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硅片齐降价,拐点到来之时“价格战”风险或现 》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2-11-29

  • 近期,光伏产业链上游降价,让下游看到了拐点。
    11月27日,继隆基绿能(601012.SH)宣布下调硅片价格之后,另一家硅片龙头企业TCL中环(002129.SZ)跟进调整价格:150μm厚度P型210mm尺寸、182mm尺寸硅片报价分别为9.30元/片、7.05元/片,150μm厚度N型210mm尺寸、182mm尺寸硅片最新报价分别为9.86元/片和7.54元/片,该价格自11月28日开始执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与上一轮价格相比,TCL中环本次降价幅度最高达到4.6%,而此前隆基绿能新一轮硅片价格降幅最高为1.6%。
    两大硅片龙头先后下调价格之时,主流硅料价格同样有所微降。
    11月23日,行业机构PV InfoLink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致密料最高价格为30.6万元/吨,最低价为29.3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0.2万元/吨。相较于上一周的报价,上述价格分别减少0.1万元/吨、0.2万元/吨和0.1万元/吨。
    而硅料、硅片价格的调整,使得业内看到了产业链价格松动的信号。
    “硅料和硅片价格的下行,主要是短期供需变化所致,需求端主要是因为季节因素和库存因素排产有所下降,供给端硅料硅片产能还在持续投放。”针对近期价格的变化,中信证券分析认为,产业链价格的下降本质上有利于推动需求的增长。
    上游释放价格松动信号 .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国内光伏产业链价格受到下游装机需求的刺激以及上游供给不足的影响,进入上行趋势。
    在硅料端,按照此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的价格,国内多晶硅致密料最高成交均价为30.51万元/吨,复投料最高成交均价为30.72万元/吨。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多晶硅料价格居高不下,硅业分会自今年9月8日起暂停价格公示,以担忧被过度解读、造成误解。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行业内人士曾不止一次地指出,今年国内硅料供需总体理应平衡、够用,但因部分环节产能严重错配,导致硅料厂商主要供应被长单锁定,仅有少数的余量进入零售市场,进行市场化交易,并进而推升零售市场的硅料价格。
    综合业内主要硅料厂商的产能和扩产规划情况,到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料的产能约120万吨,较2021年接近翻倍。
    事实上,由于今年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投放,导致该季度供需发生变化。对此,PV InfoLink认为,虽然主流一线厂家之间预计将要从本周才陆续开始洽谈和签单,上周仍然有较多正在执行的前期订单,但是二线厂价格范围继续扩大,盼跌氛围已经达到顶峰。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来看,硅料价格并不会像去年那样出现大幅调整。他指出,四季度旺季下游需求旺盛,叠加抢订长单,造成缺料“假象”,“价格只是微调,或停留不再涨。”
    而展望明年,中信证券则预计硅料的价格应该是持续下降的趋势,但上半年预计降价速度较慢。
    当硅料价格出现微调后,硅片价格很快便跟进。
    11月24日,隆基绿能率先公布本轮硅片最新价格,正式公布了最新价格——155μm厚度P型166mm尺寸硅片由6.33元/片下调至6.24元/片,下跌1.42%;155μm厚度P型182mm尺寸硅片由7.54元/片下调至7.42元/片,下调幅度为1.59%。
    对此,隆基绿能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硅片作为产业链中游,价格根据上游价格走势,随行就市。”
    11月27日,TCL中环跟进降价,并且降价幅度超过隆基绿能。
    硅片环节或现“价格战”? .
