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打嗝到腐烂的食物垃圾,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人员估计,农场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是世界上除能源排放后的第二大的来源。现在各国已致力于保持全球变暖比工业化前水平不超过2°C,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正在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减少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最近的两个进展可能警示了这一来源:上周,美国官员在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来源之一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努力促进“气候智能”农业的进展报告。本周,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表了一项研究,强调了农业技术和人类行为的重大变化,将需要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农场相关的排放削减量必须保持低于2℃这一门槛。
去年发布的美国减少农业排放路线图,针对约占美国总排放量10%的农场、牧场、森林活动。它有10个组成部分:包括努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将饲养场的粪便变为燃料,种植更多的树来吸收碳等。美国农业部(美国农业部)分析人士相信,这样的措施相当于在2025年之前可以防止每年排放1.36亿至1.21亿公吨的二氧化碳产量。
农场排放仅是农业排放总量的一部分,美国研究人员指出。 该组成部分中美国农业部的目标之一是到2030年减少50%的食品垃圾量。例如,去除家庭垃圾流的有机废物,有助于减少甲烷这种强大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全球变化生物学》5月17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如果我们要对全球农业排放量产生影响,将不得不大规模扩大这样的努力,并结合技术和政策的解决方案。它检查了满足2℃的目标可能需要什么,并制定了一个初步雄心勃勃的全球目标:削减10亿吨的非二氧化碳排放量,特别是甲烷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但研究人员估计,现有的技术和做法将使人类只能实现目标的21%至40%,这意味着许多国家将需要变得更有雄心。
美国研究人员认为美国已经为农业减排计划开了一个好头。但其他国家还没有制定坚定的战略,她们认为大面积技术修复可能会有直接影响:畜牧饲养和和灌溉水稻系统。研究人员指出,牛和羊等家畜产生大量的甲烷,所以生物或化学物质的饮料填加剂可以抑制甲烷的产生,甚至是新的低排放畜禽品种,水稻当前的耕作方式产生大量的甲烷。但改变淹没和排干水稻田的模式可以减少土壤中产生气体的细菌种群。
“我们需要考虑食品系统上更激进的变化来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文章合著者英国阿伯丁大学土壤和全球变化研究者史密斯说。例如,改变我们所吃的东西也可以起到深远的效果。“最大的胜利”将是限制肉食,史密斯说。他指出,生产肉类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减少对我们所需要的牲畜数量的需求”的潜在影响远大于减少农业排放量的任何技术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