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类别
“8+2” 重点领域
来源专题
学科
  • 研究报告 国外战略动向简报

    发布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研究部
    发布时间:2024-08-30
    《国外战略动向简报》《月报) 聚焦科技创新、经济、户业链供应链、碳达峰碳中和、安全发展等领域国外战略新动向、新举措、新观点等,为科技决策者、管理者、科学家等提供决策参考。
  • 监测快报 CIPM战略2030+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编译者:张宇
    发布时间:2025-07-03
    近日,在《米制公约》签署150周年之际,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正式发布《CIPM战略2030+》,报告聚焦气候变化与环境、健康与生命科学、食品安全、能源、先进制造、数字化转型和“新”计量等全球计量界需要共同应对的七大“新兴计量挑战”,明确了CIPM的核心优先事项。报告既为国际计量局(BIPM)和CIPM各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提供指导框架,也推动着全球各国及地区计量体系的协同发展,同时为计量学如何持续支撑创新、韧性和包容性发展描绘了清晰愿景。五大战略重点该战略围绕五项关键核心事项的构建,旨在强化并革新国际计量体系,包括:1.响应不断变化的计量需求;2.应对关键科学挑战,推动全球测量体系进步;3.深化与其他国际组织在测量领域的合作;4.促进《米制公约》的普遍遵守;5.实现组织运营的现代化。自1875年《米制公约》签署成立以来,BIPM一直承担着确保SI全球统一实施、并始终满足全球测量需求的核心使命。同时,BIPM还负责推动全球单位制统一并管理组织CIPM,而研究全球性计量重大挑战并制定计量发展战略是CIPM的重要使命之一。2019年,为了应对跨学科的测量挑战,CIPM启动《CIPM战略2030+》编制工作,旨在为未来30至50年提供发展布局。2022年11月,CIPM向BIPM最高权力机构——国际计量大会(CGPM)提交了首份报告及建议,并获得一致支持。此后,CIPM继续推进《CIPM战略2030+》的实施落地。2025年5月,该战略将在《米制公约》签署150周年之际向公众发布,并通过以下举措引领组织未来发展:·搭建跨学科测量挑战的横向协作平台;·建立国家计量院(NMIs)间的新型网络,持续攻克关键科学难题;·提出与其他国际组织(IOs)合作的示范模式;·建议设立“BIPM观察员”类别,进一步扩大《米制公约》的全球影响力;·提出多项决议以优化组织治理、完善国际计量大会(CGPM)议事规则,并规划“未来CIPM”及组织总部的新愿景。
  • 快讯 南非能源战略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编译者:guokm
    发布时间:2019-03-08
    位于非洲大陆架最南端的南非共和国,过去几十年间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出口创汇,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南非以能源领域为主战场之一,大力支持“全民能源”发展,将消除种族歧视、创造就业,培养青年人才,提高国际地位等目标纳入能源发展战略统筹考虑。尽管当前南非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但也充满机遇,中南合作具有广阔前景。   南非能源战略演进与其政治格局高度相关   “富煤炭、少油气、缺水能”的能源资源禀赋导致南非一直保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目前一次能源消费中油气占28%左右,除少量的核能、可再生能源外,其余基本都是煤炭。从南非能源战略演进来看,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化是促成其能源结构转变、能源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两次明显的能源转型。   20世纪后半叶,南非的反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活动由之前的非暴力形式逐步升级,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并直接导致国际社会开始对南非进行全面制裁。外资撤离截断了资金的重要来源、贸易制裁减少了外汇储备、国外贷款的终止恶化了债务危机。   南非经济危机直接传导到能源领域,海外油气资源的巨大缺口使其更加重视煤炭液化技术。南非政府直接以强硬的行政手段对主要从事煤制油业务的国有企业沙索公司(Sasol)保驾护航,采用了要求南非石油公司大量购买沙索公司产品、对沙索公司运营和产品价格进行直接补贴等措施。   第一次能源转型出现在1994年,南非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废除后,政治格局的改变直接打破其原有的能源状况,压抑已久的能源需求大量释放。1994年前,电力只供给少量统治阶层的白人,底层人民多使用生物质等低品味能源维持生活。在种族隔离破除后,政治层面上要求能源使用权平等。   随着国际制裁的解除,南非政府不仅与国外石油公司进行合作,还加大的沿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但能源需求激增直接将能源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能力和水平不足等矛盾推向台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曼德拉政府开始,南非的能源价格开始不断上涨,限电现象频发。在这一阶段,南非对煤炭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在核能发展方面,自1984年库贝赫核电站投入生产以来,南非没有建设其他核电站以及大型核能应用设施。可再生能源方面,南非直到2003年才开始考虑可再生能源发展,但并未在战略和政策上强力规划和实施。   破除种族歧视以来,南非更加注重国际政治环境。在能源领域,南非政府顺应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一直是巴黎协定的积极支持者,并进行了第二次能源转型,主要是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煤炭依赖型能源发展模式转变的态度明显转向强硬。在此期间,《综合电力资源规划2010》《综合能源计划草案2012》《综合能源计划草案2015》等文件陆续出炉。2018年,南非在能源规划上再出重拳,对核能,煤炭等多方面能源进行了强势的规划,包括停建核电、关停火电、控制民用煤炉、加大光能设施建设补贴和分红等方式,通过行政和补贴等手段力图加速第二次能源转型。   南非能源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首先,煤电发电量居高不下,经济问题是幕后推手。煤炭是南非最易获得,较为低廉的能源资源,而且煤炭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已形成多年,路径依赖性愈发明显。在南非一系列能源规划中均强调了降低煤电比重,但目前南非煤电比重仍超过90%,五年内降低比例不到4%。   为此,南非政府为了替代煤电的发展,对可再生能源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但是,可再生能源引资之路却并不顺利。2016年7月,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以某些条件尚不成熟为名,将原定该月与27家独立电力生产商签订的电力购买协议(PPAs)取消并无限期延迟,直到2018年4月,延期两年的PPAs才得以签约,此时距离公布招标结果已过去三年不止。