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总体安装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28
  • 随着主机线圈系统交付,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总体安装在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启动。作为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离子体电流可达3兆安培、等离子体温度将超过2亿摄氏度,未来将用于开展聚变堆相关关键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并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提供支撑。

    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是我国大型常规磁体托卡马克聚变研究装置,该装置意在通过开展可控热核聚变研究,给人类带来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因此也称“人造太阳”装置。此次新交付的主机线圈系统,是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主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总体重量约90吨,高冲击载荷条件下运行寿命要求不低于10万次。

    随着主机线圈系统的交付,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正式进入总体安装阶段。该装置建成后,将为实现我国聚变前沿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提供重要支撑。按照计划,该装置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相关报告
  • 《芬兰Polar Night Energy启动新一代沙电池技术试点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07
    • 芬兰清洁能源初创企业Polar Night Energy宣布将在瓦尔凯科斯基市建设新一代沙电池技术试点项目。该项目将与当地能源公司Valkeakosken Energia合作,预计今年秋季动工,2027年初投入运营。 新型沙电池系统将突破现有技术限制,实现更高运行温度,并具备"电-热-电"双向转换能力。Polar Night Energy首席技术官Markku Yl?nen表示:"Valkeakosken Energia已选定合适场地,项目产生的热能将接入区域供热网络。"该试点设施包含热能储存装置和技术大楼,几乎占据整个地块。 2022年,该公司在坎坎佩市建成全球首个商用沙基储热系统,供热功率100千瓦。2024年11月,其1兆瓦沙电池技术试点项目在波尔奈宁市开始测试。公司表示:"新技术将优化电力供需匹配,提升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 《Discovery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铺平了道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7-29
    • 由KU Leuven首次领导的一项研究首次解释了一种有前景的钙钛矿 - 人造晶体可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 如何得以稳定。结果,晶体变黑,使它们能够吸收太阳光。这对于能够在易于制造且高效的新太阳能电池板中使用它们是必要的。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钙钛矿是具有许多应用的半导体材料。他们在收获太阳能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希望目前,大多数太阳能电池由硅晶体制成,硅晶体是一种相对简单有效的材料,可用于此目的。然而,基于钙钛矿的器件提供比硅更高的转换效率。唯一的问题是:一些最有希望的钙钛矿,即三碘化铅(CsPbI3),在室温下非常不稳定。在这些条件下,它们具有黄色,因为晶体中的原子不形成钙钛矿结构。为了使晶体有效地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它们应该处于黑色的钙钛矿状态 - 并保持这种状态。 “硅形成一种非常坚固的刚性晶体。如果按压它,它就不会改变它的形状。另一方面,钙钛矿更柔软,更具延展性,”KU鲁汶膜中心的Julian Steele博士解释说。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分离,吸附,催化和光谱学(cMACS)。 “我们可以在各种实验室条件下稳定它们,但在室温下,黑色钙钛矿原子确实需要重新洗牌,改变结构,最终将晶体变成黄色。” 斯蒂尔与国际科学家团队一起发现,通过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薄膜粘合到一块玻璃上,细胞可以获得并保持其所需的黑色状态。将薄膜加热至330摄氏度的温度,使钙钛矿膨胀并粘附在玻璃上。加热后,将薄膜快速冷却至室温。这个过程固定晶体中的原子,限制它们的运动,使它们保持所需的黑色形状。 “有三个支柱决定了太阳能电池的质量:价格,稳定性和性能。钙钛矿在性能和价格方面得分很高,但它们的稳定性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斯蒂尔说。几年来,科学家们已经观察到钙钛矿可以在加热后保持黑度,但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选择了CsPbI3,因为它的性能非常高,”Steel解释道。 “此外,它是最不稳定的钙钛矿类型之一,这意味着它对我们描述的方法很敏感,应该转化为其他不稳定的钙钛矿。” 该研究中使用的大部分数据都是在欧洲同步辐射装置收集的。为了理解分子尺度上的实验观察,根特大学分子模拟中心(CMM)的同事通过理论模拟钙钛矿的黑色和黄色相来支持这一发现。计算结果对于合理化将黑相固定在玻璃基板上作为薄膜时的稳定性是必要的。 尽管存在假设,但如何完全结合仍然是个谜。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具有原子分辨率的显微镜并直接看一下。然而,这对于钙钛矿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很难用这种高分辨率成像仪器观察,因为它们非常柔软并且容易在下面分离。普通探头能量相对较高。“ ——文章发布于2019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