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设计出通过蓝光控制实现按需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赵若春
  • 发布时间:2019-11-25
  • 11月5日,美国塔夫茨大学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设计出一种能够被蓝光激活按需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研究人员在β细胞中引入能够产生光活化腺苷酸环化酶(PAC)的基因。在高血糖水平条件下,PAC酶可被蓝光激活,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使β细胞产生更多的胰岛素。该项研究可实现体内胰岛素的精细化管理,或将简化糖尿病治疗方法,控制和延缓病情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CS合成生物学》期刊。

  • 原文来源:;https://sciencebulletin.org/researchers-engineer-insulin-producing-cells-activated-by-light-for-diabetes
相关报告
  • 《胰岛素产生会抑制胰岛β细胞生长?》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01-15
    • 胰岛素是在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的存活和增殖的主要调节因子,但其对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的影响还不清楚。有迹象表明,胰岛素在β细胞可能发挥促有丝分裂作用,因为它在其它细胞类型中有证据表明可能是此作用。例如,胰岛素受体基因在β细胞的失活导致了胰岛β细胞增殖减慢,IGF 1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同时失活会加剧此状况。此外,已知的下游胰岛素信号介质,如IRS2,AKT和PDK1基因扰动,这些都影响着胰岛β细胞的生长表型。矛盾的是,两个非等位基因小鼠胰岛素基因纯合的种系小鼠胰岛细胞增殖增加而不是减少。然而,由于这些影响可能在理论上是间接的,包括例如增加胰岛血管,它是目前无法得出关于胰岛素对β细胞的直接影响任何明确的结论。
  • 《JCI:新分子或可解决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难题》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7-16
    • Neuronatin是一个印记基因可能参与人类肥胖,以激素和营养敏感性方式广泛表达在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组织中。但是该基因的分子和细胞学功能以及在生理过程中的准确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揭示。最近来自英国的科学家们发现Neuronatin能够调节β细胞的胰岛素含量和分泌,并对其中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CI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营养过剩的情况下,Nnat全身敲除小鼠和在β细胞中特异性敲除Nnat的小鼠都表现出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的损伤,导致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受损。相比之下,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Nnat全身敲除有任何进食和体重方面的改变。 在分子水平上 ,研究人员发现neuronatin能够通过结合信号肽酶复合体增强胰岛素信号肽的切割,促进激素前体(nascent preprohormone)的转定位。neuronatin在β细胞中的缺失会降低胰岛素含量,阻碍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反过来说,Nnat的表达也受到葡萄糖的调节。这种机制代表了营养调节β细胞功能和全身血糖平衡的新方式。 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Neuronatin通过调节信号肽加工过程在调节代谢方面的新作用,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