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流行爆发,普通人群可能出现心理困扰。有证据表明,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与随后的精神疾病有关。因此,我们调查了COVID-19爆发早期一般人群的心理困扰和应对方式。
从2020年2月1日至4日进行了一系列横断面调查。采用Kessler-6心理困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一般信息问卷对1599名中国大学生进行了在线调查。用Spearman相关系数来衡量类别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除性别(p=0.316)外,一般人群的心理困扰在年龄、婚姻、疫情接触特点、对媒体报道的关注程度、对疫情影响的感知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有访武汉史、有社区疫情史、对媒体报道关注程度高、受影响严重程度高、消极应对方式多的人群心理困扰程度较高,与访武汉史呈显著正相关(r=0.548,p<0.001),社区流行病史(r=0.219,p<0.001),与媒体报道有关(r=0.192,p<0.001)。应对方式在各类型变量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01),除年龄和婚姻外,与其他类型变量均呈负相关(均p<0.01)。心理困扰与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573,p<0.01)。
在COVID-19的早期阶段,具有流行病接触特征的普通人群、过度关注媒体报道以及感知到的更严重影响具有更高的心理困扰水平。心理困扰与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应及早实施干预措施,特别是对那些有高度心理困扰和/或消极应对方式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