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如塑料般制造但像金属那样导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10-28
  •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制造出一种像塑料一样制造,但导电性更像金属的材料。这项研究发表在26日的《自然》杂志上,展示了如何制造一种分子碎片杂乱无章,但仍能极好导电的材料。这一突破表明了电子技术的一种全新的设计原则,可能为新型材料的发明开辟道路。

    这项研究与传导性的规则相悖,对科学家来说,就像是看到一辆汽车在水面上,但仍能以每小时约100公里的速度行驶一样。研究的资深作者、芝加哥大学化学副教授约翰·安德森说,“原则上,这开启了一种全新材料的设计,这种材料具有导电性,易于成型,在日常条件下非常坚固。”

    制造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无论是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板还是电视,导电材料都是绝对必要的。到目前为止,最古老和最大的一组导体是金属:铜、金、铝。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能够使用一种被称为“掺杂”的化学处理方法,制造出由有机材料制成的导体。“掺杂”是指在材料中撒入不同的原子或电子,这些材料比传统金属更灵活,更容易加工,但问题是它们不太稳定,如果暴露在湿气中或温度太高,它们可能会失去导电性。

    科学家们认为,一种材料必须有内部分子笔直、有序的排列,才能有效地导电。于是,研究人员将镍原子像珍珠一样穿成一串由碳和硫制成的分子珠进行测试。

    令科学家惊讶的是,这种材料很容易导电,且导电性很强。更重要的是,它非常稳定。这种新材料可以在室温下制造,还不受炎热、寒冷、潮湿以及酸碱环境的影响。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材料的分子结构是无序的。“从基本面来看,这不应该是一种金属。”安德森说,“没有一个可靠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点。”

    科学家们试图了解这种材料是如何导电的。经过测试、模拟和理论工作,他们认为这种材料可以形成层,就像千层面中的薄片。即使薄片横向旋转,不再形成整齐的千层面堆叠,但只要这些薄片相互接触,电子仍然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

    安德森说:“这几乎就像是导电的橡皮泥,把它涂在适当的位置,它就会导电”。

相关报告
  • 《利用废物制造替代塑料新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01-12
    • 以色列理工大学和美国公司合作,利用锌和溴研发价格更低、效率更高的储能电池,以大规模存储太阳能和风能产生的电能,该研究有望帮助以色列在未来3年内处于世界可再生能源革命的前列。   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德国波鸿大学研究小组将光合聚光复合物的光吸收能力与光系统Ⅱ的电化学能力相结合,即利用光合作用获取可再生清洁能源。   UBQ材料公司利用居民生活废物生产出可替代塑料的创新型原材料,用于制造面板、垃圾桶、购物车、管道、3D打印材料和许多其他产品,并与其他公司签署了环保原材料的供应合同。
  • 《产业调研 | 易宝材料:国产新材料要从“制造输出”迈向“标准输出”》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9-28
    • 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由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迈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进口替代的黄金发展期。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基础,新材料对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正迎来高速发展新阶段。 为跟踪锂电技术革新进程,了解企业发展近况,研析产业发展困境,为国家部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产业第一手信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开展的 “创新推动·纵深推进——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调研” 活动,近日走访国内电池材料企业。 图为调研组一行与易宝材料相关负责人合影 日前,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调研组一行,来到 易宝(福建)高分子材料股份公司(简称“易宝材料”) 实地走访调研,与易宝材料董事副总经理侯汝红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锂电及新材料领域的前沿应用、核心技术研发突破、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标准化需求,及海外布局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据介绍,易宝材料于2018年被认定为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 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是一家集橡胶(EPDM、CR、SBR等)、橡塑、硅胶等高分子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国内最大的发泡材料制造商之一,易宝材料的 产品广泛应用于储能、新能源、电子、汽车及航空等领域 ,产品性能对标欧美、日韩等国际品牌, 是汽车、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头部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其开发的低密度、低雾化、低VOC、高阻燃的EPDM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料,以及超临界橡胶发泡材料、低卤高阻燃发泡材料等新型材料,产品已通过UL认证,科技含量领先,已成功实现多项产品的国产替代。 调研组在座谈交流中了解到,易宝材料已构建起全球化的生产与研发体系,其 在马来西亚、越南、土耳其投建的生产基地已投产 ,并计划在巴西、加拿大等地设立新生产基地,以强化其全球供应能力与国际市场竞争力。该公司拥有CNAS国家级认可实验室,涵盖物理、老化与化学测试能力,具备IATF 16949、QC 080000、ISO 9001、ISO14001、ISO45001、知识产权认证、FSC森林认证、美国农业部BETA生物质认证等完备体系认证,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图为座谈交流现场 产品方面,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据介绍易宝材料能为电池包提供密封、缓冲与隔热解决方案,可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与寿命,并且具备超强的定制化能力,可生产超大尺寸、异型结构、高阻燃的产品,如闭孔EPDM可实现卷料无接头,避免拼接带来的漏气漏水风险; 在特种应用方面, 已实现可降解、超临界发泡、食品医疗级等多类高端材料的国产替代与批量应用。 在强大的产品力基础上,易宝材料还 建有“研发-生产-测试”全链条服务体系 ,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定制需求,并通过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布局构建核心壁垒。目前,该公司正 持续拓展低空经济、储能等新赛道, 展现出从国产替代迈向全球引领的发展势头。 座谈中,侯汝红分享了易宝材料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 “每三年进入一个新领域” 的战略节奏,逐渐 从潜水航海,拓展至3C电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 海外拓展方面, 他表示,在马来西亚建立生产基地,能更好地服务海外客户,并为“走出去”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支持国家战略。 侯汝红还强调,中国制造“出海”, 亟需从“制造输出”转向“标准输出” ,并以某车企在海外的专利纠纷为例,指出缺乏自主标准与知识产权,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他呼吁企业与协会协同努力,共同推动中国行业与国家标准走向世界,真正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调研组一行,就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发展历程、主要职能、分会的重点工作等,进行了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