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四举措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1-31
  • 务院新闻办举行2017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将着力规范和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按照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手段,务实的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融合。有这么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方面加大研发的力度,促进这些技术和产品更好的融合发展。二是重点突破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三是继续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这是“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之一,来推广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四是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和测试评估平台等公共支撑体系。同时,还要加大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指导,引导各地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不要一哄而起,形成各具特色的差异化的发展格局。

相关报告
  • 《工信部:将从四方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台阶》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9-04
    • 8月25日,人工智能高端论坛在重庆顺利举办。该论坛是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共同主办,赛迪传媒、《人工智能》杂志社、重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联盟、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共同承办。 论坛以“AI赋能,产业升级”为主题,广邀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以及众多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高管,共同把脉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详解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应用落地的实施路径,为重庆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共创合作共赢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毅琴在欢迎辞中表示,当前,重庆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在国家系列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的推动下,谋划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以智能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同时加快形成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努力建成国家重要智能产业基地、全国一流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和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强调,工信部下一步将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重点从四方面着手推进工作,努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聚焦关键技术产品创新。推动高端通用芯片现有成果向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拓展,加大算法改进、芯片结构优化研发力度。二是深化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交通、能源、医疗等行业的融合。三是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区域产业布局,强化部省合作联动,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四是持续跟踪完善政策体系。建立人工智能标准、测评、知识产权等服务体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营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目前,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科技界和产业界瞩目的焦点。在人工智能高端论坛上来自不同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与参会嘉宾分享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与实践。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介绍了相关产业依托智能技术进行转型升级的概念、路径、问题和建议,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则详细阐述了认知信息物理时代的AI技术创新。 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倩在题为“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价值进化论”的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听觉、视觉等技术的突破,给机器人更接近人类的“感官”,大数据的积累给予机器人更多“学习资料”,通过机器学习,机器人正变得更加“聪明”,由原先机械依靠编程进行重复性劳动升级为可自主处理未知环境。机器人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最好载体。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帆特别讲述了人工智能产业化面临的关键挑战。中软国际互联网ITS集团执行总裁童强解读了如何利用下一代信息技术驱动数字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云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姚志强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行业发展趋势,他表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面临着核心算法不断升级的挑战,更面临着不同应用场景的挑战。光大控股董事总经理、新经济投资负责人艾渝则从投融资的角度,分析了AI底层技术的持续突破给产业数字化进程带来的巨大价值。 论坛最后的尖峰对话环节,在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互联网研究所所长、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的主持下,甲骨文全球副总裁唐聆风、图麟信息创始人兼CEO魏京京、金山科技集团董事长王金山、海云数据创始人兼董事长冯一村、中科创达公司副总裁杨宇欣、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副总裁孙贇、贵州小i机器人CTO王浩等嘉宾围绕“AI新时代——从概念到落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现场听众奉献了一场丰盛的思想盛宴。
  • 《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2-15
    •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空间巨大。《行动计划》按照“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有序”的原则,提出了四方面主要任务: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19.02 +0.37%,诊股)、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化产品,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二是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三是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四是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行动计划》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手段,加强部省联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探索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推动建设相关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重点实验室,鼓励行业合理开放数据,支持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大应用力度,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突破发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人工智能整体核心基础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制造深化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   为保障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行动计划》还提出了五方面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实施、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加快人才培养、优化发展环境等,推动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切实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