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工,成都加速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2-27
  • 四川天府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园在成都新津举行开工仪式。 据悉,天府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净用地面积736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98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与周边的智能装备产业形成集群优势。 项目投资方为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据成都日报报道,成都产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向杰表示,天府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的建成,将推动新津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推动银隆、新筑等一批智能制造产业领军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项目,打造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生态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此前,四川发布《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在成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产业,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相关报告
  • 《海南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16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海上风电在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大有可为。海南省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探索清洁能源岛建设,有序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力度,打造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为海上风电的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 ——编 者 走进海南省东方市八所港,只见塔吊高高耸立,巡船往来忙碌,岸上的工作人员指挥着大型浮吊船缓缓有序进港。2022年11月25日,随着载运海南首批海上风电设备的“千汇010”轮安全到港,海南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锚定打造千亿元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目标,2022年以来,海南确定了7个海上风电示范、试验项目,3个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约1200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0亿元,海南海上风电发展迎来新机遇。 资源丰富政策好,龙头企业纷纷布局 2022年9月26日,海南省海上风电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海口召开,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等10余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海南海上风电产业联盟。 “现场签订了21份合作协议,涉及风电装备研发制造、总装集成等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覆盖风机关键部件制造,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吉兆民说。 为什么海上风电龙头企业纷纷在海南布局? “海南的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中长期可开发建设容量为4000万—5000万千瓦,具备较高的开发价值。”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炳军说。 除了丰富的资源,吉兆民认为良好的区位条件也是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优势之一。“海南地处交通要道,拥有洋浦港、八所港等深水良港,基本形成覆盖国内沿海主要港口、连接东南亚、辐射亚欧的航线布局。” “3张‘零关税’清单等自贸港政策逐步落地,能够帮助海上风电企业节省大量资金成本,也有助于他们走出去,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刘锋认为,自贸港建设的蓬勃开展让海南的投资竞争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2022年1月,国家能源局对《海南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进行了批复,其中包括11个场址,总建设规模达1230万千瓦。海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南确定的海上风电示范、试验项目总投资约968亿元;海上风电项目配套建设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约165亿元。 发力风电全产业链,建设全面提速 2022年11月30日,东方市临港产业园内,全球首台7兆瓦级抗台风漂浮式风机和首台海南造10兆瓦海上大兆瓦风电机组下线投用。据介绍,针对深远海环境定制的7兆瓦级抗台风漂浮式风机最高可抵抗17级台风,能应对复杂洋流和波浪,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360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 同日,开工不到一年时间的东方明阳高端装备智造基地项目也正式竣工。作为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链主,明阳智慧能源在50天内便实现“拿地即开工”。 “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生产大兆瓦抗台风型海陆风机主机和大型碳玻混风机叶片。二期主要开展柔性直流设备和海洋牧场智慧网箱、海水制氢设备制造。”明阳智慧能源董事长张传卫介绍。 过去的海南也曾发力海上风电产业,但由于缺少先导性技术和产业支撑,难以形成产业聚集的雁群效应。自贸港建设开展以来,海南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22年以来,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建设全面提速—— 远景科技集团在儋州开发建设零碳生物合成产业园和零碳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已完成选址;华电重工、海力等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海缆、塔基等风电配套产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中电建集团在万宁投建的百万千瓦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2021年底出台的《海南省风电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海南争取到2025年,基本形成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实现产值550亿元,力争“十五五”期间形成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探索多能多业模式,助力清洁能源岛建设 2022年10月9日,大唐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核准获批,成为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贾炳军介绍,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先行建设60台海上风力发电机,项目达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11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6.9万吨。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了更大助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积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持生态立省,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岛建设。2022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的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上,多位专家表示,风电产业发展与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相结合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缪骏十分看好海南海上风电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已与申能集团联合,在儋州投资建设洋浦申能电气风电零碳能源装备产业项目,下一步将探索海上风电、洋流发电与海洋渔业、绿电制氢、储能、海上旅游、海上农业等相结合的多能多业模式,为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提供更多的可能。”缪骏说。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风电行业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张传卫表示,明阳智慧能源将继续加大在海南投资力度,全力打造深远海能源技术研究院和明阳国际业务总部,培育集研发实验、高端制造、运营服务、装备出口于一体的绿色低碳经济增长极。 “当前,海南省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约40%,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约71%,计划到2035年分别提高到81%和94%。”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万馨说,未来,海南海上风电将向深远海进发,结合海洋牧场、海上制氢等配套产业形成完整的海上能源集群,加快清洁能源岛建设。
  • 《中德产业园打造“北方药谷” 发展现代生物药产业》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3-01
    • 2月1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中德(沈阳)国际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在沈阳中德园内打造一个中国北方生物医药谷(以下简称“北方药谷”),结合各方以及东北地区在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发展以现代生物药产业化为龙头,集生物制药、精准治疗、生物制药原辅材料和高端生物工程装备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据介绍,“北方药谷”重点建设五大基地,即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基地、生物药国际CDMO基地、生物制药原辅材料制造基地、生物制药核心工艺装备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通过生物药产业集群式发展和建设,“北方药谷”立志在2035年成为沈阳生物医药产业千亿产值园区。 “北方药谷”选址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四环以西二十街以东二十二路以南地块,规划占地500亩,规划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占地120亩,预计投资28.3亿元人民币。据悉,一期项目将于2018年完成规划设计,2019年开工建设,2021年正式投产,预计产值20亿元人民币。 三生制药集团董事长娄竞介绍,生物医药已经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最重要的产品,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此次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携手打造“北方药谷”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协助园区引进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入驻。 中德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郭忠孝表示,此次合作是一个契机,中德园将借助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及东北振兴等相关政策,抓住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的时机,利用东北振兴的政策优势建设独特优势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积极推动生物医药的快速健康发展,利用政策导向和特殊的资金支持激励生物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北方药谷’的建成将促进沈阳生物医药产业与国际的接轨,未来,这里的产品将出口到欧美主流市场。”郭忠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