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汽车排放标准倒退,电动车发展依然加速向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1-28
  • 美国政府的2011燃料效率标准已经对电动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为制造商提供了创新的路线图,也确保了未来的低排量交通。然而,美国环境保护所和交通部最近建议修改这些标准,冻结2020燃料效率标准,并重新考虑之前已经建立的2021-2026标准。

    这一提议对那些将电力化视为减缓气候变化重要手段的人来说,目前的市场机制做出任何标准的倒退,有人可能希望汽车业支持减低标准,但出乎意料的是,很多汽车公司都反对降低标准,而是推出可以满足更激进环保标准的新车。这一反转到底是怎么回事?

    汽车行业洗牌加速

    特斯拉和Elon Musk可能吸引了最多的关注,我们也看到了整个汽车行业发生持续性革命的强烈迹象——这也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车企反倒更支持更激进的标准。大型车企——从通用、沃尔沃到丰田都已经宣布扩大电动车和混动车生产线的计划。中国、印度和英国都已经提出在未来禁止销售内燃机引擎,其他国家也在暗示会跟进。

    与此同时,全球电动车销量不断上升,并可能在今年年底超过400万辆。事实上,电动车实现每百万销量的时间也在缩短:全球电动车的前100万辆销售时间为60个月,而第二个百万销量所花的时间仅为6个月。

    正在进行的创新风潮

    我们还看到每一代电动车型都有着更好的性能表现和更低的价格。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到2025年,随着锂电池价格的下降,电动车销量将预计接近传统汽油车。今天,电动车的运行成本已经低于传统内燃机动力车型,一旦达到大众可承受范围,市场将很自然地选择电动车技术。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信息技术和汽车技术的结合进一步加剧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变革。《福布斯》杂志曾报道,全球有超过1700家创业公司正在抢占自动驾驶技术市场。随着新公司加入下一代智能汽车的研发竞争,竞争性淘汰就不可避免地发生,相关公司的战略合并和合作正在形成。

    这个市场的“新人”,例如Uber, Lyft 和 Google,都在自动驾驶领域发力,大量的风投资金在支持他们开发技术和基础设施,希望可以给市场带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随着消费者开始从拥有车辆转向定制车辆,汽车制造商正面临新的选择:继续单一汽车生产或者通过数字交流平台与客户构建新的互动关系。

    处于爆发增长临界点的电动车

    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巴滕创业与创新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我们可能已让处于一个技术发端阶段,但我们正在快速接近电动车市场的“引爆点”。美国的新排放标准并不会阻碍我们从内燃机引擎转向电力传动汽车的大趋势——不论如何,电动车技术和市场环境都已经指明了方向。

    “挑战现状、为市场带来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能力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教授Michael Lenox说,他也是巴滕创业与创新研究院“商业创新和气候变化项目”的资深学者,“企业正在探索从根本上改变汽车工业的全新可持续发展技术,这些创新者并不会等待政府的政策标准出台,他们已经在行动。”

    电力驱动的未来不可避免

    对于汽车工业来说,美国联邦政府的排放标准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是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的唯一驱动因素。为了真正掌控未来,企业需要转向关注州政府(例如美国最大的汽车市场加州就拒绝跟随联邦政府的步伐,降低排放标准)、投资者和那些正在领导技术创新的业界同行。

    美国一些州政府正在建立激进且相互关联的地区标准。在清洁能源技术和具有回报的能源项目上的私人投资已经再次上升。财富500强公司也在建立激进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85%的企业发布了201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很多这类报告都包含了交通的电气化计划。

    今天,那些还在观望的企业将面临长期承受较高顺从定价的风险,更不用说这些企业还需要与更具创新能力和前瞻思维的企业竞争。最终,汽车行业内的创新驱动和客户对电动车的需求可能会超越联邦政府降低排放标准的影像。事实上,我们的研究表明,更低的排放标准完全不会影响电动车发展的大趋势。

