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连续发表两项二维闪存重大突破:研制出400皮秒全球最快闪存器件“破晓”,并创新提出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长缨”,成功实现与成熟CMOS工艺的兼容集成。这项颠覆性技术有望重塑现有存储架构,为AI大模型提供兼具高速读写与大容量的统一存储解决方案。
“破晓(PoX)”二维闪存原型器件,实现了400皮秒超高速非易失存储,是迄今为止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这项研究不仅得到了《自然》编辑部的高度认可,还引起了商业公司的关注。 此外,团队提出了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长缨(CY-01)”,通过将二维闪存器件融入成熟的CMOS工艺平台,加速了新型器件的产业化。这一架构的世界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不仅解决了传统CMOS制造工艺与二维材料适配的问题,还实现了高密度单片互连和软硬件兼容性通信。
测试结果显示,该芯片的集成良率达94.3%,支持8比特指令操作和32比特高速并行操作与随机寻址。 该团队的研究致力于突破现有存储技术的瓶颈,以满足未来人工智能(AI)应用对高速度和大容量存储的需求。他们从基础物理原理出发,逐步推进到器件集成和应用,最终实现了颠覆性创新的技术落地。这一成果不仅为存储器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未来AI硬件瓶颈的解决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