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传致命病毒实验疫苗对食蟹猴有效》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12-02
  •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新的合作研究中,欧洲研制的一种预防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感染的实验性疫苗保护了食蟹猴。这些动物通过肌肉注射,紧接着是电穿孔的方式接受了基于DNA的候选疫苗——这是一种帮助细胞吸收DNA的人类疫苗开发过程。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大约在该研究小组开发出猕猴CCHFV模型的三年后完成。目前还没有针对CCHFV的特殊治疗方法或疫苗。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于1944年首次被描述,主要是通过在中东、亚洲、非洲和欧洲部分地区发现的玻璃瘤蜱的叮咬传播的。该病毒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体液或组织传播给人类或某些牲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CCHFV每年感染多达1.5万人。每8名感染者中约有1人会发展成严重疾病,每年导致约500人死亡。CCHFV也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生物恐怖主义分子。

    来自蒙大拿州汉密尔顿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学家们在6只食蟹猴身上测试了这种候选疫苗,每只食蟹猴每隔三周接种三次疫苗,然后电穿孔。接种疫苗后无动物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通过定期的血液检测,研究人员证实,候选疫苗产生了针对该病毒的保护性抗体。然后,他们用CCHFV感染了接种疫苗的动物,并对它们进行了6天的临床观察,之后他们在它们的器官中寻找病毒。6只感染了CCHFV但未接种实验性疫苗的对照组动物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显示出疾病迹象。接种疫苗的动物却没有。他们的血液测试基本保持不变,没有迹象表明病毒感染进展,也没有病毒脱落。病毒几乎在他们的肝脏、肾脏、肺部和肾上腺中检测不到,而这些都是CCHFV的目标。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合作者与来自瑞典公共卫生机构、瑞典国家兽医研究所、德国贾斯特斯·李比希大学和蒙大拿州NIAID的落基山实验室的同事一起开发了这种候选疫苗。候选疫苗使用来自CCHFV的两种蛋白质来产生保护作用。

    这组科学家下一步计划研究这种候选疫苗在少于三剂的情况下是否有效,以及它是否提供长期保护。他们还计划继续评估电穿孔的使用,以使疫苗接种更有效。

相关报告
  • 《Zika疫苗有望治疗致命的脑癌》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12-12
    •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成功地部署了一种寨卡病毒疫苗,用于靶向并杀死已经移植到小鼠体内的人胶质母细胞瘤脑癌干细胞。在本周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开放获取期刊mBio®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小组表明,一种活的,减毒的寨卡病毒可以成为这种致命脑癌新治疗方案的基础。 胶质母细胞瘤每年在美国造成约15,000名成人死亡,目前无法治愈,因为即使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标准治疗,患者的癌症复发率也很高。科学家怀疑这种复发是由于癌症干细胞,称为成胶质细胞瘤干细胞(GSCs),即使在治疗结合后也能隐藏在附近的脑组织中。 “在寨卡流行期间,我们了解到该病毒优先感染胎儿的神经祖细胞,导致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出现破坏性小头畸形,”加尔维斯顿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院的病毒学家Pei-Yong Shi说。 。他与北京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的肿瘤生物学家江红曼和北京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病毒学家程成峰共同领导了这项研究。 “我们认为也许寨卡病毒也可能特异性地感染GSC,”因为这些细胞具有与神经干细胞相似的特性,Man说。在之前的工作中,施和他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合作者表明,寨卡病毒确实攻击并杀死了在实验室培养皿和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生长的GSCs。此外,寨卡病毒在攻击分化的健康脑细胞方面效率低得多。(图片:寨卡病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NIAID)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专门针对那些作为复发源的GSC,那么这可能提供一种预防复发甚至治愈的选择,”秦说。 该团队的第一个目标是确定是否有一种安全的方法在患者中使用寨卡病毒来攻击癌细胞。Shi的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有前途的减毒活Zika疫苗候选物,称为ZIKV-LAV,已被证明是安全的,无毒性的,并且有效地防止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感染。ZIKV-LAV从病毒基因组中有一个小的缺失,阻止它有效地复制自身。 当研究小组将这种ZIKV-LAV注射到小鼠的大脑中时,他们发现小鼠没有健康影响,没有减轻体重,也没有食欲不振,抑郁,嗜睡或自伤等行为异常。小鼠在焦虑和运动功能的测试中也正常运作。 接下来,该团队想要展示ZIKA-LAV是否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感染和杀死人类患者衍生的GSC。因此,他们将来自两个不同的人类患者供体的GSC与ZIKA-LAV混合,并将混合物注射到小鼠的大脑中。注射GSC的小鼠仅迅速发展成肿瘤。注射ZIKV-LAV的小鼠也观察到肿瘤发展的显着延迟。将病毒与GSC共同植入也将处理小鼠的中位存活时间延长至约50天,而单独接受GSC的未治疗小鼠约为30天。 秦说,也许在未来,患者可以在手术的同时给予寨卡疫苗“让病毒沿着GSC捕获并消灭它们”。 最后,研究小组调查了改良的寨卡病毒用于杀死GSC的细胞机制。他们服用用ZIKV-LAV处理的GSC和那些未处理的GSC,并对在这两个细胞群中表达的所有RNA信息进行测序。比较这些概况,该团队发现,在处理过的细胞中,病毒在细胞中引发了强烈的抗病毒反应,从而诱导炎症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接下来,该团队将与临床医生合作,开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ZIKV-LAV安全性测试。他们还可能进一步修改寨卡病毒,使其成为更有效的癌细胞杀灭机器。例如,Man解释说,研究人员可以在病毒基因组中添加免疫调节剂作为“货物”。然后,一旦这样的病毒感染癌细胞并将其杀死,免疫调节剂就会被释放以提醒并激活患者对剩余癌细胞的全身免疫系统。 “作为病毒学家,我发现我们应该利用病毒的'坏'方面,”施说。“他们应该在癌症治疗中发挥作用。”
  • 《首次针对致命尼帕病毒的人体疫苗试验启动》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1-12
    • 首批临床试验参与者在过去的一周内在牛津大学接种了ChAdOx1 NipahB疫苗。 英国的试验是针对尼帕病毒开发疫苗的第一步 - 尼帕病毒是一种在东南亚地区主要发现的毁灭性疾病,可导致多达75%的病例致命。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是全球卫生界纪念第一次尼帕病毒爆发25周年之际进行的。目前仍然没有批准用于治疗该疾病的疫苗或药物。 牛津大学启动了一项新的临床试验,以测试一种针对致命尼帕病毒的疫苗,这是ChAdOx1 NipahB疫苗的首次人体试验,由牛津大学流行病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51名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的人将参与该试验,该试验将由牛津疫苗小组负责,并由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CEPI)资助。 尼帕病毒曾在东南亚国家爆发,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和印度,最近一次在印度喀拉拉邦于2023年9月爆发。尼帕病毒由果蝠携带,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动物(如猪)或通过密切接触的人传播。 该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需要紧急研究的优先疾病,它属于麻疹等更为知名的病原体的副粘病毒家族。尽管尼帕病毒首次爆发是在25年前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但目前仍没有批准的疫苗或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