相关报告
  • 《多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6
    • 普华永道旗下咨询机构思略特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三大汽车市场欧盟、美国和中国新电动汽车注册数量将超过174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份额接近27%。在降低能耗、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许多国家将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视为拉动经济持续复苏的新增长点。 销售成行业亮点 在全球汽车业遭受疫情打击表现低迷的背景下,电动汽车销售出现逆势增长,成为行业发展一大亮点。 欧洲替代燃料观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大关,较2019年增长3倍,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3%升至10%。普华永道预计,2035年,电动汽车销量在欧洲汽车市场中的占比预计将达到67.4%。 数据显示,2020年,德国作为全球第三大电动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9.4万辆。英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注册量分别逆势增长185.9%和91.2%。爱尔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新车销售逆市上扬,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6.1%。挪威电动汽车销量近7.7万辆,在新车总销量中占比达到54.3%,成为全球首个全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过半的国家。法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53万辆,同比增长201.34%。在日本,目前销售的乘用车新车中,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非传统汽油车的占比约40%,其中以混合动力车为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50%。根据中国工业汽车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400万辆,同比增加约90万辆。 各大车企纷纷加快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步伐。宝马近日宣布将改造其德国工厂以生产电动汽车和相关零部件。宝马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泽表示,宝马计划在3年内将其车辆的20%实现电动化;2020年特斯拉共生产了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较2019年增长36%;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表示,到2025年将向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投资200亿美元,通用计划在2023年前推出20款电动汽车车型。 扶持政策不断出台 由于全球环保标准趋严和消费者需求提高,多国纷纷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电动汽车技术研发,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和生态建设。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近发布报告称,根据欧盟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规定,自2021年起,欧盟境内新乘用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高于每公里95克,到2025年和2030年,则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再分别降低15%和37.5%。对此,欧洲汽车厂商相继公布转向电动汽车的投资计划,欧盟和各成员国也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2020年,德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消费者购买4万欧元以下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每辆可分别享受6000欧元和4500欧元的政府补贴,补贴额度增长了50%;车价高于4万欧元的车型,分别可获得每辆5000欧元和3750欧元奖励。此外,德国还计划2030年前在全国建设10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表示,法国政府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数十亿欧元的疫情救助金。车主若将碳排放量较高的老旧汽车置换为符合现行碳排放标准的新车或二手车,便可以得到高达数千欧元的补贴。法国政府已将这项激励计划延长至2021年7月1日,以提振汽车市场。 为满足零排放的环保目标,英国禁售燃油轿车和货车的时间将提前至2030年。英国政府将投资28亿英镑,建设充电桩和扩大电池的生产,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 日本政府去年底发布了面向2050年去碳化社会的“绿色增长战略”,大力推进从汽油车向电动汽车过渡。日本经济产业省把电池相关产业定位为战略产业,将推动单次充电可长距离行驶的下一代“全固态电池”实用化技术开发。除了确保稳定获得钴等材料外,日本经济产业省还将在完善国内电池供应链方面提供支援。 仍将延续增长态势 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发展趋势看,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仍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一方面,各国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力量不断完善产品、产业链布局,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 汽车业咨询机构ABI等多家调研公司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将加速推动电动汽车普及。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创建零排放区、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等,来改善空气质量和民众生活。 有专家表示,随着各国汽车产业形态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之间相互赋能,未来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发展趋势。 日前,百度正式宣布组建智能汽车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新组建的智能汽车公司将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自动驾驶和传统车企的制造技术。