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碳酸锂领域资本运作再升级 投入资金超40亿》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7-04-01
  • 投扩产已成为锂电池产业2017年的重点布局任务,行业内投资兼并购风起云涌,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2017年以来,超330亿资本砸向锂电领域。与此同时,在上游碳酸锂领域,开年以来,资金实力雄厚的碳酸锂企业投扩产、资本兼并购大动作不断。

    碳酸锂价格的涨跌一直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由于下游需求增长,产能扩张缓慢,自2016年以来,碳酸锂供应偏紧,价格及毛利率一直处于相对高位状态。预计2017年,碳酸锂价格依然处于相对高位、整体供应依然偏紧的状态。

    据起点研究(SPIR)最新数据显示,3月21日,碳酸锂电池级报价13.2万元/吨。出于对碳酸锂未来前景的看好,国内企业纷纷加码碳酸锂项目。目前,共有道氏技术、山东瑞福、浦项集团、赣锋锂业、盐湖股份等企业斥资超13.03亿投建规模总计超5万吨的碳酸锂项目。

    在资本运作方面,今年仍有大量投资用于碳酸锂标的的兼并购,截至目前,西部矿业、比亚迪、西部矿业、科达洁能、天赐材料、美国雅宝等上市公司投入资金29.74亿元用于兼并购碳酸锂标的。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兼并购提高公司金属资源储量,从而增强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避免同业竞争,增强上市公司独立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兼并购将业务扩展至碳酸锂的生产加工,从而延伸公司产业链,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碳酸锂投扩产项目

    道氏技术8亿布局碳酸锂项目

    1月份,道氏技术公布2017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2亿元,用于公司“锂云母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化项目”。

    公告显示,道氏技术的锂云母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化项目位于江西省丰城市高新园区,年产碳酸锂1万吨(其中电池级碳酸锂8500吨以及工业级碳酸锂1500吨),同时副产8.76万吨/年石英粉、18.58万吨/年长石,3.04万吨/年氧化铝、1.45万吨/年钾盐、2.55万吨/年硫酸钠,0.28万吨/年铷铯盐,项目建设期为2年。

    浦项集团年产2500吨碳酸锂工厂竣工

    2月7日,韩国浦项集团举行了工厂竣工仪式。这意味着,其在依靠独自技术开发七年以后,每年可以生产2500吨碳酸锂的工厂将进入实际启动阶段。

    浦项制铁方面表示,在生产上需要耗费12至18个月时间的现有自然蒸发式提取锂资源的方法不同,确保了短则8个小时、最长也只需在1个月内就能提取高纯度锂的技术。锂回收率也从现有的30%到40%提高到了80%以上。生产的碳酸锂将供应给制造二次电池的LG化学、三星SDI和制作二次电池阳极材料的浦项制铁ESM。

    赣锋锂业5.03亿元投建1.75 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

    1月17日晚,赣锋锂业(002460)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宁都县赣锋锂业有限公司(下称“宁都赣锋”)以自有资金50300万元投资建设年产1.75 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公告显示,本项目总投资为5.03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主产品包括年产1.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年产0.25万吨工业级碳酸锂,项目建设期为1.5年。

    山东瑞福2万吨碳酸锂扩建项目2月底投产

    山东瑞福2万吨碳酸锂扩建项目二期工程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整个瑞福锂业项目建成达产以后,实现碳酸锂2.8万吨的总产能,和1万吨的氢氧化锂的总体产能。

    现在施工的2万吨碳酸锂项目,总投资11亿元,新上年产1万吨碳酸锂生产线2条,目前主车间、焙浸车间、回转窑、酸化窑、冷却窑、库房、中控室等设施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计划2017年2月底投产运营。同时,投资3.5亿元建设1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已开工建设。

    盐湖股份启动改造工程解决碳酸锂产能瓶颈

    3月13日,盐湖股份间接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拥有年产1万吨碳酸锂装置,经过蓝科锂业多年的摸索研究,现已攻克了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锂技术的难题,掌握了从盐湖卤水中运用吸附法提锂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按现有技术和工艺路线,原工艺路线基础上的装置能力不足,因此,生产一直未达到设计产能。

