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响应型介孔纳米二氧化硅涂层上转换纳米形式用于自增强肿瘤Theranostics》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25
  • 实体瘤血流和供氧不足导致缺氧,导致肿瘤细胞敏感性降低,治疗效果不佳。在此,具有超灵敏生物降解性的介孔二氧化锰(mMnO2)在肿瘤微环境(TME)中通过上转换光动力纳米颗粒生长,不仅可以增强TME的生物成像和药物释放,还可以缓解肿瘤缺氧,从而显著改善光动力治疗(PDT)。在这种纳米形式中,以共价负载氯离子e6的介孔二氧化硅涂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mSiO2)为近红外光介导的PDT试剂,通过简单的超声波方法培养出mMnO2外壳。由于其独特的介孔结构,所得到的聚乙二醇修饰后的纳米形态可以负载阿霉素(doxorubicin, DOX)的化疗药物。当用于抗肿瘤应用时,mMnO2在TME内迅速降解,释放Mn2+离子,与UCNPs的三模态(上转换发光、CT和磁共振成像)成像相结合,进行自增强成像。值得注意的是,mMnO2壳层的降解可以有效地释放DOX,通过同时诱导肿瘤内源性H2O2的分解和谷胱甘肽的降低来缓解肿瘤缺氧,从而实现高效的化学光动力治疗。

    ——文章发布于2018年7月13日

相关报告
  • 《双反应的双硫多多巴胺涂层多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用于靶向和增效的药物传递。》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4-27
    • 目的:目的是制备可降解性刺激的双硫多多巴胺涂料的第一个报告,该涂料与癌症目标单位协同和靶向药物传递。 方法:采用双反应双硫多多巴胺(PDS)在多孔的CeO2纳米棒上制备一种多功能性的药物传递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乳糖衍生物的偶联,并通过双硫多巴胺(DOPASS)的自聚合形成PDS。 结果:多功能化的药物传递系统表现出良好的肿瘤靶向性,是由乳糖衍生物的结合引起的,可以特异性地识别HepG2细胞表面的过度表达的asialoglycoprotein受体。它还显示了谷胱甘肽和pH的双重反应性,从二硫键的乳沟中获得可控性的药物释放,并在癌细胞中降解PDS。此外,PDS的降解导致了CeO2纳米棒的暴露,由于其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它具有协同抗癌作用。 结论:本研究为肿瘤化疗的协同和靶向DDS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文章发布于2018年1月26日
  • 《Biopebble容器:用于细胞研究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DNA定向表面组装》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4-25
    • 在固体表面上胶体自组装方法的发展对于生物医学科学中的许多应用是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描述了一类通用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其表面含有各种类型的DNA分子,使其能够自组装成可用于细胞研究的微图案化表面结构。单分散染料掺杂的MSN通过双相分层合成并用适体寡核苷酸功能化,所述适体寡核苷酸用作触发释放包封的分子货物的守门员,例如荧光染料罗丹明B或抗癌药物阿霉素。在MSN表面上安装一种或两种另外类型的寡核苷酸,以使DNA定向固定在带有互补捕获寡核苷酸模式的固体基质上。已经证明,该策略可用于微结构化表面结构的有效自组装,其不仅促进细胞的粘附和引导,而且还能够通过其货物的触发释放来影响粘附细胞的命运。据信该方法可用于组织工程和纳米生物科学中的各种应用。 ——文章发布于2019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