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减产救市压力陡增》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11-06
  • 随着“欧佩克+”新一轮减产进入关键阶段,市场对于产油国“减产救市”的前景予以了极大关注。根据此前达成的协议,7—12月“欧佩克+”联盟的第二阶段减产规模为770万桶/日,但在欧美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前提下,国际油价反弹前景并不乐观,目前两大基准原油价格依然徘徊在40美元/桶。在国际能源署(IEA)发出了“市场容纳石油能力仍有限”的最新预警之后,业内普遍呼吁“欧佩克+”重新评估明年1月开始的第三阶段的减产规模。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和沙特虽然一致认可减产合作的重要性,但减产联盟内部的分歧却让两国维持和推进联盟进一步合作变得愈发艰难。  

    俄沙重申减产重要性   

    近日,俄罗斯和沙特先后进行了两场电话会议,讨论“欧佩克+”的合作前景。其中,在第一场电话会议上,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减产问题上基本达成了一致,同意继续合作并严格遵守减产协议以实现既定目标,并强调要维持石油市场平衡。而在第二场电话会议中,二人围绕减产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讨论”,并重申了在这一领域密切协调合作以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的意愿。俄罗斯和沙特随后发布共同声明称,新冠肺炎疫情给石油市场带来严重影响,需求持续低迷以及市场反弹乏力敦促产油国加强合作。面对“2021年国际油市可能继续疲软”的普遍预期,这两场会议被业内解读为俄罗斯、沙特两国共同维持和推进“欧佩克+”联盟合作减产的又一次努力。值得关注的是,“欧佩克+”下一轮部长级会议将于11月30日—12月1日召开,俄罗斯和沙特赶在会议召开前“通气”,无疑体现出两国对合作减产的重视。彭博社指出,沙特和俄罗斯自3月爆发“价格战”并最终于4月达成新一轮减产协议以来,从未在如此短时间内“如此频繁”地沟通,这凸现出平衡石油市场供需的紧迫性。据悉,“欧佩克+”此轮减产首阶段为今年5月1日至6月30日,减产规模为970万桶/日;第二阶段为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减产规模为770万桶/日;第三阶段为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30日,计划每天减产580万桶。

    市场容纳能力仍十分有限   

    按计划,“欧佩克+”现阶段770万桶/日的减产量将于今年底结束,明年1月开始执行下一阶段580万桶/日的减产量,届时,国际原油市场将多出近200万桶/日“新增”供应量,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石油市场未来的走势令业界颇为堪忧。IEA指出,市场在未来几个月容纳额外石油供应的能力有限,油市平衡“仍然脆弱”,“欧佩克+”明年减产幅度缩减的计划将使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目前,欧美国家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这给未来几个月的石油需求前景带来极大压力。事实上,“欧佩克+”部分国家已经开始酝酿增产事宜。《金融时报》日前报道称,随着沙特等国的“自愿额外减产”结束,加上部分成员国未能严格遵守减产协议,7月,欧佩克石油产量增加了约100万桶/日,至2332万桶/日,创4月达成减产协议以来的最大增幅。有分析师指出,伊拉克、阿联酋、尼日利亚三国近几个月的石油产量均超过了各自配额,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也高于减产协议的要求。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和阿联酋能源部长马祖鲁伊10月中旬时透露,“欧佩克+”暂时仍会按计划推进减产,但下一阶段或将放宽产量限制。对此,大型石油贸易商呼吁“欧佩克+”切勿盲目增产。维多和托克认为,石油需求可能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市场应该在此期间继续压低库存,以防止油价再度崩盘。贡渥则表示,如果“欧佩克+”明年开始按计划增产,全球石油库存下降将停滞。   

