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覆盖作物增加土壤孔隙大小和有机质多样性》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5-07-29
  • 当我们步行在森林小路上,我们脚下土壤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土壤由错综复杂的网络组成,包括土壤颗粒、孔隙、矿物质、土壤微生物以及其他物质。

    土壤是有生命、动态的物质,其中的微生物能够为植物提供它们生长所需食物。微生物可能是细菌或真菌,但是两者都需要“空间”(孔隙)作为它们的良好生存环境。

    土壤团聚体对土壤性能影响很大,需要许多过程形成团聚体,包括干湿交替、冻融循环、蚯蚓活动、真菌作用,以及与植物根系的交互作用。无论哪种形式形成团聚体,微孔受到影响,里面的微生物也受到影响。

    密歇根州立大学土壤科学家、教授Sasha Kravchenko致力于研究不同农业系统中土壤和它们的孔隙度。最近研究表明,长时期利用和管理土壤,不仅影响土壤团聚体大小和数量,而且影响孔隙中内部组成。

    孔隙影响细菌移动和利用土壤资源的能力,相反,微生物具有良好环境,有助于植物吸收必需养分。

    Kravchenko比较了两种农业系统,一种土壤种植作物如夏玉米,然后在作物收获后到第二年春天播种前土壤裸漏。另一种土壤一年四季种植作物。这两种系统始于1989年,至今有足够时间形成差异,并可以用现代有效工具进行测量。

    另外,同一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并不相同,就象不同城市间差异。个别团聚体中,不同细菌需要的环境有差异。大多数细菌喜欢多孔、更小直径(30-90微米)的环境。其他的则喜欢较大直径孔隙(大于150微米)。这也许是因为这些尺寸的孔隙能够提供最佳环境用来进行养分、空气和水分的流通,以及他们能够获得并降解植物残留的能力所限。

    这些研究突出了土壤颗粒、孔隙、微生物和植物之间交互作用的复杂性。Kravchenko团队用X射线进行断层摄影(类似于CT扫描),以保证团聚体的完整性,这样能够研究自然状态的土壤颗粒、孔隙和有机质之间交互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了《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期刊上。

相关报告
  • 《《Nature Sustainability》“多样化种植方式增加了氮供应但没有增加土壤碳”》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3-31
    • 2025年1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更多样化的轮作作物与牲畜粪便施肥有许多环境效益,但固碳不是其中之一。该研究基于在布恩以东的爱荷华州Marsden农场自2001年以来进行田间试验收集的数据,将传统的两年玉米-大豆轮作制与三年和四年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多年轮作中,更多种类的根系和有机肥的添加增加了碳输入,但在土壤中添加更多的有机质也会刺激微生物活动从而促进分解,导致CO2排放量的上升,抵消增加的碳投入。土壤有机质分解得更快会产生更多作物生长所需的氮,有助于取代合成肥料,减少N2O的排放量。该研究中使用的新型碳追踪方法部分由美国农业部资助,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碳市场改进预测土壤碳变化的模型。相关成果以“Diversified cropping systems with limited carbon accrual but increased nitrogen supply”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
  • 《生活覆盖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的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7-07-31
    • 覆盖作物是一种促进农业系统中土壤生态健康的广泛推广战略。尽管大量文献证明覆盖作物和土壤生物学之间的联系,是土壤生态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评估覆盖作物物种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分别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和每日呼吸速率,研究了八种秋播作物分别种植单株和多株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紧接着2011年8月和2012年春季燕麦(Avena sativa L.)之后,宾夕法尼亚州中部邻近地区建立了14种覆盖作物治理和无覆盖作物防治措施。在覆盖作物种植和终止之前的大约两个月到九个月期间,土壤群落从秋季和春季的大块土壤中采集了20厘米(7.9英寸)深度的样本。在秋季和春季,覆盖作物导致总PLFA浓度相对于控制地块中存在的可耕种杂草群体增加(分别增加5.37 nmol g-1和10.20 nmol g-1)。虽然地上植物生物量(无论是从野生杂草还是覆盖作物)和总PLFA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我们还发现,个体覆盖作物种类有利于特定的微生物功能组。在燕麦和谷类黑麦(Secale cereale L.)覆盖作物下,丛枝菌根(AM)真菌更丰富。非AM真菌与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L.)存在正相关。这些覆盖作物的微生物群落的协会不仅存在于单一栽培中,也存在于多物种覆盖作物混合物。野生杂草群落与更高比例的放线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有关。土壤生物活性随治理而变化,与微生物群落的大小和组成(真菌和细菌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这项研究确定了覆盖作物、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生态健康之间的明确联系。我们已经证明,覆盖作物通常会促进微生物生物量及其活性,对特有物种的覆盖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最终影响土壤生物活性。这一发现促进了通过覆盖作物选择来增强土壤健康的土壤微生物群体的有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