    为了使1万吨碳酸锂装置达产达标,在充分利用现装置的基础上,实施填平补齐技术改造工程,以解决现有装置产能瓶颈。盐湖股份表示,本技术改造工程资金由蓝科锂业采取自筹和银行贷款方式解决,预计该技改工程2017年9月30日基本具备投用条件,2018年装置达产达标。

    碳酸锂资本兼并购

    西部矿业拟20亿收购青海锂业及大梁矿业

    西部矿业3月17日晚发布的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收购大梁矿业100%股权及青海锂业100%股权。

    大梁矿业是集采矿、选矿为一体的现代矿山企业,大梁矿业所有的会东铅锌矿在锌矿和铅矿等金属矿方面储量丰富,公司主要产品为锌精矿、锌精矿含银、铅精矿和铅精矿含银,下游客户主要为锌矿、铅矿等冶炼企业。青海锂业的主营业务为碳酸锂生产加工,而青海锂业利用盐湖卤水提取锂资源进而生产电池级碳酸锂,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锂电池的生产,属于矿产资源开采的下游企业。

    盐湖股份与比亚迪投资5亿开发锂资源

    3月1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青海盐湖股份携手比亚迪投资5亿元,共同开发盐湖锂资源。新公司的注册资本金5亿元,其中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9.5%股份,现金出资2475亿元,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9%股份,现金出资2.45亿元,深圳市卓域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5%股份,现金出资750万元。

    比亚迪目前已在盐湖提锂吸附剂制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从盐湖卤水中提锂的锂吸附剂的制备技术,该科研突破是盐湖商业化提锂的关键。目前青海盐湖提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建设项目已落地,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锂电产业产值将会几何式增长。

    科达洁能4.74亿间接控股蓝科锂业

    1月5日,科达洁能约4.74亿元受让青海佛照锂 62%股权以及青海威力53.62%股权。交易完成后,科达洁能将间接控制蓝科锂业27.69%股权。

    据悉,青海佛照锂2016年1至11月净利润为2065.28万元,青海威力同期净利润为1275.2万元。蓝科锂业主营业务为从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并销售。公司拥有独特的锂镁分离工艺与技术和突出的资源优势,是我国卤水提锂领域领军企业。

    天赐材料参股江苏容汇&江西艾德

    天赐材料在锂电材料平台上的布局已初具规模,该公司参股了江苏容汇22.22%的股权以及江西艾德51%的股权。业务范围已经延伸至碳酸锂原料和电池正极材料等方面,实现原材料供给的同时还具备业务横向协同发展的能力,现在该公司的锂电材料平台基本形态和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链已形成。

    美国雅宝收购江西江锂&四川国润

    美国雅宝 2016年收购国内两大知名锂盐生产商——江西江锂和四川国润,扩充锂盐产能。公司将增加位于智利的第三个碳酸锂厂,计划于2020年初启动,并开始对江西江锂进行20000至25000吨的产能扩张。到2021年,雅宝计划碳酸锂总产能超过16万吨。

    2016年全年净销售额26.8亿美元,2016年全年锂销售额增长了31%,成交量增长了18%。基于对锂业务的前景看好,雅宝预计2017年全年销售额预计为28-29.5亿美元,EBITDA预计为8-8.4亿美元。其中锂相关业务预计增长超20%。

