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集团高端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开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30
  • 产业高质量发展点燃新引擎。7月27日,总投资50亿元的先导集团总部大楼及半导体和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基地在无锡高新区开工建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进健出席。

    本次奠基的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为基于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的半导体装备,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二期为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设施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切入制氢、储氢等细分领域。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总额7亿元。

    新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先导集团夯实了新能源行业装备龙头地位,在此基础上正式进驻半导体与燃料电池产业。目前,先导集团正在研发半导体核心装备——ALD原子层沉积装备,今后将有望打破ASM等进口装备的垄断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先导集团已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达成了战略合作,未来将在半导体核心装备解决方案上实现重大突破,加速无锡建成半导体的全产业链。氢燃料电池产业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燃料电池智能装备领域基本为空白,先导二期项目将致力于氢燃料电池智能装备、先进测试平台及制氢等配套设施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奠基仪式结束后,李小敏一行还参观了位于新洲路的先导智能新一代锂电池整线装备制造基地。该项目2016年12月开工,一期已于2017年底投产,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

    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智能装备制造商,先导可提供锂电池整线装备,并配套自主研发的MES 系统,为锂电池企业打造智能化工厂。目前先导已与特斯拉、松下、索尼、三星SDI、LG化学、ATL、CATL、比亚迪等知名电池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相关报告
  • 《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工,成都加速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2-27
    • 四川天府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园在成都新津举行开工仪式。 据悉,天府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净用地面积736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98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与周边的智能装备产业形成集群优势。 项目投资方为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据成都日报报道,成都产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向杰表示,天府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的建成,将推动新津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推动银隆、新筑等一批智能制造产业领军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项目,打造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生态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此前,四川发布《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在成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产业,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首个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开建》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1-17
    • 日前,我国首个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在天津港保税区正式开工建设。未来该基地将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进行试点探索,致力于打造行业一流的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逐渐构建从研发、设计、制造到服务的全流程“智能海工制造”体系。 据介绍,作为我国规划建设的首个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该基地位于保税区临港区域,由中国海油旗下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据悉,基地规划面积57.51万平方米,码头岸线长度1631米,设计产能约为7.1万结构吨/年。总建设共分两期,一期工程预计于2021年9月建成投产,全部工程预计将在2022年底完工投产。 该基地将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先期完成3条自动化海工生产线、1个智能立体仓库的建设,实现板材切割下料、单层甲板片及工艺管线车间预制、中小件物料存储等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升级,并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全生产链条的智能化落地。未来,该基地将按照“保障北方能源基地,辐射东亚、北亚地区”的区域定位,重点发展油气生产平台及上部模块、FPSO模块、LNG模块等高端海工产品,并逐步成为集海洋工程产品智能制造、油气田运维智慧保障以及海工技术原始创新研发平台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海油工程将与行业内的优势资源积极对接,针对智能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展开自主攻关和联合攻关,进而实现整个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推动海洋油气生产装备制造行业不断向高端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海洋油气生产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从“海工制造”到“海工智造”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