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新技术!这个海上风电“试验场”正式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04
  • 近日,德国Kaskasi海上风电场正式投入运营,该风电场由能源巨头莱茵集团(RWE)开发。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长Robert Habeck出席见证。

    Kaskasi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德国北海黑尔戈兰岛以北35公里处,是莱茵集团在德国海岸的第六个海上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为342兆瓦,安装38台西门子歌美飒海上风机,可为相当于40多万户家庭提供绿色电力。

    该项目的38台风机在4个月内相继投入使用,自2022年底以来,所有机组均实现并网发电。在完成全部必要测试后,该风电场现在开始正常运行。

    Robert Habec表示:“海上风电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与陆上风机相比,海上风机可以在每年更多的时间里生产更多的电力。Kaskasi是去年在德国海岸建成的唯一一座新的海上风电场。它的落成是一个转折点,德国现在要以有针对性的、协调的方式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

    该风电场的审批程序于2019年春季开始,并于2020年底获得德国联邦海事和水文局(Bundesamt für Seeschifffahrt und Hydrographie)的施工批复。

    海上施工总历时9个月,Kaskasi项目的投资成本约为8亿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Kaskasi海上风电场是三种新技术的试验场:

    其一,莱茵集团在三个单桩基础周围安装特殊的“项圈”,即所谓的“项圈单桩”。

    其二,该风电场的安装将采用创新的振动桩驱动技术。

    其三,Kaskasi风电场的三台机组配备了可回收的风机叶片。RWE表示,由于采用了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新型树脂,这种叶片可以在部件生命周期结束时循环使用。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72482.html
相关报告
  • 《海南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16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海上风电在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大有可为。海南省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探索清洁能源岛建设,有序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力度,打造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为海上风电的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 ——编 者 走进海南省东方市八所港,只见塔吊高高耸立,巡船往来忙碌,岸上的工作人员指挥着大型浮吊船缓缓有序进港。2022年11月25日,随着载运海南首批海上风电设备的“千汇010”轮安全到港,海南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锚定打造千亿元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目标,2022年以来,海南确定了7个海上风电示范、试验项目,3个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约1200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0亿元,海南海上风电发展迎来新机遇。 资源丰富政策好,龙头企业纷纷布局 2022年9月26日,海南省海上风电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海口召开,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等10余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海南海上风电产业联盟。 “现场签订了21份合作协议,涉及风电装备研发制造、总装集成等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覆盖风机关键部件制造,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吉兆民说。 为什么海上风电龙头企业纷纷在海南布局? “海南的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中长期可开发建设容量为4000万—5000万千瓦,具备较高的开发价值。”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炳军说。 除了丰富的资源,吉兆民认为良好的区位条件也是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优势之一。“海南地处交通要道,拥有洋浦港、八所港等深水良港,基本形成覆盖国内沿海主要港口、连接东南亚、辐射亚欧的航线布局。” “3张‘零关税’清单等自贸港政策逐步落地,能够帮助海上风电企业节省大量资金成本,也有助于他们走出去,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刘锋认为,自贸港建设的蓬勃开展让海南的投资竞争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2022年1月,国家能源局对《海南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进行了批复,其中包括11个场址,总建设规模达1230万千瓦。海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南确定的海上风电示范、试验项目总投资约968亿元;海上风电项目配套建设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约165亿元。 发力风电全产业链,建设全面提速 2022年11月30日,东方市临港产业园内,全球首台7兆瓦级抗台风漂浮式风机和首台海南造10兆瓦海上大兆瓦风电机组下线投用。据介绍,针对深远海环境定制的7兆瓦级抗台风漂浮式风机最高可抵抗17级台风,能应对复杂洋流和波浪,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360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 同日,开工不到一年时间的东方明阳高端装备智造基地项目也正式竣工。作为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链主,明阳智慧能源在50天内便实现“拿地即开工”。 “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生产大兆瓦抗台风型海陆风机主机和大型碳玻混风机叶片。二期主要开展柔性直流设备和海洋牧场智慧网箱、海水制氢设备制造。”明阳智慧能源董事长张传卫介绍。 过去的海南也曾发力海上风电产业,但由于缺少先导性技术和产业支撑,难以形成产业聚集的雁群效应。