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Polar Night Energy启动新一代沙电池技术试点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07
  • 芬兰清洁能源初创企业Polar Night Energy宣布将在瓦尔凯科斯基市建设新一代沙电池技术试点项目。该项目将与当地能源公司Valkeakosken Energia合作,预计今年秋季动工,2027年初投入运营。

    新型沙电池系统将突破现有技术限制,实现更高运行温度,并具备"电-热-电"双向转换能力。Polar Night Energy首席技术官Markku Yl?nen表示:"Valkeakosken Energia已选定合适场地,项目产生的热能将接入区域供热网络。"该试点设施包含热能储存装置和技术大楼,几乎占据整个地块。

    2022年,该公司在坎坎佩市建成全球首个商用沙基储热系统,供热功率100千瓦。2024年11月,其1兆瓦沙电池技术试点项目在波尔奈宁市开始测试。公司表示:"新技术将优化电力供需匹配,提升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 原文来源:https://www.wedoany.com/zh-cn/shortnews/WO2BQNOP.html
相关报告
  • 《帝国理工获150万欧元资助 开发新一代液流电池技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9-30
    • 随着电动车和新能源储能需求上升,业界期待更好的电池技术,其中液流电池在大规模储能系统方面具有很好前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26日表示,该校学者已获得欧盟资金资助,开发新一代液流电池技术。 帝国理工学院宋启磊博士获得了欧洲研究理事会科研启动基金总值150万欧元(约合16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他的团队将与爱丁堡大学、剑桥大学以及欧洲和中国的机构合作开发这种电池技术。 宋启磊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是把电解液和电极材料封装起来,有机电解液热稳定性受到限制,容易发生爆燃,安全性受限;相比之下,液流电池将可以充放电的电解液材料和电堆单元解耦,这样正负极电解液可以单独储存在容器中,然后通过泵输送到电池内部实现充放电,安全性高,能量可长久储存,非常适合大规模的储能系统应用。” 当前,比较常见的液流电池是全钒液流电池,这种电池采用的是商业化的离子交换膜和钒材料,但活性材料和隔膜的成本都很高,限制了液流电池的大规模使用。宋启磊在帝国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向记者展示了液流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隔膜。这种材料的性能显着制约着液流电池性能和生产成本等因素。 他说:“我们希望开发新型纳米多孔隔膜材料和低成本的电解质材料,通过分子设计从根本上提高膜的离子传导能力和选择性,结合纳米加工技术制备纳米膜,集成新型的电解质材料,有望开发下一代新型、廉价、环保、高能量密度的液流电池技术。” 据团队介绍,新型膜材料技术不但可用于电池,未来在污水处理、气体净化等能源与环保领域也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氢能和人工智能推动芬兰下一代公共交通》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11
    • 6月9日消息,氢动力公交车以及人工智能情绪感应技术构成了芬兰新公共交通计划的两大支柱。 这批公交车由葡萄牙CaetanoBus公司制造,预计将于六月初抵达芬兰。芬兰中部交通基金会(CEFMOF)已购入这些车辆,并将其出租给Koiviston Auto Jyv?skyl?公司,后者将承担运营和维护车队的责任。相关服务将与Jyv?skyl?地区的公共交通公司合作,逐步推出。 该试点项目旨在评估氢动力公交车在实际运营环境中的性能,特别是在芬兰多变且充满挑战的气候条件下。若项目顺利进行,预计首批车辆将于本夏末开始投入使用,并有望在秋季全面启动。 该计划与芬兰首个大型绿色加氢站的建设紧密相连。该加氢站目前正在韦斯屈莱建设中,是芬兰计划建设的四个加氢站之一。一旦启用,该加氢站将为公交车、卡车、出租车以及乘用车等多种车辆提供加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