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对接受抗逆转录治疗的HIV感染者死亡率的影响:一项中国西南农村地区观察性队列研究》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6-06-12
  • 近来的研究显示CD4细胞计数监测对于日常进行病毒载量监测的病毒抑制和免疫稳定的HIV感染者来说意义不大。但在实践中还未直接使用死亡率这一终点结局来评价它。从2008至2014年,在中国广西地区开展了一项HIV治疗的队列研究,研究使用Cox回归模型来分析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死亡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与接受ART治疗第一年内监测CD4细胞计数≥3次者相比,<2次者与死亡相关,但并不显著影响其死亡率。与接受治疗第一年至少监测一次病毒载量者相比,第一年不监测病毒载量与高死亡率相关。日常CD4细胞计数监测对ART治疗启动一年内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或CD4细胞计数≥350/微升者HIV感染者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相关报告
  • 《乌干达农村中高CD4+细胞计数的无症状HIV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4-12-10
    • 背景: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正迅速开展,包括对新近CD4+T细胞计数超过350个/µl患者。然而,在该人群中治疗的依从性和病毒抑制情况持续受到关注。 目的:确定高CD4+细胞计数的无症状HIV感染患者接受ART护理治疗流程后的病毒抑制有效性和安全性。 设计: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 研究地点:乌干达原始农村艾滋病诊所。 研究对象:CD4+计数≥350个/µ的接受ART治疗的无症状HIV感染者(年龄>18岁,N=197),未怀孕和未患WHO确定的3/4期疾病。 干预措施:采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行ART治疗,采用利托那韦/洛匹那韦仑作为可用替代。ART护理治疗流程包括医生作后备的护士访问、HIV病毒载量的基本实验室安全监测、临床医生电话联系和违者追踪等。 结局:在治疗后24周和48周时检测不到病毒载量,自述的ART依从性,治疗持续性和实验室/临床ART毒物。 结果:197名患者中,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569个/µl(四分位间距为451-716个/µl)。其中189名患者检测不到病毒载量。自述的依从性比例为98%,192名患者维持治疗至48周。实验室不良反应和住院治疗较罕见。 结论:研究证明了在乌干达高CD4+细胞的无症状HIV感染者中,开展ART治疗的高病毒抑制、持续性和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对目前普遍认为的CD4+细胞计数高的患者缺乏ART治疗的动机,从而很难达到持续性的病毒抑制效果提出了挑战。
  • 《HIV感染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疾病进展和死亡率是否具有性别差异——一项观察性队列的Meta分析》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5-12-31
    • 关于探讨HIV/AIDS患者在发病率与死亡率方面差异的研究报道结果很不一致。针对这种情况,来自美国波士顿等地的公共卫生学专家开展了一项Meta分析研究,旨在明确HIV/AIDS患者的疾病进展与死亡率方面的性别差异。研究检索了数据库中至2014年8月的相关观察性队列研究,评估感染者在免疫学、病毒学反应、疾病进展和死亡率方面的性别差异。共纳入115个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中HIV感染进展为艾滋病(RR=1.11,95%CI=1.02-1.21)和全病因死亡率(RR=1.23,95%CI=1.17-1.29)的风险均高于女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全病因死亡率差异只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出现。而艾滋病相关死亡率、免疫失效、病毒抑制、CD4细胞计数等方面未观察到性别差异。该研究结果证实,男性HIV相关疾病进展和生存结局状况更加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