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导航、数据、社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深化之路》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程冰
  • 发布时间:2016-12-30
  • 本文对美国10所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图书馆导航(包括学科导航和课程导航)、数据管理与服务(包括数据统计分析服务和研究数据管理)、搜索工具、图书馆学术社区等学科服务现状进行调研,提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深化之路的四个方面:搜索、导航、数据和社区。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深化之路可从上述四个方面开展:建设资源发现系统,优化学科导航和课程导航,开展数据查找与分析服务以及研究数据管理,建立虚拟和物理的科研社区。

相关报告
  • 《中美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服务对比研究》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4-07-26
    • 学习空间是高校图书馆为学校师生提供辅助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文章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以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28所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类型、空间管理以及设备配置三大方面,对中美两国的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服务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服务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美国高校图书馆相比,存在空间类型单调、管理制度不完善、系统设备不够健全、用户需求未得到足够重视等问题,因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如丰富学习空间类型,建设多元化学习空间;完善空间管理制度,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优化空间设备配置,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注重用户需求体验,实现空间服务价值。 来源:蒋逸颖,蒋逸婷.中美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服务对比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4,(06):15-21+42.
  • 《基于"文献、空间、人力"三要素协同的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实践探索》

    • 编译者:杨小芳
    • 发布时间:2025-07-23
    • 一、核心框架与理论创新 三要素协同模型 提出文献(纸电资源/特藏)、空间(实体/虚拟)、人力(馆员/用户)的协同框架,通过技术赋能实现资源服务螺旋上升机制。 理论突破 融合钱学森综合集成论与图书馆学五定律 提出"资源即服务"理念,构建"需求感知-资源匹配-服务响应"动态闭环 二、实践探索亮点 (一)文献资源整合 领域 创新实践 纸电一体化 元数据仓储管理(上亿条数据治理)、"你选书我买单"C2C借阅模式 智能服务 接入DeepSeek大模型实现知识问答/文献综述等AI功能 特藏开发 "重大记忆"时间胶囊项目+方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数据驱动研究范式) (二)空间资源重构 实体空间: 主题图书馆矩阵(科幻/声音/工程师学院图书馆) 无人值守舍区书屋(宿舍区沉浸式学习空间) 虚拟空间: 虚拟学院数字图书馆(按学科知识重组) 个人数字图书馆(行为日志驱动的自适应推荐) (三)人力资源革新 人效管理--> (技术赋能) 人效管理--> (学生资源池) 技术赋能-->[智能系统解放人力] 学生资源池 --> E[社团-助管-志愿者三级体系] 三、技术赋能路径 AI深度应用 NLP自动编目(缩短70%处理时间) 智能书架(实时定位+错架纠偏) 数字孪生空间优化(动线模拟) 未来生态构建 跨机构"资源区块链"(高校-企业-博物馆互联) 生成式AI导航(LibGuides实践案例) 四、行业启示 转型范式:从"资源仓库"到"智慧知识服务中心"的跃迁 关键突破:需解决技术伦理(如AI偏见)与数字鸿沟问题 评估体系:四维指标(资源绩效/空间效率/用户互动/馆员成长) 五、意义 首次系统论证三要素协同机理 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可复用的"重庆大学模式" 含2025年最新DeepSeek大模型应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