    针对上周硅片价格下跌的现象,硅业分会认为主要原因是部分专业化硅片企业降价所致。
    硅业分会指出,总体来看,企业开工率有升有降,但增加量和减少量大致相抵,因此11月产量维持月初预期36GW至37GW。
    在需求方面,硅业分会认为,国内需求有转弱迹象。这其中,在电池端,由于技术路线差异造成的产业链供需错配,使得在下行市场中主流尺寸硅片销售压力增大;组件端,集中式需求出现转弱迹象,分布式需求依旧火热;海外出口方面,欧洲圣诞节临近,人员用工紧张使得海运到港的组件积压在仓库中。
    综合供需两端,硅业分会明确预计,硅片价格短期内仍有下降风险。
    而当TCL中环公示最新价格后,其与隆基绿能降价幅度的对比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隆基和中环价格策略不同的背后,与各自对硅料库存的储备策略相关。”据其了解,在硅料长单方面,TCL中环的硅料囤货量高于隆基绿能,前者需要通过一定的降价幅度来提高硅片稼动率,尽可能提高开工率以消耗高价硅料;后者硅料去库存压力相对较小,降价幅度也就相对较小。
    根据硅业分会的信息,上周,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提升至85%和90%,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维持在70%至8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维持在70%至80%之间。
    实际上,在近两年需求的推动下,硅片环节成为目前光伏产业链中新增产能增量最大的环节之一。
    川财证券11月22日发布的研报预计,到2022年底硅片企业的理论产能合计将超400GW。假设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30GW,按照1:1.25的容配比计算,对应硅片需求约288GW左右,硅片产能或将面临过剩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硅片市场上还充斥着不少非标品。硅业分会指出,“这部分产品主要来自代工企业和贸易商,由于产品质量不合要求,非标品出售价格自然低于正A片,目前这部分市场剧烈波动干扰合格品市场。”
    有市场分析人士称,随硅料新增产能释放、价格下降,硅片价格未来可能会继续下降,甚至出现延续“价格战”。
    对此,有部分硅片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无论“价格战”是否会到来,硅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成本控制、良品率、供应链的议价能力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各方面的综合竞争。

  • 原文来源:http://www.21jingji.com/article/20221128/herald/5b5b90d0230dbd4b49522824880dff54.html
相关报告
  • 《Odyssey达到一级终点 赛诺菲挑起价格战》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3-12
    • 新闻事件 今天赛诺菲和再生元终于公布了其PCSK9抗体Praluent的心血管三期临床试验Odyssey结果。这个试验招募18924位LDL>70mg/dL、过去12个月内得过急性心血管疾病(ACS)患者,分别使用两个剂量的Praluent(75、150毫克)和安慰剂。约90%患者使用了最高耐受剂量的他汀,用药组LDL目标为25-50mg/dL(所以交替使用两个剂量)。平均观察2.8年用药组比安慰剂组降低15%由心血管疾病死亡、非致命心梗、中风、不稳定心绞痛组成的复方终点风险,达到一级终点。二级终点最重要的是降低15%全因死亡率,其它心血管疾病也降低12-14%。同时赛诺菲和再生元宣布如果保险公司停止对该药物使用设置障碍,将把Praluent价格从每年14000美元降到4460-7975美元。 药源解析 这个试验结果与安进Repatha的FOURIER结果非常相近,重要区别是全因死亡率的下降。但是这两个试验人群不同,FOURIER是稳定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只包括20%的ACS患者,而Odyssey 100%是ACS患者、死亡风险更高。而且Odyssey时间也稍长为2.8年,FOURIER则为2.2年。Odyssey患者年龄偏低,而FOURIER患者他汀使用率偏低。抛开这些差别,最关键的标准应该是两个试验一级终点改善都是15%,LDL降低都在55%左右。过去无数大小试验也表明这两个产品非常类似。 单从降LDL角度讲PCSK9应该算是最高效的药物,经常降低50-60%的LDL,但单位LDL下降带来的CV收益PSCK9药物明显不如他汀。但这两类药物都是非常安全有效的,一个大型常见病出现两类高度有效、高度安全的药物十分罕见。当然他汀类药物都已专利过期,不会出现关公战秦琼的事情,PCSK9只能争夺他汀不耐受或应答欠佳人群。Repatha和Praluent的争夺和PD-1药物竞争激烈程度不相上下。安进一直稍微领先,但赛诺菲以6750万美元从BioMarin收购了一张“优先评审奖券”,提前一个月在美国率先上市,开辟了优先评审奖券市场。虽然安进没想到这一招,但其律师可是业界有名的,有带实验室的律师事务所之称。去年安进状告赛诺菲侵权,Praluent险些被撤市。Repatha凭借FOURIER率先获得更广阔标签,销售暂时领先。去年两个药物的销售分别为1.94亿和3.19亿,单价都是每年14,000美元。 现在Praluent也有了CVOT数据,标签扩展应该没有问题(anancetrapib降低9%风险也获得标签),二者的竞争会进一步升级。降低全因死亡率将是Praluent一个主要卖点,但是降低价格也显然会扩大市场份额。只有两个药物的市场发生价格战在以前极少出现,20世纪统计只有同类药物出现4-5个产品后才会迫使后来产品降价。但最近才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2015年的丙肝药物大战是头两个新药上市就开始价格战的开始。价格战的结果通常是两败俱伤,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会开始。他俩打架也可能误伤他人。ESPR已经公布其小分子降脂药物Bempedoic Acid将收费每年3500美元,这个价格已经与Praluent降价后相差不大,但其降脂能力远不如PCSK9抑制剂、CVOT数据还不知长的什么样。Alnylam正在开发一个PCSK9的RNAi药物,现在收回成本压力也在增加。
  • 《2022年硅料供需结构性紧平衡,Q2末价格或将迎来拐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25
