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德威光储解决方案全擎驱动,打造安静、安全、安心的绿色校园》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9-11
  • 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可持续未来践行者的重要基地。近日,昆山某学校引入固德威工商储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一台ESA-30kW/60kWh户外储能一体柜及固德威光电建材北极系列产品,为校园注入了全新的绿色活力,实现了节能降耗与科技教育的双赢。

    “安静”运行,无缝融入校园日常

    固德威始终致力于打造更适宜人居环境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早在并网逆变器产品阶段,我们就荣获德国TüV莱茵颁发的全球首张低噪声认证证书,体现了对噪声控制技术的前瞻布局与持续深耕。如今,这一“安静基因”进一步延伸至储能产品中。该校园部署的储能系统在高效稳定运行的同时,具备优异的低噪音性能,尤其契合校园这类对声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系统运行噪声控制在<65dB,远优于常见工业设备,即使在教学与休息时段仍能低噪音运行,这使得设备可灵活邻近教学区与办公区安装,进一步提升能源使用与空间匹配效率。  

    低噪运行不仅展现了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更让师生在“无感知”中体验绿色电力带来的改变,潜移默化地接受环保科技教育,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校园生活中自然、和谐的一部分。

    安全灵活,智能运维满足校园发展需求

    在安全至上的设计原则下,该储能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与双重消防机制,既保障了设备的高度安全性,也实现了便捷扩容与智能运维。系统具备整柜级全氟己酮和Pack级气溶胶双重消防防护,配合智能热管理实时调控温度,有效杜绝热失控风险,C4防腐和EMC Class B抗干扰设计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同时,模块化组合方式支持随学校用电需求灵活扩展,极大简化维护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完美适配校园环境对安全与空间高效利用的多元需求。

    光储融合,打造“可触摸的能源课堂”

    与此同时,固德威北极系列光电建材与储能系统紧密协同,构建起校园级的“光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生态。该系列采用独特的双顶设计与集成导水槽,在提升遮阳防水能力的同时,通过科学倾角优化光吸收,大幅提升发电效率。所产生的清洁电力可实时储存于ESA储能柜中,实现发电、储电与用电的智能平衡,极大提升校园绿电的自发自用率。

    北极组件创新的叠瓦构造与快速排水系统,杜绝积水、漏水隐患,确保屋顶结构安全稳定。配合革命性限位挂钩技术,安装便捷高效,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这一融合体系不仅增强了能源供应的韧性,更以直观可视的方式,向师生全面展示绿色电力从产生到消纳的全过程,使屋顶成为“可触摸的能源课堂”。