    会否推迟增产仍存分歧   

    10月19日,“欧佩克+”召开了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虽然并未就明年增产一事进行表决,但声称在“减产保价”方面承受了巨大压力。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表示,全球石油需求目前仍然低迷,“欧佩克+”应该采取行动以防局势进一步恶化。路透社援引一位不具名的欧佩克代表的话称,部分“欧佩克+”代表在讨论推迟增产的可能性,有代表提出,至少要到2021年第一季度结束再开始增产。根据彭博社日前披露的一份来自“欧佩克+”的内部报告,该减产联盟认为,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仍然存在下滑的可能,供给再度过剩的预期正在走强。据悉,不受减产协议约束的利比亚近期石油产量持续增加。IEA数据显示,利比亚最近几周石油产量增加了4倍,至50万桶/日,年底前该国日产量还可能再增加20万桶,这可能成为“欧佩克+”延后增产的一大促因。不过,对内部分歧严重的“欧佩克+”而言,能否就延迟增产达成一致仍然有待考察,因为大部分产油国都需要依靠出产更多石油来增加收入,已经几乎无法“自我约束”产量了。油价网撰文称,油市持续疲软加剧了“欧佩克+”减产联盟内部的紧张局势,一些产油国已经厌倦了通过限制自身的产量来平衡其他产油国的过剩供应,就连沙特都明确表示会成为最后一个产油国,这似乎预示着该国对于恢复产量势在必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相关报告
  • 《欧佩克下调石油需求预期 为其减产提供理由》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3
    • 欧佩克大幅下调本季度所需原油产量的预期,为上周宣布的减产提供了理由。欧佩克月报称,8月经合组织石油库存增长780万桶,至27.1亿桶。此外,欧佩克月报还显示,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264万桶/日,此前为310万桶/日;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234万桶/日,此前为270万桶/日。 欧佩克在报告中称:“通胀水平持续高企、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许多地区主权债务水平高企,以及供应问题持续之际,全球经济已进入一个不确定性加深、挑战增大的时期。石油市场可能会错过典型的季节性消费上涨。” 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王子上周将欧佩克减产归咎于“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因为多家机构已经下调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警告称,当前动荡最糟糕的时刻“尚未到来”,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7%,比7月的预测低0.2个百分点。此外,第三季度油价暴跌23%,为两年多来最严重的一次暴跌,令欧佩克成员国的收入面临风险。 尽管如此,欧佩克的需求调整与该组织宣布的减产规模相比相形见绌。即使只是部分实施,欧佩克的原油日产量也将大大低于该组织认为其在第四季需要供应的2,943万桶的平均水平。 报告称,欧佩克13个成员国9月份的产量增加14.6万桶/日,至2977万桶/日,但这是拜登今年夏天访问沙特后宣布的象征性增产举措。尽管如此,由于面临投资不足和运营中断等问题,大多数成员国的产量仍远未达到目标。 如果欧佩克秘书处的报告具有指导意义的话,该组织可能倾向于在明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控制石油供应。值得一提的是,该组织下调了2023年的消费预期,并预计在明年第四季度之前,对其原油的需求不会超过当前水平。 据了解,此前,沙特阿拉伯及其盟友于10月5日同意大幅削减200万桶/日的石油供应,而调降需求前景给欧佩克+上周决定的减产行动提供了额外的支持,该行动为202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减产行动,目的是为了支撑油市,但此举却遭到美国的批判。 据了解,拜登总统抨击了沙特的决定,称这增加了俄罗斯的石油收入。他说,美国需要重新评估与沙特的关系,但没有具体说明具体措施。
  • 《欧佩克增产减产产生分歧》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2-06
    • 油价从一年低点升至每桶50美元,尽管沙特阿拉伯在进一步减产以应对由病毒引起的需求下降的努力中遇到了俄罗斯的阻力。纽约期货价格上涨,因为一个技术指标显示原油超卖,自1月初以来,由于供应充足和需求下滑,原油价格下跌了20%以上。沙特阿拉伯为应对由冠状病毒爆发导致的消费下降而采取的进一步减产措施,受到了俄罗斯的谨慎对待,因为俄罗斯的预算对价格下跌更有弹性。英国石油公司(BP Plc)预计,这场危机将使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一消失,不过欧佩克的内部分析显示,未来6个月的时间里,石油日产量将小幅下降约40万桶。在美国,一份行业报告显示原油库存增加,加剧了人们对消费疲软的担忧。Vanda Insights驻新加坡的创始人凡达纳•哈里(Vandana Hari)表示:“尽管今日油价在经历一轮抛售后有所上涨,但由于市场对需求的担忧,原油价格可能会继续下跌,直到冠型病毒(coronavirus)减弱,或者欧佩克(OPEC+)实施减产。”等待病毒消退可能会让欧佩克及其盟友付出高昂代价。截至伦敦时间上午7点53分,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份交货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上涨17美分,至每桶49.78美元,涨幅0.3%。周二,该合约下跌50美分,至49.61美元,为2019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伦敦ICE欧洲期货交易所4月份交割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0.4%,至每桶54.20美元。同期,全球基准原油价格较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溢价4.23美元。据欧佩克的一些代表说,沙特阿拉伯正在争取将日产量削减至少50万桶,甚至是这个数字的两倍。该组织的技术专家将于周三再次开会,分析危机对石油需求的影响,这可能有助于确定北约是否会在本月晚些时候召开紧急部长级会议。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报告称,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了约42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