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气候变化、农业和粮食保障项目(Research Program on 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 CCAFS)、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USAID共同发布了九个热带发展中国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分析报告。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支持的9个农业项目,确定了水稻种植、农林业和畜牧业的农业管理措施。这些措施能够促进产量增长,减缓气候变化协同效益,并具有普及潜力。这份分析报告可以帮助致力于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制定有利于实现粮食保障和气候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农业措施。同时,这些农业措施有利于促进粮食保障、减缓气候变化。如果大规模采用这些措施,便可极大地促进粮食和气候目标的实现。
一、灌溉水稻
干湿交替(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 AWD):灌溉的时候,农民定期排干灌溉过的低地水稻田里的水。由于土壤在水下时含氧量降低,因此灌溉后稻田里的有机残留物会在缺氧环境下分解,从而释放出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甲烷。定期排干稻田里的水能够中断这一过程。与持续灌溉过程相比,AWD可以减少一半的甲烷排放量,可以减少30%的用水,同时可以节约发动抽水泵的燃料,因此通常能够降低农民的实付成本。
尿素深施技术(Urea deep placement, UDP):改善营养利用效率的化肥管理技术,方法是把尿素砖施入土壤里,而不是把尿素颗粒撒在土壤表面。UDP大多用于水稻田,可以减少氨挥发、地表径流和硝态氮淋失造成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和氮素损失。同时,由于植物的氮摄入量很大,植物会更加健康。与地表撒施相比,UDP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
二、多年生作物和农林系统
多年生作物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将碳储存在植物生物质能和土壤中,从而减少碳排放。防止土地退化、用多年生作物代替一年生作物、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更好地管理土壤肥力等改良土地管理方式可以为植物和土壤储存更多碳创造有利条件。农林项目需要结合当地环境选取合适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例如,赞比亚农民采用农林间作(在一年生作物中种植几排多年生作物或树木)。这种方式既能提高作物年产量,也能减少碳排放。
三、畜牧业管理
养殖规模管理策略:在缩小养殖规模的同时保证奶或肉等农产品产量。小规模、高效率的养殖场能够提高每头牲畜的生产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例如,肯尼亚的一个项目旨在通过加快牲畜的生长速度,将两个县的总养殖规模减少10%。该项目允许在牲畜年幼时对其进行屠宰。该项目扩大了生产者对资源(饲料和兽医服务)的获取渠道,加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联系,并及时给生产商提供更多市场信息。
草场改良:通过管理放牧、草场种植的强度和时间,以及增加营养、灌溉等方式来促进草场生长。改良的草场可以在土壤和生物质能中存储更多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双重效益。例如,埃塞俄比亚的一个项目采用土壤和水资源保护措施。通过围封退化牧场、选择性地砍伐灌木、清除入侵性牧豆树属(Prosopis)等措施,改良了牧场质量,增加了生物质能和土壤中存储的碳。
(编译 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