虽然Eskom未公布此事原因,但业内普遍认同Eskom是因为不愿意承担光热成本和投资的排外保内想法而做出相应决定。尤其当前Eskom负债总额已达4190亿兰特,并考虑向国家财政转移1000亿兰特债务作为自救举措之一,一旦通过该提议,有关数据显示南非国家债务规模占GDP比重将提升近2个百分点,严重影响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因此,虽然南非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生产商采购计划(REIPPP)收益率可观,且项目建设期内政府承诺承担汇率波动损失,但推进并不顺利,南非激进的土改政策、庞大的国家债务规模,都是外资担忧的考量之一,2018年内兰特贬值幅最大超过26%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际资本的态度。   第二,限电频频与电价上涨问题难以改善。南非国家电力公司在2017年宣称南非已经进入电力稳定供给阶段,虽然电力缺口存在,但整体电力供应形势良好。但从实际情况看,南非电网分别在2018年6和11月由于员工涨薪问题和能源储备问题采取限电措施。同时,南非近两年几乎没有大型的新建项目,近期其能源监管机构表示Eskom发电机组可用率已降至72.8%并刷新自2015年来的最低水平,在限电问题上也一直没有出台明确的解决措施和规划,未来限电现象恐难以避免。从价格方面看,南非在近十年的电价增长了四倍,每年电价的增幅都不低于8%。2018年底,深陷腐败漩涡的南非电力公司再次申请调高2019年电价至少15%,高电价已经对其国内工业发展造成严重负担。   第三,电力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南非宜居陆地多分布在南非北部矿产区及长达2798公里的海岸线上,形成了南非能源需求较为分散的特点,电力、天然气等依赖于基础设施的能源品种将在能源配置和设施维护上付出巨大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人口分布狭长并不是南非的独有特点,但却直指其能源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痛点。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报告称南非基础设施总体质量排名第59位,在金砖国家中居于中国和印度之后、俄罗斯和巴西之前。但从分项来看,南非电力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仅位列112位,金砖五国排名倒数第一,难以满足民众基础生产和生活需求。南非风险管理研究所(IRMSA)也曾发布报告指出本国基础设施和网络、关键基础设施缺失或不足均位列产业管理十大风险的前五位。   全民能源是解决南非能源问题的重要方式   能源问题一直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从南非能源特点来看,以能源业为突破口,通过全民参与能源建设的方式,既可以直接缓解其能源短缺、能源结构失衡、能源歧视(包含尚未完全消除的少部分种族歧视)等问题,更是解决就业、教育和人才体系建设等深层次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南非能源领域的一大特色。   具体来看,全民能源主要体现在鼓励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大能源供给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区域能源自给,从全民层面上协助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是在降低煤电依赖的同时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方式。南非能源部在分布式能源的研发和建设等方面予以鼓励,未来还计划对其维护和监管进行相应的投入。虽然以南非电网发展水平,目前尚存在稳定并网和安全供给等问题,但南非政府依旧对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在政策上鼓励全民平等参与能源建设,助力进一步消除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在能源领域给予平等就业机会,缓解本国就业矛盾。南非能源部长拉德贝曾表示,能源系统未来将成为妇女和青年的重要保障之一,并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也曾明确表示南非能源建设可以为本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降低一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同时,以新能源发展为抓手,完善能够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体系建设。纵观“金砖五国”和其它新兴经济体,新兴战略性产业快速成长,并伴随着传统矿产、钢铁和机械制造等行业的衰落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能之一。   据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南非的青年失业率全球最高,达到52.8%。劳动力素质不胜任岗位是主要原因,实质是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青年职业技能缺乏是基础教育缺失的直接体现。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南非科研能力薄弱,相比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行业,新能源产业基础和实现条件具有一定优势,是比较好的现实选择之一。目前,南非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上提供资源,同时在几所知名大学加大能源方面研究的投入力度,将培训本土劳动力和引进高级人才相结合,提高南非能源系统就业规模和劳动力素质。   中南合作前景展望   第一,当前世界经济下行,民粹主义有抬头倾向,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能源电力发展一贯以经济社会大局为重,尤其对“三区三州”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等,能源行业在扶贫帮困、创造就业、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南非“全民能源”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我国能源企业在南非大有可为。   第二,建议我国能源企业以解决就业为突破口,抓住南非巨大的新能源产业和电网基础设施发展空间。目前,南非在政策方面相继推出了比较重要的综合电气化计划(INEP)、独立协议(IPP)以及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生产商采购计划(REIPPPP)等,对可再生资源方面的建设提供了可观的补贴和建设支持。我国可以利用资金、技术、产能和人才优势,主打就业牌,抢占南非太阳能发电、风电和输配电网建设市场。
  • 监测快报 战略分析报告

    来源专题:科技政策与战略动态监测服务
    编译类型:快报,简报类产品
    发布时间:2019-05-13
    战略分析报告
  • 监测快报 战略分析报告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编译类型:快报,简报类产品
    发布时间:2024-06-01
    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