    • 非可再生能源逐渐枯竭,全球变暖日益严重,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生产方式,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根据集邦咨询Trend Force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分析,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为200-220GW,硅料有效产能约为80-85万吨,新增产能约为20-30万吨,全年硅料供需或将处于给构性紧平衡状态。2022年上半年,考虑到硅料产能释放节奏,能耗双控及产线检修影响,硅料新增有效产能有限,叠加下游刚性装机需求,硅料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价格或将高位震荡;随着扩产产能的逐步释放,预计2022年Q2末,硅料供需紧平衡状况将得到缓解,价格或将迎来拐点,开始进入下降通道。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30%左右,达200-220GW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展尤为重要,全球已有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宣布“碳中和”目标,部分国家更是采取立法形式明确“碳中和”责任,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和挑战。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仍处于低位,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其中,光伏发电经济优势明显,度电成本已低于煤电,未来还将不断下降,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据集邦咨询研究分析,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为150-170GW,在全球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到2022年,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同比增长30%左右,达200-220GW。 图: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测(单位:GW) \ 数据来源:集邦咨询 2022年硅料供给呈结构性紧平衡,供需持续错配 根据各家硅料企业的扩产计划,到2022年年底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有望达80-85万吨,但因扩产产能释放进度不同,预计明年硅料供需仍呈现出结构性紧平衡状态。据集邦咨询研究分析,2022年硅料新增产能约为20-30万吨,考虑到硅料产能释放节奏,能耗双控及产线检修影响,2022年上半年硅料新增有效产能有限,叠加下游刚性装机需求,硅料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扩产产能的逐步释放,Q2末硅料供需紧平衡状况将得到缓解,到Q3及Q4季度,硅料企业扩产项目陆续达产,除满足下游刚性装机需求外,硅料或将小有余量。 此外,按照目前的硅料下游产业扩产规划和建设进度,2022年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产能远高于硅料产能,且硅料扩产周期长,短时间内硅料难以满足硅片及电池片、组件企业需求,供需错配还将持续。 图:2022年硅料企业产能情况(单位:万吨) \ 数据来源:集邦咨询 2022年Q2末硅料价格或将迎来拐点 2022年上半年新增有效产能有限,部分硅片企业已与硅料企业签订长单,以锁量不锁价的方式预订多晶硅产量,市场上余量不多,加之装机需求不断增长,预计2022年上半年,硅料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价格或将保持高位。 随着前期硅料新建产能在2022年年中陆续投运,预计在2022年Q2末,硅料价格将出现拐点,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到Q3及Q4季度,硅料产量满足下游刚性装机需求后,或存有余量,价格将稳步回落。硅料价格具体何时能跌破200元/Kg,取决于硅片企业及硅料企业的扩产产能释放进度。 颗粒硅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成本有待压缩 颗粒硅在成本、质量和应用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低能耗,低成本、可连续性等优点,弥补了改良西门子法连续生产能力较差等不足,作为有效补充,增加硅料供给。目前,颗粒硅产品质量较西门子法还有一定差距,且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成本仍有待压缩。2022年预计颗粒硅的市场渗透率大致可提升至10%-15%左右,随着颗粒硅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及硅片端生产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颗粒硅市占有望进一步扩大。 因技术专利问题,目前仅有保利协鑫及天鸿瑞科两家企业布局颗粒硅技术,按其扩产规划到2022年年底,颗粒硅产能有望达19.2万吨。据了解,目前隆基、中环、双良与保利协鑫采购产品中明确包含颗粒硅产品,晶澳将在未来5年向协鑫采购总计14.58万吨颗粒硅。 表:保利协鑫颗粒硅签订订单情况 \ 数据来源:集邦咨询 整体而言,集邦咨询分析认为2022年硅料市场将呈现以下四大趋势: 1、需求方面,全球各地相继宣布“碳中和”目标,目前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低,发展空间广阔,其中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不断降低,经济效益显著,到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将达200-220GW。 2、供应方面,随着新增硅料产能的投产,到2022年年底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有望达80-85万吨,考虑产能爬坡周期,能耗双控及产线检修影响,预计硅料全年仍呈现结构性紧平衡状态,具体表现为2022年上半年硅料新增有效产能有限,供需仍呈现出紧平衡状态,下半年硅料扩产产能逐步达产,满足下游刚性需求后,或将小有余量。 3、价格方面,2022年上半年新增有效产能有限,加之长单锁量,硅料价格或将在2022年上半年高位震荡;随着扩产产能在2022年年中逐步达产,预计Q2末将出现拐点,Q3及Q4季度硅料价格或因存量而稳步回落。 4、颗粒硅成本优势明显,此外还具有污染较小、可连续性等优点,目前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成本仍有待压缩。到2022年底,颗粒硅产能有望达19.2万吨,量产后,预计颗粒硅的市占率大致可提升至10%-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