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超薄电脑芯片的新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7-14
  • 越来越小,越来越紧凑——这是计算机芯片的发展方向,由工业驱动。这就是为什么所谓的2D材料被认为是最大的希望:它们尽可能薄,在极端情况下,它们只包含一层原子。这使得生产具有微小尺寸、高速和最佳效率的新型电子元件成为可能。

    然而,有一个问题:电子元件总是由一种以上的材料组成。2D材料只有与合适的材料体系(如特殊的绝缘晶体)结合,才能得到有效利用。如果不考虑这一点,2D材料应该提供的优势是无效的。来自维也纳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一个团队正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这些发现。

    在原子尺度上达到线的末端

    “今天的半导体工业使用硅和硅氧化物,”维恩大学微电子研究所的Tibor Grasser教授说。“这些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电子性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些材料的薄层被用来使电子元件小型化。这种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有效,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达到了自然极限。”

    当硅层只有几纳米厚,以致只有几个原子层时,材料的电子性能就会严重恶化。“材料的表面表现与材料的主体不同——如果整个物体实际上只由表面组成,而不再有主体,它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材料属性。”

    因此,要想制造出超薄的电子元件,就必须改用其他材料。这就是所谓的2D材料发挥作用的地方:它们将优良的电子特性与最小的厚度结合在一起。

    薄层需要薄绝缘体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2D材料只是故事的前半部分,”Tibor Grasser说。“这些材料必须被放置在合适的基板上,并且在其之上还需要一层绝缘层——而且这种绝缘层必须非常薄并且质量非常好,否则你从2D材料中什么也得不到。”这就像开着一辆法拉利在泥泞的地面上,想知道为什么你不能创造一个速度记录。”

    因此,在Tibor Grasser和Yury Illarionov附近,TU Wien的一个团队分析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工业上通常用作绝缘体的二氧化硅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合适,”Tibor Grasser说。“它有一个非常无序的表面和许多自由的,不饱和键,干扰了二维材料的电子性质。”

    最好是寻找一种有序的结构:该小组已经用含有氟原子的特殊晶体取得了优异的结果。带有氟化钙绝缘体的晶体管原型已经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数据,其他材料仍在分析中。

    “新的2D材料正在被发现。这很好,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想要表明仅靠这一点是不够的,”Tibor Grasser说。“这些新型导电2D材料还必须与新型绝缘体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功地生产出新一代高效、强大的微型电子元件。”

相关报告
  • 《可用于更薄计算机芯片的新材料》

    • 来源专题:后摩尔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07-15
    • 越来越小,越来越紧凑——这是工业驱动下计算机芯片的发展方向。这就是为什么所谓的二维材料被认为是最大的希望:它们尽可能薄,在极端情况下,它们只由一层原子组成。这使得生产出尺寸小、速度快、效率最优的新型电子元件成为可能。 然而,有一个问题:电子元件总是由一种以上的材料组成。二维材料只有与合适的材料系统(如特殊的绝缘晶体)结合,才能有效地使用。如果不考虑这一点,二维材料本应提供的优势就失效了。来自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一个团队将这些发现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达到原子尺度上的终点 “今天的半导体工业使用硅和氧化硅,”TU Wien微电子研究所的Tibor Grasser教授说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子性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材料被用来使电子元件小型化。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效果很好,但在某些时候我们达到了一个自然极限”。 当硅层只有几纳米厚,以至于它只由几个原子层组成时,材料的电子性能就会严重恶化。”材料表面的行为与材料的体积不同,如果整个物体实际上只由表面组成,而不再有体积,那么它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材料属性。” 因此,为了制造超薄的电子元件,人们不得不换用其他材料。这就是所谓的二维材料发挥作用的地方:它们结合了优良的电子性能和最小的厚度。 薄层需要薄绝缘体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2D材料只是故事的前半部分,”Tibor Grasser说材料必须放置在适当的基板上,并且在其上还需要一个绝缘体层-而且这种绝缘体还必须非常薄并且质量非常好,否则你从2D材料中什么也得不到。这就像在泥泞的地面上开着法拉利,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创下速度纪录。” 因此,在蒂博·格拉瑟和尤里·伊拉里昂诺夫周围的图温研究小组分析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工业上用作绝缘体的二氧化硅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适用它有一个非常无序的表面和许多自由的,不饱和的键,干扰了二维材料的电子性质。” 最好是寻找有序的结构:研究小组已经在含有氟原子的特殊晶体上取得了出色的成果。一个带有氟化钙绝缘体的晶体管原型已经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数据,其他材料仍在分析中。 “目前正在发现新的二维材料。“这很好,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想证明光靠这一点是不够的,”TiborGrasser说这些新型导电二维材料还必须与新型绝缘体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功地生产出新一代高效、功能强大的微型电子元件”。 论文信息:Insulators for 2D nanoelectronics: the gap to bridge,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ume 11, Article number: 3385 (2020) 。 论文下载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640-8
  • 《新材料如塑料般制造但像金属那样导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10-28
    •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制造出一种像塑料一样制造,但导电性更像金属的材料。这项研究发表在26日的《自然》杂志上,展示了如何制造一种分子碎片杂乱无章,但仍能极好导电的材料。这一突破表明了电子技术的一种全新的设计原则,可能为新型材料的发明开辟道路。 这项研究与传导性的规则相悖,对科学家来说,就像是看到一辆汽车在水面上,但仍能以每小时约100公里的速度行驶一样。研究的资深作者、芝加哥大学化学副教授约翰·安德森说,“原则上,这开启了一种全新材料的设计,这种材料具有导电性,易于成型,在日常条件下非常坚固。” 制造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无论是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板还是电视,导电材料都是绝对必要的。到目前为止,最古老和最大的一组导体是金属:铜、金、铝。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能够使用一种被称为“掺杂”的化学处理方法,制造出由有机材料制成的导体。“掺杂”是指在材料中撒入不同的原子或电子,这些材料比传统金属更灵活,更容易加工,但问题是它们不太稳定,如果暴露在湿气中或温度太高,它们可能会失去导电性。 科学家们认为,一种材料必须有内部分子笔直、有序的排列,才能有效地导电。于是,研究人员将镍原子像珍珠一样穿成一串由碳和硫制成的分子珠进行测试。 令科学家惊讶的是,这种材料很容易导电,且导电性很强。更重要的是,它非常稳定。这种新材料可以在室温下制造,还不受炎热、寒冷、潮湿以及酸碱环境的影响。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材料的分子结构是无序的。“从基本面来看,这不应该是一种金属。”安德森说,“没有一个可靠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点。” 科学家们试图了解这种材料是如何导电的。经过测试、模拟和理论工作,他们认为这种材料可以形成层,就像千层面中的薄片。即使薄片横向旋转,不再形成整齐的千层面堆叠,但只要这些薄片相互接触,电子仍然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 安德森说:“这几乎就像是导电的橡皮泥,把它涂在适当的位置,它就会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