效率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水平。其状态实现了可视化,处理水量、进出水氨氮、滤池滤速、停留时间、反硝化负荷等实时数据“一屏掌控”,AI人工智能与水厂运营实现了无缝衔接,能够提供精准的决策方案并高效执行,从而实现了药耗节约10-20%,电耗节约15-25%。 行业启示:垂直场景+技术融合驱动水务智慧化 含山西区污水处理厂的实践表明,智慧水务并非单一技术的叠加,而是需紧扣行业特性实现技术融合创新。华骐环保通过“数据底座-数字孪生-垂直模型”的三层架构,将水务运营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智慧化升级方案。未来,随着算法迭代与更多算法模型的接入,污水处理厂的“无人值守”与“低碳运营”愿景或将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