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抑制腺病毒复制方法:CRISPR-Cas9靶向病毒E1a基因》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6-07
  • 识别DNA的CRISPR-CAS系统迅速发展成为编辑细胞DNA的工具。在工程版本中,单个引导RNA(GRNA)引导Cas9到与所谓的“Protspacer邻近基序”(PAM;50-NGG-30)相邻的目标序列,随后切割dsDNA并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断裂(NHEJ)。

    结果,裂解部位发生了小的插入或缺失(Indels),这可能导致框架移位,从而使受影响的蛋白质失去活性。此外,同源定向修复(HDR)途径被激活,并可被利用来将DNA插入到靶点。CRISPR-CAS系统还被用于灭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乙肝病毒(乙肝)、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病毒的(PRO)病毒DNA。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病毒DNA是以非复制状态存在的,要么被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要么以稳定的染色体外形式存在,拷贝数较低。在这些研究中,主要目标是从受感染的细胞中消除病毒基因组,因为它们抵抗传统药物的消除。

    近日,来自克雷姆斯应用科学大学的研究者们在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adenovirus replication by CRISPR-Cas9-mediated targeting of the viral E1A gene”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CRISPR-Cas9靶向病毒E1a基因对腺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

    靶向DNA的CRISPR-Cas系统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切割dsDNA。因此,它们被用来靶向dsDNA病毒的基因组,主要是当存在于低拷贝数的非复制状态的细胞中时。然而,某些裂解复制病毒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的大量病毒DNA可能会使CRISPR-Cas系统的能力达到极限。

    病毒DNA复制位点的可及性、包裹前DNA的可及性短时间或其与屏蔽蛋白的络合作用是进一步的潜在障碍。腺病毒是一种快速复制的dsDNA病毒,目前还没有批准的抗病毒疗法。我们用一组引导RNA靶向CRISPR-Cas9的主调控子E1a,评估了CRISPR-Cas9在体外抑制人腺病毒5复制的效力,并观察到感染性病毒颗粒减少了三个数量级。

    靶DNA的切割也对感染周期中积累的病毒DNA的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靶点之间发生的特定缺失、倒置和重复导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取消了大多数E1a功能。此外,我们比较了两种策略的多重gRNA表达,并获得了可比较的结果。

    由于与任何全身给药相关的风险,局部感染的局部治疗可能有更高的机会实现。眼睛构成了理想的基因治疗靶点。高滴度的载体可以用小体积实现,而且因为它是一个很大程度上封闭的器官,全身分布和副作用被降到最低。因此,眼部局部的腺病毒感染可以用基于CRISPR-Cas9的未来疗法进行局部治疗。

    参考文献

    Zrinka Didara et al. Inhibition of adenovirus replication by CRISPR-Cas9-mediated targeting of the viral E1A gene. Mol Ther Nucleic Acids. 2023 Mar 3;32:48-60. doi: 10.1016/j.omtn.2023.02.033.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fabae75563cb.html
相关报告
  • 《发现一种广谱的CRISPR/Cas9抑制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2-18
    • 如果说CRISPR复合物听起来很熟悉,那是因为它们是新一波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最前沿。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免疫系统,被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在CRISPR/Cas系统中,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的简称,涉及细菌基因组中的独特DNA区域,也是储存病毒DNA片段从而允许细胞能够识别任何试图再次感染它的病毒的地方,CRISPR经转录产生的RNA序列(被称作crRNA)识别入侵性病毒的遗传物质。Cas是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 Cas)的简称,Cas蛋白像一把分子剪刀那样切割细菌基因组上的靶DNA。科学家们已发现他们能够利用CRISPR降解病毒RNA的天然能力,并且使用CRISPR系统从几乎任何一种有机体中移除不想要的基因。 目前已在细菌中发现三类CRISPR/Cas系统,I型和III型系统需要众多蛋白的参与。II型系统就简单得多了,一个Cas9核酸酶利用向导RNA(gRNA)就可以完成识别和切割靶双链DNA,因此II型系统也被称作CRISPR/Cas9系统。 在细菌的免疫系统中,CRISPR-Cas9的作用是靶向结合和摧毁侵入性的DNA,并且被作为一种稳健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加以使用。噬菌体编码的小分子抗CRISPR蛋白(anti-CRISPR proteins, Acr)能够让Cas9酶失活,从而为基于Cas9的应用提供一种高效的关闭开关。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哈佛医学院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两种Acr蛋白,即AcrIIC1和AcrIIC3,利用不同的策略抑制Cas9。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9月7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Broad-Spectrum Inhibitor of CRISPR-Cas9”。 AcrIIC1是一种广谱Cas9抑制剂,通过直接结合到Cas9的保守性HNH催化结构域上,阻止多种有差异的Cas9直系同源物切割DNA。AcrIIC1-Cas9 HNH结构域复合体的晶体结构展示了AcrIIC1如何将Cas9限制在一种DNA结合的但是没有催化活性的状态。相反,AcrIIC3阻断单个Cas9直系同源物的活性,诱导Cas9形成二聚体,从而阻止Cas9结合到靶DNA上。 这两种不同的机制允许独自地控制Cas9的靶标DNA结合和切割,而且也为开展允许Cas9结合到靶DNA上但阻止它切割DNA的应用铺平道路。
  • 《CRISPR / Cas9诱导突变可抑制HIV-1复制并加速病毒逃脱》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6-04-15
    • 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最新出现的一种由RNA指导的Cas9核酸酶对靶向基因进行编辑的技术。日前,来自犹太综合医院等机构的研究者联合开展研究,通过利用CRISPR/Cas9在细胞DNA中突变HIV-1,研究人员发现,Cas9/sgRNA能够抑制HIV-1的复制,HIV-1能够逃脱由Cas9/sgRNA诱导的抑制。研究还发现,逃脱突变位点位于目标病毒DNA的Cas9裂解位点上,Cas9/sgRNA诱导的突变又能够协助病毒逃脱。当单一突变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时,其中有些突变还会促进病毒产生耐药性。可见,靶向作用多个病毒DNA区域对于开发有效的CRISPR/Cas9抗病毒疗法显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