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_武汉地区55例COVID-19肺炎死亡病例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3-16
  • 3月13日_武汉地区55例COVID-19肺炎死亡病例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1.时间:2020年3月13日

    2.机构或团队:武汉大学

    3.事件概要:

    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在SSRN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5 Cases of Deaths with COVID-19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旨在探讨COVID-19肺炎死亡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文章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18日期间发生的COVID-19肺炎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人口学、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了提取和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845名(6.5%)COVID-19肺炎患者中,有55人死于医院。55例死亡中没有一名是医务人员。在55例患者中,平均死亡年龄为70.7岁(标准差13.5;范围为22-92岁),男性为37例(67%)。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数为10天(IQR 7-14:范围2-43天),至死亡的中位数为16天(IQR 14-21:范围6-54天)。多数死亡(43 [78%])为潜在的合并症,其中多数为高血压[33(60%)]。55例死亡病例的主要初始症状是发热(96%)、呼吸急促(96%)和肌痛或疲劳(93%)。实验室分析显示50例(91%)死亡患者出现过淋巴细胞减少,50例(91%)死亡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51例(93%)死亡患者出现过乳酸脱氢酶升高,46例(84%)死亡患者出现过降钙素原升高,49例(89%)死亡患者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55例死亡患者全部接受过抗病毒治疗,53例(96.4%)接受过抗生素治疗,35例(63.6%)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12例(21.8%)接受过有创机械通气。文章认为,死于COVID-19肺炎的大多数患者是患有潜在合并症的老年患者,尤其是70岁以上的患者。疾病发作后的死亡时间通常为15-21天。由于对不良预后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的认识存在重大差距,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弥补。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50019

  • 原文来源: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50019
相关报告
  • 《武汉地区55例COVID-19肺炎死亡病例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23
    • 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在SSRN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5 Cases of Deaths with COVID-19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旨在探讨COVID-19肺炎死亡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文章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18日期间发生的COVID-19肺炎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人口学、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了提取和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845名(6.5%)COVID-19肺炎患者中,有55人死于医院。55例死亡中没有一名是医务人员。在55例患者中,平均死亡年龄为70.7岁(标准差13.5;范围为22-92岁),男性为37例(67%)。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数为10天(IQR 7-14:范围2-43天),至死亡的中位数为16天(IQR 14-21:范围6-54天)。多数死亡(43 [78%])为潜在的合并症,其中多数为高血压[33(60%)]。55例死亡病例的主要初始症状是发热(96%)、呼吸急促(96%)和肌痛或疲劳(93%)。实验室分析显示50例(91%)死亡患者出现过淋巴细胞减少,50例(91%)死亡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51例(93%)死亡患者出现过乳酸脱氢酶升高,46例(84%)死亡患者出现过降钙素原升高,49例(89%)死亡患者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55例死亡患者全部接受过抗病毒治疗,53例(96.4%)接受过抗生素治疗,35例(63.6%)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12例(21.8%)接受过有创机械通气。文章认为,死于COVID-19肺炎的大多数患者是患有潜在合并症的老年患者,尤其是70岁以上的患者。疾病发作后的死亡时间通常为15-21天。由于对不良预后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的认识存在重大差距,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弥补。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3月6日_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101例COVID-19死亡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08
    • 1.时间:2020年3月6日 2.机构或团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3.事件概要: 2020年3月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机构在medRxiv预印平台上发表了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01 non-survivi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A single 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的文章,研究人员对COVID-19死亡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病例研究,旨在了解武汉地区确诊的COVID-19死亡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追踪死因。 该研究对象为中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两个院区收治的101名COVID-19死亡住院患者。研究人员主要采集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5日期间,COVID-19死亡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指标,并整理成了标准化病例报告的形式。研究结果显示,101名死亡病例的中位年龄为71岁,其中60名(59.41%)为男性。82名病例出现了(81.19%)发热症状,同时有82名病例(81.19%)有1种或1种以上的合并症,包括高血压(59例,58.42%)和糖尿病(22例,21.78%)等。所有死亡病例从住院治疗至死亡的中位病程为4天,有100例(99.01%)出现了呼吸衰竭,53例(52.48%)出现了急性心肌损伤,23例(22.77%)出现了急性肾损伤和18例(17.82%)出现了肝损伤。通过胸部CT扫描发现,在死亡病例中出现了大量融合的磨玻璃影。存活3天的病例与3天内死亡病例在肺部严重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但3天内死亡病例在包括超敏肌钙蛋白(1.98 vs 0.2ng/ml)、血尿素氮(15.20 vs 10.08mmol/l)、中性粒细胞计数(11.23 vs 6.48*109/l)、降钙素原(2.26 vs 0.58ng/ml)和乳酸(3.80 vs 2.62mmol/l)等临床指标上显著升高,在肺泡氧分压(54.75 vs 67.45mmHg)、CD3%(51.57 vs 60.43%)和CD8%(16.42 vs 23.42%)的临床指标上呈显著降低。通过研究分析表明,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70岁以上)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除呼吸衰竭外,COVID-19引起的急性心、肾损伤或衰竭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4.20031039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