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团队推出干预线粒体自噬损伤化合物,计划3个月内确定最佳候选药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据DeepTech深科技公众号8月14日消息,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模型中确定了一组促进线粒体自噬并保护啮齿动物和人体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从而使细胞修复受损成分并维持正常功能的分子。新分子能不断更新患病组织中的细胞活力,最终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并增加预期寿命和健康。研究发现,该分子延长了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和健康寿命,或将为促进健康寿命相关药物的研发工作开辟道路。基于该分子的新型化合物可以提高生物活性,具备药物转化的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utophagy期刊。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VfXummVw10Wdh-89119N5g
相关报告
  • 《Kidney Int |上海药物所合作揭示肾小管损伤的线粒体稳态失衡新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1-29
    •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一种急性肾功能紊乱,主要以血浆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增加,同时尿输出量明显降低为特点。AKI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荟萃分析表明全球成人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21.6%,即每5个成年住院患者,就有1个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而每5个急性肾损伤患者,就有1个住院期间发生死亡。中国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检出率为0.97%,因AKI而导致的死亡率为16.5%。不幸的是,面对如此严峻的AKI流行病学现状,当前并没有能够明显改善AKI、或增强肾脏修复功能以缓解AKI进展至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干预手段或治疗药物。   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由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供能,易受缺氧、缺血等病理性条件影响。目前已发现在多种因素导致的AKI中,肾小管内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发生显著病理性变化。线粒体生物合成以及损伤后的线粒体自噬流是肾小管损伤修复的关键环节,但学界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线粒体自噬和稳态失衡调控模式认知匮乏,极大限制了肾小管损伤的修复策略与保护措施。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静雅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探索代谢性疾病中的线粒体稳态失衡分子机制。近年来,针对营养诱导的疾病模型肝组织与脂肪组织中线粒体生物合成的调节失衡,开展调控机制以及干预策略研究,相关学术论文发表于 Cell Metabolism(2021)、Diabetes(2019&2021)、Cell Death & Disease(2019)和Frontiers in Physiology(2018)等期刊。谢岑研究团队围绕代谢紊乱相关疾病,以多组学分析为主要技术手段,从肠道微生态、胆汁酸、脂质代谢等不同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组织器官互作机制,相关学术论文发表于Hepatology(2021)、Nature Medicine(2017&2018)、Cell Metabolism(2017)、Nature Communications(2015)等期刊。   2021年11月11日,上海药物所李静雅课题组、谢岑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药学院沈晓燕研究团队,在Kidney International期刊在线发表了标题为Dephosphorylation of AMP-activated kinase exacerbates 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via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肾小管损伤应激会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与神经酰胺合成通路过度活化,阐明了肾小管细胞内神经酰胺通过激活蛋白磷酸酯酶PP2A去磷酸化AMPK,揭示了再灌注过程中AMPK去活化是介导线粒体自噬损伤与肾小管细胞凋亡的重要病理机制。团队在此基础上提出靶向AMPK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小管损伤与凋亡作用,为急性肾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潜在药物靶标与干预手段。   该项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非靶向脂质组学和RNA-seq技术,发现缺血再灌注(I/R)后肾脏组织内线粒体脂肪酸氧化代谢受损及神经酰胺大量蓄积。肾脏内神经酰胺蓄积导致的 PP2A过度激活,使AMPK去活化与线粒体稳态失衡和脂质代谢损伤显著相关。为确证AMPK在I/R导致AKI的关键机制,科研人员构建了AMPKα1/α2肾小管条件性敲除小鼠,发现肾小管内AMPK敲除显著加剧I/R引起的线粒体自噬损伤、抑制线粒体生物合成,最终损伤线粒体的脂肪酸氧化功能。最后,研究人员采用自主研发的AMPK变构激活剂考察对I/R导致AKI的保护作用,发现C24可显著改善I/R后的线粒体稳态失衡、提高线粒体质量控制、保护肾小管细胞凋亡,最终改善肾脏内的能量代谢平衡。   综上,该项研究阐述了AMPK去磷酸化是I/R导致AKI的关键病理机制(图1),靶向激活AMPK促进线粒体稳态可有效缓解I/R引发的肾小管损伤,为临床预防和治疗AKI提供新的策略与干预途径。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马海建、上海药物所博士后郭小珍和崔仕超,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上海药物所李静雅研究员、谢岑研究员及复旦大学药学院沈晓燕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上海市自然基金委等项目的资助。特别感谢上海药物所李佳研究员、南发俊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小强教授在课题研究中给予的鼎力支持与宝贵建议。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kint.2021.10.028
