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储能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组建“深地储能联合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5-29
  • 5月24日,
    国家管网集团
    储能技术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联合组建的“深地储能联合创新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杨春和院士、公司党委书记赵罡、上海市黄浦区副区长梁栋出席揭牌仪式,公司总经理宋明信主持。揭牌仪式上,赵罡和杨春和共同签署《深地储能联合创新工作室合作协议》。
    赵罡对杨春和院士及其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杨春和院士对公司业务发展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联合创新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地储能联合创新工作室的成立,是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院士专家团队的加入,将实现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交流,将为公司深地储能科研攻关注入全新动力,推动技术进步再上新台阶,共创储能事业美好未来。
    杨春和对公司业务布局及取得的发展成果表示认可,对公司在联合创新工作室建立过程中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杨春和表示,希望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聚力攻关解决深地储能技术瓶颈,为公司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培育公司储能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引擎。
    梁栋表示,深地储能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物资安全,还对推动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希望储能技术公司以深地储能联合创新工作室成立为契机,在储能技术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取得创新成果,为促进国家深地储能技术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揭牌仪式结束后,杨春和院士开展了“大规模
    盐穴储能
    机遇与挑战”专题讲座,聚焦盐矿储能原理及新兴储能业务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盐穴储天然气、压缩空气储能、氦气储备、氢能储备、石油储备等行业技术现状,并对储能事业进行了展望。
    盐穴储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储能技术公司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储能科技前沿,开阔发展思路,明确战略方向,将深地储能联合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探索攻克盐穴等深地空间利用技术瓶颈,推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在工程现场落地应用,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成果,培养更多深地储能技术人才。
  • 原文来源:https://news.bjx.com.cn/html/20240528/1379638.shtml
相关报告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揭牌 打造国家材料重大创新基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01
    • 10月30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园区开工仪式在浑南创新路园区隆重举行。辽宁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一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树深,辽宁省副省长、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卢柯,沈阳市市长姜有为出席仪式。唐一军省长和李树深副院长,共同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揭牌。揭牌暨开工仪式由沈阳市副市长阎秉哲主持。 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负责人、金属研究所所长左良在致辞中表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作为首批启动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也是材料领域以及东北地区的唯一一个国家研究中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金属研究所的信任和肯定,更是对金属研究所未来进一步攀登材料领域科技高峰的激励和鞭策。金属研究所将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努力为中心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及工作环境,全力保障中心科研及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 姜有为在致辞中表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是我国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创新平台,也是支撑沈阳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对于建设“一带五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沈阳市将集全市之力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努力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交钥匙工程。同时还将围绕中心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服务保障,支持材料中心建立“3+3+2”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构建材料科学、材料智造、材料应用及协同创新跨越发展的全新格局,努力打造先进材料和智能制造创新高地。 卢柯在致辞中指出,国家研究中心深度契合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需求。它的建设和发展,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宁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加速沈阳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推动和牵引作用。希望国家研究中心要持续瞄准世界材料科技前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及新技术创新高地;要进一步凝聚和培育高端科技人才,形成汇聚国际一流科技人才的智力高地;要不断创新科技运行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打造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李树深在致辞中提出,希望国家研究中心能够建设成为我国材料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高地,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世界级中心,成为重大科技任务的载体、重大原创性成果的发源地、杰出人才的聚集地、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在事关我国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成为领跑者,在可能发生新科技革命的新兴交叉前沿方向上成为开拓者,真正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材料基础研究平台,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为重要贡献。 作为国家级科研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的重要举措之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于2017年11月21日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组建。2018年2月5日,中国科学院、辽宁省及沈阳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共同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协议》。2018年4月14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会,标志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进入正式建设阶段。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将在原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和已形成优势学科群基础上,优化整合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创新运行机制,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材料基础研究平台,成为国家材料重大创新基地。 根据院省市三方共建协议,沈阳市已为国家研究中心建设划拨土地684亩,规划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整个工程计划分两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建设规划面积18万平方米,力争2020年底完成。 辽宁省办公厅、科技厅、财政厅、教育厅,沈阳市办公厅、科技局、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国土规划局,浑南区政府,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沈阳分院,上海三盛宏业集团相关负责人,金属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徐岩,李依依院士、成会明院士以及我所职工和研究生代表,创新路园区承建单位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上述活动。
  • 《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揭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16
    • 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签约揭牌仪式暨科技合作工作会议在南昌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江西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主任刘奇,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江西中心)将面向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领域,集聚中国科学院及江西省创新资源,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引进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等要素紧密融合,提升江西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和带动江西产业转型升级,为江西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白春礼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取得的丰硕成果。白春礼表示,共建产业创新平台,推动区域跨越发展是省院双方贯彻落实国务院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部署,是面向江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核心需求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正式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以来,中国科学院和江西省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下一步中国科学院将进一步围绕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继续为新时期江西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做好科技支撑。 白春礼说,进一步做好院省合作工作,一是要以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成立为契机,积极探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道路和新模式;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战略合作,力争在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亚热带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共同打造特色学科和产业创新集群;三是梳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卡脖子”科技问题,集智攻关,构建相互交融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四是要积极推进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 刘奇对中国科学院长期以来对江西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推进创新江西建设,迫切需要与中国科学院保持更紧密、深入的合作。希望中国科学院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支持江西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推动大科学装置在江西落户,更多团队、成果、项目、资源在江西扎根;着力推动江西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着力研究推广生态环境治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和绿色制造、节能减排等先进技术;着力推动扶贫、扶智、扶技相结合,加大贫困地区科技扶贫力度;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支撑。 刘奇指出,江西将认真落实好省院会商合作事项,全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江西中心建设,及时解决中国科学院江西中心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中国科学院人才团队在江西创新创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努力把中国科学院江西中心打造成省院科技合作的示范基地,推动省院合作结出创新的丰硕果实。 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与江西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江西中心签署了研发项目、创新平台、人才团队、产业基地等系列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结束后,白春礼、刘奇一行还考察了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西省科学院。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以来,已有30多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与江西省开展了科技合作,产业化项目累计达100多项,累计为地方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10亿元,新增利税35亿元。仅2017年,中国科学院与江西当地企业的各类合作项目共达78项,合作领域涉及新材料、先进制造、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年销售收入达56.1亿元,实现年度利税10.0亿元,折合社会效益51.0亿元。 中国科学院、江西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