自贸港建设开展以来,海南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22年以来,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建设全面提速—— 远景科技集团在儋州开发建设零碳生物合成产业园和零碳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已完成选址;华电重工、海力等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海缆、塔基等风电配套产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中电建集团在万宁投建的百万千瓦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2021年底出台的《海南省风电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海南争取到2025年,基本形成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实现产值550亿元,力争“十五五”期间形成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探索多能多业模式,助力清洁能源岛建设 2022年10月9日,大唐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核准获批,成为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贾炳军介绍,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先行建设60台海上风力发电机,项目达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11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6.9万吨。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了更大助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积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持生态立省,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岛建设。2022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的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上,多位专家表示,风电产业发展与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相结合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缪骏十分看好海南海上风电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已与申能集团联合,在儋州投资建设洋浦申能电气风电零碳能源装备产业项目,下一步将探索海上风电、洋流发电与海洋渔业、绿电制氢、储能、海上旅游、海上农业等相结合的多能多业模式,为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提供更多的可能。”缪骏说。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风电行业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张传卫表示,明阳智慧能源将继续加大在海南投资力度,全力打造深远海能源技术研究院和明阳国际业务总部,培育集研发实验、高端制造、运营服务、装备出口于一体的绿色低碳经济增长极。 “当前,海南省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约40%,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约71%,计划到2035年分别提高到81%和94%。”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万馨说,未来,海南海上风电将向深远海进发,结合海洋牧场、海上制氢等配套产业形成完整的海上能源集群,加快清洁能源岛建设。
  • 《中英合作 直逼海上风电“痛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23
    • 都说欧洲海上风电技术有可借鉴之处,但中国企业真正付诸实施去学习和转化的却寥寥无几。不过有一家企业似乎先知先觉,已经开始和最早建设海上风电的国家产生了化学反应:2019年初,启迪控股与英国海上可再生能源孵化器ORE Catapult共同投资200万英镑在山东烟台投资建设了“启迪中英海洋科技研究院”(TORC),最近他们取得了初步合作成果…… 为减少海上风机叶片前缘侵蚀问题并提高叶片动力性能。今年初,英国公司Anakata专门为叶片前缘设计了一款空气动力学“小翼”,它可装在已投运风场叶片前缘和叶尖位置,且该技术已经在欧洲和美国的部分风机上进行了试验安装。据称,该附件在减轻前缘侵蚀的同时可将风机发电量提高10%以上。 该技术是受一级方程式赛车技术启发,最终想应用到倍受前缘侵蚀困扰的海上风场中。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在最终引入亚洲之前,该技术最近正在甘肃省昌马陆上风电场进行测试。 这次技术成果解决的是本号一直关注的“海上风机叶片前缘侵蚀问题”。这项技术开发得到了启迪中英海洋科技研究院的支持,是中国海上风电机构与英国最有影响力创新组织之间合作的成功典范,并有望为中国庞大的后期风机运维市场带来显著效益提升。 来自TORC的黄宗华博士表示:“叶片是风机吸收风能的关键部件,如果运营期间风场的风速与预测不匹配,或者叶片受到侵蚀,将给风场造成巨大的发电损失,而叶片“小翼”是解决此问题的理想方案。通过在叶片上加装此项新技术附件,发电量可提高10%。” 由于英国海上可再生能源孵化器,英国创新组织(Innovate UK)和启迪中英海洋科技研究院的通力合作,Anakata公司创造的该技术已成功进入中国风电后运维市场。启迪清风副总经理王鹏飞表示:“该示范项目的成功是实现中英海上风电领域长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背景介绍: 2016年,在启迪科服集团推动下,启迪控股与英国纽卡斯尔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投入资源建设中英“两国双园”项目,双方计划在英国和中国分别投资打造“启迪-英国纽斯卡尔海洋科技产业园项目”即“两国双园”项目。启迪清洁能源集团携手启迪科技服务集团,经多方沟通,最终选择山东省东营市作为建设中英“两国双园”(中国)海洋科技产业园的载体,承接引进转化英国先进海洋科技技术,并以英国先进海上风电技术为切入点,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升级,降低海上风电投资成本,打造国际一流海上风电产业聚集区。 为推动中国海上风电发展,2017年12月15日,启迪清洁能源集团旗下启迪清风与启迪科服、ORE Catapult三方在英国大使官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英国商业、能源与产业战略部(BEIS)国务大臣格雷格·克拉克,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出席并见证。2018年3月,三方在山东省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同设立了创新孵化中心,旨在通过合作研究、孵化计划以及技术示范项目来支持中英海上风电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