此前,腾讯、亚马逊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进军造车领域或投资电动智能汽车初创公司。 电动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基础设施不足、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安全性有待提高等。《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电池技术仍有待突破。目前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其电解液易燃,存在着引火和漏液的隐患。尽管能量密度高的固态电池可以克服这些缺陷,实现更长的续航距离,但尚未实现量产、存在成本高等问题。 充电桩数量不足及分布不均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痛点。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总干事马克·惠特玛对本报记者表示,按照现在趋势判断,严重滞后的充电基础设施势必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 《美国史上最严苛的汽车尾气排放规定要来了!将加速推广电动汽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07
    • 据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将于下周三提出美国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汽车污染遏制措施,有助于刺激电动汽车销售,但不会强制推广轻型乘用电动汽车或禁止销售传统的汽油动力车型。 新规将涉及汽车和轻型卡车的尾气排放标准,更严格管理2027至2032年生产车型的车辆二氧化碳、能形成烟雾的氮氧化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尾气排放。 环保组织和一些汽车制造商认为,上述拟议新规除了可以推动车辆减排、促使车企显著扩大电动汽车销量之外,还会令美国到 2030 年至少有50% 的新车为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这与拜登在2021 年上任伊始提出的愿景相一致。 有分析称,随着越来越多的州出台禁止新型汽油动力汽车的计划,汽车制造商可能会感受到加速电动汽车生产的压力。2022年,美国5.8%的新车销量为电动汽车,较2021年的3.2%大幅增长。 但美国的新规仍将较欧洲宽松。 上周欧盟成员国最终批准了一项计划,要求从2035年开始在欧盟销售所有新的汽车和货车均为零排放汽车。 加州等美国沿海七州更为激进,准备2035 年之后禁售新的汽油动力汽车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美国联邦政府汽车减排新规是否会像加州等沿海七州倡导得那样激进。 截至3月中旬,在加州的率领下,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州、纽约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和马里兰州都已承诺在2035年之后停止销售新的汽油动力汽车。 届时,仍在上路的传统汽油动力汽车不会受到影响,消费者仍可购买二手的汽油动力汽车,但上述州的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将只被允许出售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型等零排放新车。 加州等仍需拜登政府批准其逐步淘汰纯汽油车型的计划,目前尚未提交正式申请。美国联邦政府还没有支持上述“2035年后禁止销售新的纯汽油轻型汽车”等呼吁,有分析担心美国内部会“执行两套标准”,带来不确定性和混乱。 汽车行业组织支持向电动汽车转变,“需对美国工业基础进行百年大变革” 代表福特、大众和丰田等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的行业组织汽车创新联盟表示,业界支持美国逐步向电动汽车转变,“问题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能多快做到”。但汽车制造商担心,政府将要求他们花费大量资金来提高未来十年内被逐步淘汰的内燃机汽车效率。 汽车制造商们曾在2月14日的一次会议上警告白宫官员,推动电动汽车和加强尾气减排的进程取决于他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包括对充电基础设施和关键电池矿产的投资。这种转变将需要“对美国工业基础进行100年的大规模变革”,新规应基于“对市场准备情况的清晰评估”。 媒体称,拜登政府计划利用去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数千亿美元清洁能源激励措施,遏制交通和电力领域造成的全球变暖污染。 正在起草新要求的美国环保局EPA也准备在下周三提出重型卡车温室气体排放新规,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规定最早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提出。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计划在未来几周内提出新的燃油经济性标准。 有分析称,EPA的提议将加强对形成烟雾的车辆污染的限制,可能会迫使汽车制造商采用已经在欧洲、中国和其他市场销售汽车上使用的尾气控制装置。更严格的新规对于发出市场信号以加速电动汽车采用,并确保未来必要的减排量“非常重要”。 拜登政府希望到2030 年至少有一半新车零排放,到2050 年美国实现碳中和 交通运输是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占总排放量的29%,重型车辆是第二大排放源占23%。限制汽车尾气污染是帮助美国实现《巴黎协定》承诺的关键,即到2020年代末(本十年末)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至少削减50%。美国还计划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2021年12月,美国环保局最终确定了到2026年车型的轻型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和燃油效率新规,加速美国向电动汽车转变。下周即将公布的到2032年车型减排新规会更为收紧。而此前在2020年3月,时任特朗普政府曾大幅下调奥巴马政府的减排要求。 在车企中,特斯拉去年呼吁加州强制要求到2030年便停止出售汽油车。传统巨头通用汽车计划到2035年停止销售汽油动力汽车,完成向电动汽车销售的全面过渡。一些较小的汽车制造商则宣布了更加雄心勃勃的时间表。 今年4月1日,美国环保局批准了加州的计划,要求该州到2035年一半的重型卡车为电动汽车。加州州长曾在2020年签署行政命令,计划在2045年之前强制所有中型和重型车辆的运营在可行情况下实现零排放,从柴油动力卡车转向。 但目前,美国环保局这一联邦政府机关尚未批准加州关于为2024年及之后的中型和重型发动机与车辆制定氮氧化物(NOx)和颗粒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法规的请求。去年12月,美国环保局最终确定了新的排放标准,以大幅减少重型卡车产生的烟雾和煤烟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