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缩减减产规模 国际油价窄幅波动 》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07-21
  • 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近期宣布将缩减减产规模,但市场对需求方面的担忧仍未解除,国际油价仅小幅波动。截至17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40.59美元,周涨0.10%。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43.14美元,周跌0.23%。 15日,欧佩克宣布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自8月起将减产规模降至每日770万桶。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示,由于多个国家需要补偿此前的减产缺口,欧佩克+今年8月和9月的实际原油减产量将约为810万至830万桶,高于第二阶段协议名义上规定的770万桶。 分析人士认为,减产规模下调符合市场预期,在全球原油需求有所回升的情况下,适度增加产量有利于维持供需动态平衡,因此,消息公布后油价并未剧烈波动。不过,专家和分析机构普遍认为,鉴于全球疫情蔓延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任何恢复封锁措施或全球增长进一步崩溃的迹象都可能引发需求方面的担忧。原油价格近期不会出现显著变化,有望继续窄幅波动,维持在每桶 40至50美元水平。 1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1810美元,当周涨幅为0.45%;9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价格收于每盎司19.764美元,当周涨幅为3.73%;10月交割的白金期货价格收于每盎司849.6美元,当周涨幅为0.44%。

相关报告
  • 《“欧佩克+”减产救市压力陡增》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11-06
    • 随着“欧佩克+”新一轮减产进入关键阶段,市场对于产油国“减产救市”的前景予以了极大关注。根据此前达成的协议,7—12月“欧佩克+”联盟的第二阶段减产规模为770万桶/日,但在欧美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前提下,国际油价反弹前景并不乐观,目前两大基准原油价格依然徘徊在40美元/桶。在国际能源署(IEA)发出了“市场容纳石油能力仍有限”的最新预警之后,业内普遍呼吁“欧佩克+”重新评估明年1月开始的第三阶段的减产规模。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和沙特虽然一致认可减产合作的重要性,但减产联盟内部的分歧却让两国维持和推进联盟进一步合作变得愈发艰难。   俄沙重申减产重要性    近日,俄罗斯和沙特先后进行了两场电话会议,讨论“欧佩克+”的合作前景。其中,在第一场电话会议上,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减产问题上基本达成了一致,同意继续合作并严格遵守减产协议以实现既定目标,并强调要维持石油市场平衡。而在第二场电话会议中,二人围绕减产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讨论”,并重申了在这一领域密切协调合作以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的意愿。俄罗斯和沙特随后发布共同声明称,新冠肺炎疫情给石油市场带来严重影响,需求持续低迷以及市场反弹乏力敦促产油国加强合作。面对“2021年国际油市可能继续疲软”的普遍预期,这两场会议被业内解读为俄罗斯、沙特两国共同维持和推进“欧佩克+”联盟合作减产的又一次努力。值得关注的是,“欧佩克+”下一轮部长级会议将于11月30日—12月1日召开,俄罗斯和沙特赶在会议召开前“通气”,无疑体现出两国对合作减产的重视。彭博社指出,沙特和俄罗斯自3月爆发“价格战”并最终于4月达成新一轮减产协议以来,从未在如此短时间内“如此频繁”地沟通,这凸现出平衡石油市场供需的紧迫性。据悉,“欧佩克+”此轮减产首阶段为今年5月1日至6月30日,减产规模为970万桶/日;第二阶段为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减产规模为770万桶/日;第三阶段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30日,计划每天减产580万桶。 市场容纳能力仍十分有限    按计划,“欧佩克+”现阶段770万桶/日的减产量将于今年底结束,明年1月开始执行下一阶段580万桶/日的减产量,届时,国际原油市场将多出近200万桶/日“新增”供应量,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石油市场未来的走势令业界颇为堪忧。IEA指出,市场在未来几个月容纳额外石油供应的能力有限,油市平衡“仍然脆弱”,“欧佩克+”明年减产幅度缩减的计划将使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目前,欧美国家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这给未来几个月的石油需求前景带来极大压力。事实上,“欧佩克+”部分国家已经开始酝酿增产事宜。《金融时报》日前报道称,随着沙特等国的“自愿额外减产”结束,加上部分成员国未能严格遵守减产协议,7月,欧佩克石油产量增加了约100万桶/日,至2332万桶/日,创4月达成减产协议以来的最大增幅。有分析师指出,伊拉克、阿联酋、尼日利亚三国近几个月的石油产量均超过了各自配额,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也高于减产协议的要求。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和阿联酋能源部长马祖鲁伊10月中旬时透露,“欧佩克+”暂时仍会按计划推进减产,但下一阶段或将放宽产量限制。对此,大型石油贸易商呼吁“欧佩克+”切勿盲目增产。维多和托克认为,石油需求可能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市场应该在此期间继续压低库存,以防止油价再度崩盘。贡渥则表示,如果“欧佩克+”明年开始按计划增产,全球石油库存下降将停滞。    会否推迟增产仍存分歧    10月19日,“欧佩克+”召开了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虽然并未就明年增产一事进行表决,但声称在“减产保价”方面承受了巨大压力。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表示,全球石油需求目前仍然低迷,“欧佩克+”应该采取行动以防局势进一步恶化。路透社援引一位不具名的欧佩克代表的话称,部分“欧佩克+”代表在讨论推迟增产的可能性,有代表提出,至少要到2021年第一季度结束再开始增产。根据彭博社日前披露的一份来自“欧佩克+”的内部报告,该减产联盟认为,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仍然存在下滑的可能,供给再度过剩的预期正在走强。据悉,不受减产协议约束的利比亚近期石油产量持续增加。IEA数据显示,利比亚最近几周石油产量增加了4倍,至50万桶/日,年底前该国日产量还可能再增加20万桶,这可能成为“欧佩克+”延后增产的一大促因。不过,对内部分歧严重的“欧佩克+”而言,能否就延迟增产达成一致仍然有待考察,因为大部分产油国都需要依靠出产更多石油来增加收入,已经几乎无法“自我约束”产量了。油价网撰文称,油市持续疲软加剧了“欧佩克+”减产联盟内部的紧张局势,一些产油国已经厌倦了通过限制自身的产量来平衡其他产油国的过剩供应,就连沙特都明确表示会成为最后一个产油国,这似乎预示着该国对于恢复产量势在必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 《国际油价受欧佩克减产等因素影响持续攀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18
    • 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在供给减少及市场信心提振的双重作用下达到2019年以来最高点,逼近70美元/桶。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制裁以及委内瑞拉石油供应中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减产的影响;另一方面,市场对全球石油需求的担忧有所缓解,两者共同作用推高石油价格。 由于美国正在考虑对伊朗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伊朗目前的石油出口量大幅降低,已减逾半。受国内政局影响,委内瑞拉石油生产陷入停滞。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割的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价格上涨50美分至每桶62.09美元,为2018年11月8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总部位于伦敦的ICE期货交易所6月份交割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37美分至每桶69.38美元。同月全球基准原油对WTI的溢价收窄至每桶7.17美元。 分析认为,伊朗和委内瑞拉石油供应缩减将使欧佩克于今年1月份生效的减产计划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3月份,欧佩克的石油供应量达到了4年来的最低点,作为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减产量超出了协议规定的数量。近日,有关美国原油供应的报告显示,全球原油库存正在下降,在3月份最后一周下降了约120万桶。除了供求关系作用外,中美两大经济体经济数据向好也提振了石油市场信心。3月份,美国工厂活动出现反弹;中国制造业恢复增长,采购经理指数出现2012年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幅,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石油需求降低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