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波束模式的智能光学交叉偶极子纳米天线》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1-03-05
  • 自然于2021年3月3日发布关于纳米的内容,文章指出本文结合石墨烯的吸收特性,应用不同的导叶布置,提出了一种光学智能多波束交叉偶极子纳米天线。通过引入两个v形耦合元件的交叉偶极子纳米天线,获得了单向辐射图的最大指向性为8.79 dBi。采用不同的环形扇形布置作为导光板,在波长为1550 nm处获得了双向和四向不同类型的辐射图,方向性分别为8.63 dBi和8.42 dBi。通过选择合适的化学势可以调节石墨烯的最大吸收功率。因此,本文提出的多波束交叉偶极子纳米天线的辐射光束通过单层石墨烯进行动态控制。通过为建议的交叉偶极纳米天线的每一臂选择合适的石墨烯化学势,在1550 nm波长处单向辐射模式移动±13°。此外,对于具有不同定向器布置的多波束纳米天线,其双向和四向辐射模式被巧妙地修改为单向和双向辐射模式,方向性分别为10.1 dBi和9.54 dBi。这是因为石墨烯在不同化学势下具有吸附或透明元素的性能。这个特性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多路径无线链路,能够控制每个接收器的可访问性。

相关报告
  • 《高度敏感和灵活的应变传感器基于模式的ITO纳米粒子通道》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1-24
    • 我们展示了一种高度敏感和灵活的弯曲应变传感器,使用的是在柔性衬底上的线模式组装的纳米掺杂铟纳米颗粒(NPs)。利用透明的ITO NPs,不需要任何表面修饰,我们可以制造出具有可调节的应变系数和光学透明度的应变传感器。通过控制NP组装速度,我们能够控制传感器的尺寸和电特性,比如信道的高度和电阻。此外,我们还能生成控制的标准因子,值从18到157不等,比以前使用金属Cr NPs和Au NPs的病例要高。在平行线上的ITO NPs的对准,导致横向和纵向弯曲方向的交叉较低。最后,我们的传感器显示出高的光透过率,达到了~ 93%的500纳米波长,这是灵活的电子应用所需要的。 ——文章发布于2017年11月15日
  • 《单组分铋纳米粒子作为多模式成像引导胶质瘤治疗的治疗剂。》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06-30
    •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广泛需要单组分纳米材料,例如基于纳米颗粒(NP)的铋(Bi),其本质上具有诊断和治疗能力。 然而,他们的设计和制造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里,开发了一种具有超高X射线衰减系数的纯Bi NPs,并作为一种简单但强大的治疗诊断纳米材料和有效的光热转换效率进行了评估,用于光学成像(PAI)/光热疗法(PTT)。。 制备的纯Bi NPs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NPs溶液(1mg / mL)在4min内近红外光照射下升温至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