相关报告
  • 《宁德时代“抄底”碳酸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6
    •   雅化集团刚刚发布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雅安锂业与宁德时代签订电池级氢氧化锂和碳酸锂采购协议。   协议约定,从2026年1月起至2028年12月,宁德时代向雅安锂业采购电池级氢氧化锂和碳酸锂品。   宁德时代意图“抄底”   2023年,碳酸锂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现货价格年初50万元/吨跌至年末10万元/吨,整体跌幅高达81%。2024年,碳酸锂价格在一季度小幅回升后再度呈现出了持续下降的趋势,自今年3月以来价格已下跌超三成。近期,锂价继续低位波动。   数据显示,昨日电池级碳酸锂价下跌500元,均价报7.45万元/吨。在雅保举行的新一轮碳酸锂竞标活动中,最低报价甚至已达7.3万元/吨。氢氧化锂价格走势与碳酸锂基本趋同,昨日电池级氢氧化锂平均价下跌150元,至7.13万元/吨。业内不禁认为,宁德时代此时签订长单,意在“抄底”电池关键原材料。   宁德时代此时“抄底”或出于以下考虑:   需求方面,加强对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的掌控已经成为电池企业必然选择。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为65.33%,产量达211GWh,在建产能为153GWh,催生了对锂盐等原材料的需求。   价格方面,当前锂盐价格正处于历史低谷,在逼近成本线的情况下后续降价空间有限。且新能源市场变量较多,汽车保有量的提升空间、储能需求波动、材料供需关系的变化等令2026年以后的锂价走势难以预测。   主动权方面,锂盐价格走低还导致了议价权的转移。此前两年新建的产能释放存在“惯性”,供给端仍在增长,锂电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正在加速重塑,下游电池企业夺回了主动权。   上游的布局,已经成为宁德时代穿越周期的底气。   交易金额超10亿元   此次协议的另一方——雅化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锂业务和民爆业务两大板块。其是在2014年通过收购国理公司、兴晟锂业进入锂业领域,现有四川李家沟锂矿和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两个锂矿山,雅安锂业、四川国理、兴晟锂业三个生产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是雅化集团的大客户,2023年3月便开始合作。同年8月,双方再次签订采购协议,约定自2023年8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宁德时代总计采购电池级氢氧化锂为4.1万吨。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双方发生的类似交易金额约10.5亿元,占公司锂盐产品年度销售总额约11%。雅化集团表示,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会对客户形成重大依赖。事实上,这是雅化集团年内斩获的第二笔长单。   6月19日,雅安锂业与特斯拉公司签订了《生产定价协议》,特斯拉计划从2025年至2027年向雅安锂业采购碳酸锂产品。若后续协商一致,合同期限还可以延长一年至2028年底。   而雅化集团与特斯拉早在2020年便就氢氧化锂供应达成合作,自2021年起为后者提供电池级氢氧化锂。双方2021年—2025年合同总金额为56.11亿元。   特斯拉由此成为了雅化集团的第一大客户,2023年确认销售收入29.53亿元,占当期锂盐业务总收入的35.5%。   在锂行业景气度不佳的大背景下,雅化集团有望通过签订长单的方式来度过这段周期性的寒冬。
  • 《储能市场对碳酸锂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17
    • 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盐湖”)近日在青海正式揭牌。这被认为是央地协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盐湖产业“航母”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国五矿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盐湖由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青海汇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五矿盐湖有限公司3家企业组成,员工15000余人,注册资本100亿元,中国五矿持股53%,青海省国资委和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47%。 青海盐湖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优势资源。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盐湖生产基地包括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察尔汗盐湖和大型硫酸镁亚型盐类综合矿床一里坪盐湖,采矿面积近4060平方公里,拥有世界上所有成熟的全套氯化钾加工技术和世界领先的盐湖提锂规模化生产技术。 中国盐湖现有530万吨/年钾肥、5.8万吨/年锂盐、百万吨/年盐湖化工产品产能,是全国最大的钾盐和盐湖锂盐生产基地。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庄树新表示,中国盐湖的成立是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全新起点。中国五矿党组书记、董事长陈得信在揭牌仪式致辞中指出,中国盐湖将“打造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新能源产业的稳定器、高端轻金属材料的生力军”。 这三大方向分别对应钾、锂、镁三类资源。 先来看钾。我国是农业大国,钾肥需求量巨大。作为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盐湖股份判断,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对科学施肥意识的提高,氯化钾的使用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在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同时,随着国内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氯化钾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再来看锂。碳酸锂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料,锂元素在新能源汽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白色石油”。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碳酸锂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 盐湖股份在2024年三季度报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爆,对碳酸锂的需求保持强劲增长。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储能市场对碳酸锂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最后看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镁资源生产国、供应国和消费国。镁基制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通讯、建筑装饰、耐火材料、化工等领域。 2022年底印发的《青海省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实施镁产业创新突破。加快突破制约镁资源高效利用“卡脖子”关键技术,发展壮大金属镁及镁合金材料、镁基耐火材料、镁基土壤修复材料、镁基功能材料等系列产品规模,促进镁资源高值规模利用,打造世界级镁产业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盐湖资源利用方面,2024年10月起施行的《青海省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明确,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提质发展,合理布局、集群发展,开放合作、互利发展。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国有企业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抓好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更好发挥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