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TB)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HIV损害宿主对随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耐药性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我们使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作为HIV替代品,在毛里求斯食蟹猴(MCM)中模拟这种共感染。我们用SIVmac239对7只毛里求斯食蟹猴进行直肠内感染,并且6个月后通过支气管镜用10CFU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了共感染。另外8只毛里求斯食蟹猴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通过临床参数,在胃和支气管肺泡灌洗中培养杆菌,以及通过连续[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 CT)成像来监测TB进展。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8只毛里求斯食蟹猴显示出对TB的二分类易感性,其中4只毛里求斯食蟹猴在13周内达到人道终点,4只毛里求斯食蟹猴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存活> 19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所有7只SIV +毛里求斯食蟹猴在共感染后表现出快速进行性的结核病,并且在13周前均达到人道终点。连续PET / CT成像证实单独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毛里求斯食蟹猴中的二分类结果和所有SIV + 毛里求斯食蟹猴有显着的TB易感性。值得注意的是,成像显示在SIV +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4至8周内结核肉芽肿显着增加,但在SIV-中没有,并且暗示SIV损害动物遏制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的能力。在尸检时,与单独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动物相比,先前存在SIV感染的动物具有更全面的病理学、增加的细菌负荷和更多肺外疾病的趋势。因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易处理的毛里求斯食蟹猴模型,用于研究SIV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感染,并证明先前存在的SIV显着降低了控制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感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