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广州生物医学教育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An adenovirus-vectored COVID-19 vaccine confers protection from SARS-COV-2 challenge in rhesus macaques”的文章。
研究指出,SARS-CoV-2的迅速传播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但目前尚无预防性疫苗。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具备复制能力的重组血清型5腺病毒Ad5-S-nb2,携带编码刺突蛋白(S)的密码子优化基因。研究表示,在小鼠和恒河猕猴的肌肉内注射Ad5-S-nb2会引起全身性S-特异性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CMI)反应。鼻内接种可引起全身和肺部抗体应答,但CMI应答较弱。在单次肌内或鼻内接种Ad5-S-nb2疫苗后30天,可保护猕猴免受SARS-CoV-2的感染。接种低10倍疫苗剂量(1×1010病毒颗粒)的猕猴也能得到保护,这证明了Ad5-S-nb2的有效性,以及可以在更短时间内注射不同剂量的疫苗。因此Ad5-S-nb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候选疫苗,值得进一步临床评估。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8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