    碳索有心意,育才有新能"——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应用的创新,更是一次校园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它标志着学校在建设绿色、智慧校园方面的前瞻性探索,为教育领域节能减排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未来,固德威将继续以先进技术和服务,助力更多学校步入绿色低碳转型的快车道,共同为下一代营造更清洁、更安全、更富科技感的成长环境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54424.shtml
相关报告
  • 《“氢”风“储”来 能源向“新”打造绿色引擎》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10
    • ◎经济参考报记者 王璐 李紫薇 王铭禹 从戈壁荒漠变身“能源新蓝海”,到闲置盐穴担当“大型充电宝”,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风电光伏跃升发展,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随着我国能源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和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将越来越明显。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新产业新业态将加快步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以“质”竞速:风电光伏跃升发展 初春的青海,乍暖还寒,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2月26日,这个目前国内规划建设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通过“青桂直流”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向广西输送约36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广西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4%。 “中国华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过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6.2%。”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毅说,“我们必须把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全力推进青海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等一批‘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项目以及西南水风光一体化、海上风电集群项目开发建设,全力做大以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新能源为主体的增量规模。”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能源版图,大力发展新能源成为我国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新能源发展的主阵地,到2030年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为4.55亿千瓦。截至2024年底,第一批基地建成9199万千瓦、投产9079万千瓦。第二批、第三批基地也在加紧建设。 看大江南北,戈壁沙漠崛起“光伏蓝海”,海上“风车林立”转出新动能,勾勒出一幅跃升发展的生动图景。 2024年,我国全年新增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3.6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比重超过82%,总装机规模突破14亿千瓦。 这一“绿色加速度”背后,是能源体系从资源依赖到技术驱动的根本性转变。 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5%;风电叶片、高塔架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达18兆瓦…… 通过建设光伏领跑者基地和开发新能源大基地等举措,我国推动新技术示范应用和产品快速迭代升级,已经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绿色能源技术是大国科技竞争的焦点,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已进入‘无人区’,实现突围要靠自主创新的原创技术。”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建议,鼓励高效先进技术光伏产品的应用,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原创技术研发投入。 以“新”谋局:加速拓展未来产业 在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曾经的闲置盐穴,正被建设为“地下充电宝”。这个全球最大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实现核心设备100%国产化。“项目建成后,充电一次可储存280万千瓦时电量,能满足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华能金坛公司工程安质部主管陈辉说。 当前,虽然新能源逐步成为我国电力装机主体,风电光伏“绿色”属性明显,但仍不得不“靠天吃饭”,具有明显的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大规模、高比例接入和消纳需要储能等调节性电源作为支撑。 受此驱动,包括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在内的新型储能发展驶入快车道。截至2024年底,装机规模达到7376万千瓦,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以“新”谋局,加速拓展未来产业,多能互补、多态融合、多元互动成为关键词。 全国政协委员、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院长孙予罕在走访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多家大型能源企业后,将加强新能源就地消纳的目光投向了氢能。“氢能既可直接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也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并长周期储存,可有效解决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应支持发展绿氢消纳与储能。” 目前,我国已掌握制氢、储氢、燃料电池等众多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初步形成了“制储输用”全链条产业体系,氢气供给能力、加氢站数量和燃料电池商用车数量均居全球首位。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根据规划,新型储能将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将从‘示范推广’迈向‘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判断。 瞄准万亿级的市场空间,地方和企业加快布局,打造经济发展绿色新引擎。 “甘肃发展氢能产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具备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河西‘绿氢走廊’雏形已逐渐形成。”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说。 今年出台的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电解水制氢装备、高压气态储氢容器等产品研发试制及推广应用,推动氢能在交通、冶金等领域应用。 “目前,新能源、新型储能、氢能正加速成为中国能建的核心产业、核心生产力、核心利润来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判断,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风光新能源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伴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消纳,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储能行业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此外,随着全社会深度脱碳,氢能将成为电能的有效补充,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以“改”赋能:释放红利激发活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课题,也是改革课题。 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法治保障。这部法律提出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首次将氢能明确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同时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宋海良建议,推动建设高能级新能源催化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全力突破储热(冷)、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储氢、氢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鼓励开展一批新能源多元转化利用试点示范项目。同时,将新能源多元转化利用纳入有关重大规划和“双碳”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等项目管理、调度运行和市场交易机制,健全促进绿色能源消费的激励和考核制度。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密集释放信号,加大力度鼓励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开发建设,促进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加大产业链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支持力度”“推进氢能在工业及电力等领域的多元化示范应用”……张国强的调研笔记本里,写满了关于行业发展的思考。他建议,鼓励各类投资机构设立主要投向氢能领域民营企业的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为氢能领域民营企业提供创新型信贷产品、专项债券和担保支持等金融服务。 新能源领域“大门”越开越大,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多,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势在必行。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的计划报告提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优化电力系统调节性资源市场化价格机制,健全输配电价监管制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山西代表团有关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加快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称,新能源保供、转型、稳价“三大挑战”日益突出,建议相关部门设计新能源全面入市路径,明确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方向,扩大市场化消纳新能源规模,引导提升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此外,推动新能源行业公平承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本,推动分布式新能源通过绿电绿证市场获得收益。 乘势而上,蓄势而起。立足新发展阶段,把能源革命引向深入,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一个更绿色、更稳定、更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速构建,将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 《67.5MW组件+跟踪支架一体化光伏解决方案,天合光能助力阿尔巴尼亚打造绿色可持续未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10
    • 近日,全球领先的光伏和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开始向位于阿尔巴尼亚的特罗波亚区(Tropojë)的系统级光伏项目交付67.5MW的一体化光伏解决方案。天合光能向客户提供了具有超高性能的至尊670W双面双玻组件,配备开拓者1P单排跟踪支架,该项目也是欧洲首批实施开拓者1P的项目之一。 该项目名为“蓝色项目”(Project Blue),总装机容量为67.5MW,项目地位于阿尔巴尼亚费里市(Fier)Sheq-Marinas村,地处阿尔巴尼亚西南部低地,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天合光能为该项目提供了至尊670W超高功率组件,并配备全系列开拓者1P跟踪支架,及相关的售前、交付服务,共同组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彰显了天合光能作为系统级供应商的雄厚实力。项目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建成后年发电量约为108,000MWh。 Resource:Blessed Investment 项目场地位于沿海地带,容易受到强风荷载和盐雾的影响,而且位于容易发生水灾的沼泽地带。天合光能进行了深入的气候环境试验,以确保在高腐蚀环境下,钢结构件的30年抗腐蚀性能;面对临海高风速工况,开拓者1P的特殊结构形式完全满足了高风荷载的设计要求;针对沼泽地貌,特殊桩结构设计以确保桩基稳固;从而确保在恶劣环境下跟踪支架30年以上稳定运行。在克服了重重挑战后,项目最终成功落地,天合光能至尊670W双面双玻组件及开拓者1P跟踪支架的组合在恶劣环境下展现出了超高可靠性和出色的产品性能。 天合光能至尊670W超高功率组件曾多次获得全球权威独立第三方光伏测试机构PVEL加严可靠性测试“最佳表现”,全面通过“一标五严”六项测试,即一项标准静态载荷测试以及不均匀雪载、极限低温载荷、冰雹冲击、多倍动态机械载荷、风洞极限风速实验等五项加严测试,多维度展现出其卓越的机械载荷可靠性。2022年国内最强台风“梅花”在浙江登陆时,天合光能至尊系列组件在极端台风天气下“稳如磐石”,组件完好无损,以可靠品质护航客户价值。此外,今年5月,天合光能至尊系列获得了TÜV莱茵颁发的全球首张海上光伏产品认证证书,在“三高三强”(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风、强浪、强降水)的海洋环境中,至尊组件的可靠性再次得到认可。 该项目由阿尔巴尼亚公司Blessed Investment和Matrix Konstruksion共同开发实施,是巴尔干地区首个无政府补贴的地面电站项目。Blessed Investment总裁Besnik Leskaj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生产清洁能源,减少碳足迹,为阿尔巴尼亚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很高兴天合光能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助力实现这一目标。” Matrix Konstruksion总裁Arian Leskaj也特别强调了此次与天合光能愉快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并从投资者与开发商的角度,表达了希望未来有机会扩大与天合光能的业务合作的意愿。 天合光能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负责人Gonzalo de la Viña表示:“该项目是我们在东欧光伏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大里程碑,特别展现出了天合光能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的能力,涵盖了从初期咨询到设计、实施和项目后支持的整个过程。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此次项目必将为天合光能未来在欧洲开展类似项目奠定基础。” 在全球助力碳中和的当下,天合光能不负“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智取每一缕阳光,生产更多清洁能源,为阿尔巴尼亚、也争取为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打造更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