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合作 直逼海上风电“痛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23
  • 都说欧洲海上风电技术有可借鉴之处,但中国企业真正付诸实施去学习和转化的却寥寥无几。不过有一家企业似乎先知先觉,已经开始和最早建设海上风电的国家产生了化学反应:2019年初,启迪控股与英国海上可再生能源孵化器ORE Catapult共同投资200万英镑在山东烟台投资建设了“启迪中英海洋科技研究院”(TORC),最近他们取得了初步合作成果……

    为减少海上风机叶片前缘侵蚀问题并提高叶片动力性能。今年初,英国公司Anakata专门为叶片前缘设计了一款空气动力学“小翼”,它可装在已投运风场叶片前缘和叶尖位置,且该技术已经在欧洲和美国的部分风机上进行了试验安装。据称,该附件在减轻前缘侵蚀的同时可将风机发电量提高10%以上。

    该技术是受一级方程式赛车技术启发,最终想应用到倍受前缘侵蚀困扰的海上风场中。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在最终引入亚洲之前,该技术最近正在甘肃省昌马陆上风电场进行测试。

    这次技术成果解决的是本号一直关注的“海上风机叶片前缘侵蚀问题”。这项技术开发得到了启迪中英海洋科技研究院的支持,是中国海上风电机构与英国最有影响力创新组织之间合作的成功典范,并有望为中国庞大的后期风机运维市场带来显著效益提升。

    来自TORC的黄宗华博士表示:“叶片是风机吸收风能的关键部件,如果运营期间风场的风速与预测不匹配,或者叶片受到侵蚀,将给风场造成巨大的发电损失,而叶片“小翼”是解决此问题的理想方案。通过在叶片上加装此项新技术附件,发电量可提高10%。”

    由于英国海上可再生能源孵化器,英国创新组织(Innovate UK)和启迪中英海洋科技研究院的通力合作,Anakata公司创造的该技术已成功进入中国风电后运维市场。启迪清风副总经理王鹏飞表示:“该示范项目的成功是实现中英海上风电领域长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背景介绍:

    2016年,在启迪科服集团推动下,启迪控股与英国纽卡斯尔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投入资源建设中英“两国双园”项目,双方计划在英国和中国分别投资打造“启迪-英国纽斯卡尔海洋科技产业园项目”即“两国双园”项目。启迪清洁能源集团携手启迪科技服务集团,经多方沟通,最终选择山东省东营市作为建设中英“两国双园”(中国)海洋科技产业园的载体,承接引进转化英国先进海洋科技技术,并以英国先进海上风电技术为切入点,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升级,降低海上风电投资成本,打造国际一流海上风电产业聚集区。

    为推动中国海上风电发展,2017年12月15日,启迪清洁能源集团旗下启迪清风与启迪科服、ORE Catapult三方在英国大使官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英国商业、能源与产业战略部(BEIS)国务大臣格雷格·克拉克,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出席并见证。2018年3月,三方在山东省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同设立了创新孵化中心,旨在通过合作研究、孵化计划以及技术示范项目来支持中英海上风电产业发展。

相关报告
  • 《中英海上风电合作迈向深水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31
    •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海上风电的总装机规模将达到1000吉瓦,投资需求将从目前的200亿元美元增长到1000亿美元,届时亚洲、欧洲将会是海上风电的主要市场。而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最新预测,未来两年,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发展前景乐观,增长动力强劲,在此情况下,海外海上风电企业将更为积极地参与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多家参会的英国海上风电企业高管表示,非常希望在海上风电领域和中国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助力中国海上风电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DNV·GL海工技术咨询与保障技术经理谭海阳告诉记者,在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起步阶段,中国开发商大多都选择借鉴陆上风电的技术、开发模式,导致项目在设计方面有一定的欠缺。而英国海上风电产业在风机技术、项目规划、风场设计等方面发展较为成熟,双方可以此为契机,加强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合作。 伍德麦肯兹上海分公司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销售总经理弋利军认为,中英两国在海上风电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中英两国企业的合作下,未来中国海上风电将在大容量机组、远海深海项目等方面有更长足的发展。 “大容量机组是助力海上风电降本增效、平价上网的利器,加速开发大容量机组是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大势所趋。目前,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海上风电市场主流应用机型容量都在8兆瓦以上,而中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近来主流应用机型才开始出现6兆瓦以上的机组。因此,在技术层面上,两国还有很多可以交流合作的可能。”谭海阳表示。 弋利军补充说,中英企业在技术上的合作更多的是一种融合的过程。中国企业可以学习借鉴英国较为成熟的技术,以优化、改进本土产品。 除了技术外,大规模深海风电场设计也是中英海上风电合作的可行方向之一。“目前,中国海上风电的单个项目规模较小,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将向大规模深海风电场项目建设过渡。而在这方面,英国经验丰富。”弋利军告诉记者。 “虽然中英两国的地理条件相异,但我们在全球许多地区都实施过较大型的海上风电项目,能够根据特定的海床、风力条件等,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的项目制定最优的建设方案。”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亚太区域经理JohnMcCann说,“我们能为中国市场提供的不仅仅是成功的经验,还有失败的经验教训,这是一条捷径,让中国企业避免重蹈覆辙。” 在英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助力产业进步的同时,英国市场也为中国海上风电企业敞开了大门。本次参会的多家英国海上风电企业高管认为,从供应链成本、产品价格出发,中国企业具有英国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苏格兰国际发展局高级国际贸易经理陈红指出,英国是一个非常开放、透明、纯商业化的市场,非常欢迎中国设备制造企业的进入。“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的加入有助于降低整个产业的供应链成本,使海上风电电价更具竞争力,推动整个产业朝着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向进化。”
  • 《中英在鲁开启海上风电合作新篇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01
    • 据欧洲海上风电消息称,近日,启迪控股与英国海上可再生能源孵化器ORE Catapult共同投资200万英镑建设的“启迪中英海洋科技研究院”(TORC)在山东烟台正式开张。 启迪和ORE Catapult的合作由来已久,并专注于海上风电研究与创新。启迪曾在英国纽卡斯尔成立科技园,而ORE Catapult是许多创新项目的投资方。未来,TORC将扮演中英海上风电桥梁的角色,将英国海上风电的先进技术引入,满足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巨大需求。 研究院将联合中英企业开展合作研究计划、支持英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为中国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服务。另外,研究院还将为山东省某300MW海上风电场所使用的创新技术提供支持。 ORE Catapult首席执行官Andrew Jamieson表示,和启迪合作成立的研究院将支持英国企业进入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并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市场构建一条有全球竞争力的海上风电产业链。 “英国在海上风电领域有超过10年的经验,据估计,到2030年,英国海上风电企业出口额将达到每年26亿英镑。有国外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海上风电最大的市场,而现在正是英国海上风电创新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良好时机。” 启迪清洁能源高级副总裁杜瑛卓表示,启迪中英海洋科技研究院是中英海上风电合作的重要项目,积极响应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海洋经济以每年7.2%的速度增长,而山东省海洋资源丰富,已被国务院指定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随着TORC的发展,相信政府会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帮助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英国海上风电企业,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进一步加强中英技术合作,为英国企业创造机遇。” 中国企业也将在与英国海上风电行业的交流中学习经验与技术,并深入了解如何应用这些经验和技术来适应国内快速兴起的海上风电市场。 参与的英国企业以小型创新型企业为主,包括Synaptec、GreenSpur、Magnomatics、Rovc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