  • 《肺部损伤研究是如何激发新的COVID-19药物试验的》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11-19
    • 当安娜Greka,协会成员在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的医生,患者自愿帮忙照顾COVID-19在波士顿的春天的高峰期,她看到第一手的重病患者的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有限的治疗方案。 格雷卡与她在布罗德实验室的成员分享了她的临床经验,这促使他们问: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fda批准的可以减少肺损伤的药物?通过梳理科学文献,该团队了解到一种名为MUC1的蛋白质在肺损伤中起作用,这种蛋白质通常在肺和其他器官中产生粘液,而这种蛋白质的高水平与重症COVID-19患者肺部粘液过多有关。幸运的是,格雷卡实验室已经很熟悉MUC1。 该研究小组已经筛选了大量fda批准的药物,寻找能阻断MUC1的化合物。这是该实验室多年来研究遗传疾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工作的一部分,包括一种罕见的疾病,称为MUC1肾脏疾病(MKD),它是由MUC1蛋白的突变形式引起的。该实验室认为,他们在研究MKD时收集的数据可能为如何治疗muc1相关的肺损伤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我们意识到,我们可能是唯一一个已经完成了减轻muc1药物筛选的实验室,”Greka说,他也是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我们拥有这个独特的数据集,可以提供极其丰富的信息。” Eriene Sidhom(左)和Maria Alimova(右)梳理了药物筛选数据,寻找一种可能帮助COVID-19患者的化合物。来源:Allison Dougherty, Broad Communications 研究小组开始重新分析之前药物筛选的数据,在几天之内,他们确定了福斯塔马替尼——fda批准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至少根据他们的数据,它可以降低细胞中的MUC1水平。几周后,实验室显示,这种药物不仅可以减少人类细胞中的MUC1,还可以减少急性肺损伤小鼠的肺中的MUC1。今天发表在《细胞医学报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这些发现,有助于提供数据支持目前正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测试该药物的两个临床试验。 格雷卡说:“这项研究很好地证明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团队在需要的时候团结起来解决一个关键问题。” KIDNEY-LUNG连接 MUC1对几个器官的健康很重要,如果发生突变或调控不当,可能导致疾病。在肺里,它通常会产生黏液来排列并保护气道,但是过量的黏液会导致肺损伤甚至肺衰竭。在MUC1肾病患者中,MUC1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产生一种错误折叠的MUC1蛋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蛋白会累积并杀死肾细胞。 为了寻找清除MKD中MUC1突变形式的药物,Greka和她的同事们转向了Broad的“药物再用途中心”,该中心有将近7000种药物,包括许多已经获得FDA批准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格雷卡的团队在该中心筛选了超过3700种化合物。2019年,他们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确定了该中心针对突变MUC1的一种药物。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小组还收集了阻断正常MUC1的药物的数据,但是他们把这些数据放在了一边,不希望一年后他们还需要这些数据。 然而,今年3月,Greka实验室的研究生Eriene Sidhom,以及Broad治疗发展中心的Maria Alimova和她的同事们,回到数据中寻找一种能有效去除MUC1的化合物——这次是考虑到肺。他们和研究小组推测,这种药物可能会降低肺部黏液的生成,并有望帮助治疗COVID-19肺部损伤患者。 “我们以前从未研究过肺,所以需要一些认真的阅读来了解MUC1是如何在肺细胞中工作的,”Greka说。“这真的是肺生物学的速成班,但我们读得越多,就越意识到我们可能真的能提供一些东西。” 感谢实验室成员之间定期变焦会议,和渴望的合作者在欧洲和美国的机会帮助提供肺损伤小鼠模型,研究小组只用了八个星期显示fostamatinib,已被证明在人类安全,可能会被用来COVID-19肺损伤患者。 从实验室到诊所 今年6月,Greka的团队在bioRxiv的服务器上发布了他们的初步成果预印本。这引起了英国研究人员的注意,他们此前一直在考虑在COVID-19患者身上测试福斯塔替尼的可能性。 “我们的预印本一发行,就给了他们一个机械性的原理来解释他们已经在想的东西,”格雷卡说。 今年7月,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一个团队宣布了一项二期临床试验,旨在研究福斯达替尼(fostamatinib)治疗因严重肺损伤而住院的covid19患者的疗效。10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Inova卫生系统开始了类似的二期试验。 Greka的实验室已经结束了他们的肺部研究工作——至少现在是这样——并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流感大流行之前的研究上。但是,他们对肺中的MUC1的了解,可以让我们了解这种蛋白质在身体其他部位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Greka说:“我们的团队试图了解疾病的基本机制,我们从一种细胞类型中学到的经验通常可以揭示其他细胞类型的内部工作机制——这就是科学的美。”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美国斯利姆基因组医学倡议(SIGMA)资助,该倡议是布罗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和卡洛斯斯利姆基金会(Carlos Slim Foundation)的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