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33年数据研究显示全球海风和海浪高度正在增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5-06
  • 最近,墨尔本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极端海洋风和海浪高度正在增加,其中南大洋增幅最大。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来自墨尔本大学基础设施工程系的研究人员Ian Young和Agustinus Ribal分析了1985~2018年期间31颗卫星的风速和波高测量结果,包括大约40亿次的观测。测量结果与全球部署的80多个海洋浮标进行了比较,成为有史以来最大、最详细的数据集。

    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的30年里,南大洋的极端风速增加了1.5米/秒,即8%。在同一时期,极端波浪增加了30厘米,即5%。随着世界海洋变得越来越暴躁,Young教授警告说,这对海平面上升和基础设施产生影响。虽然增加5%和8%可能看起来不多,但如果持续到未来,这种气候变化将产生重大影响。

    洪水事件是由风暴潮和相关的破浪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使这些事件更加严重和频繁。波浪高度的增加以及波浪方向等其他属性的变化将进一步增加沿海洪水的可能性。了解南大洋的变化很重要,因为这是主导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浪气候变化的起源。

    研究南大洋海浪可以确定南半球大部分海滩的稳定性。这些变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暴风雨可能会增加海岸侵蚀,使沿海地区和基础设施面临风险。包括墨尔本大学在内的国际团队正在努力开发下一代全球气候模型,以预测未来100年的风浪变化。

    Young也指出,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这种变化多少是长期气候变化造成的,多少是由于多年代际波动或周期造成的。

    (於维樱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 原文来源:https://about.unimelb.edu.au/newsroom/news/2019/april/33-year-study- shows-increasing-ocean-winds-and-wave-heights
相关报告
  • 《海洋上层变暖正在改变全球海浪气候,使海浪更强》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9-02-01
    • 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成为气候变化影响的最前沿,但新的研究表明,它们也面临着其他与气候相关的威胁。1月14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说海浪的能量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他们发现海洋变暖与海浪能量增加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许多长期趋势和预测都带有气候变化的特征,包括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和海冰减少。迄今为止,对全球海洋气候的分析已经确定了两个半球高纬度地区海洋局部区域的风速和波浪高度有所增加。在极端情况下(例如,冬季波浪),这种增加的幅度大于平均情况。然而,全球变化信号以及局部波高增加和全球变暖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未被发现。 这项新研究的重点是海浪中所蕴含的能量,这种能量通过风传播并转化为波浪运动。这个被称为波浪能的指标一直在增加,与海洋表面的历史变暖直接相关。以海平面温度上升趋势衡量的上层海洋变暖影响了全球的风力模式,而这反过来又使海浪更加强烈。 “这是我们第一次确定了全球变暖对波浪气候影响的全球信号。事实上,自1948年以来,波浪能量每年全球增长0.4%,这一增长与海面温度上升有关。” 本文的主要作者Borja G. Reguero说道。 “这项研究表明,全球波浪能可能是全球变暖有价值的潜在指标,类似于二氧化碳浓度,全球海平面上升或全球表面大气温度,”洛萨达说。 了解海浪能量如何响应海洋变暖对沿海社区具有重要意义,包括预测对基础设施、沿海城市和小岛屿国家的影响。事实上,波浪作用是沿海变化和洪水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随着波浪能量的增加,其影响可能会变得更加深远。海平面上升将进一步加剧这些影响,更多的波浪能量将会到达岸上。 根据坎塔布里亚大学费尔南多•梅德斯(FernandoJ.Méndez)的说法,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人类和海洋交汇的沿海地区尤为明显。他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分析忽略了波浪能的变化,而海平面上升是唯一的驱动因素,这可能会低估气候变化的后果。”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30年来全球风速和海浪波高的 长期变化趋势》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1-21
    • 风和海浪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气间能量和物质交换具有关键作用,研究风和海浪的长期变化趋势对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洋浮标观测资料有限,还不足以用来开展全球风场和海浪长期变化趋势的研究,因此当前人们对全球风场和海浪长期变化趋势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近日,国际著名期刊《科学》(Science )刊发了题为《全球风速和海浪波高变化趋势的评估》(Multiplatform evaluation of global trends in wind speed and wave height)一文。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和印度尼西亚哈山努丁大学(Hasanuddi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基于31颗卫星的历史观测数据研究指出,过去33年来(1985—2018年)全球平均表层风速和有效波高有小幅增长的趋势,极值风速和极值波高增长趋势比较明显,其中南大洋风速和有效波高的增长最为显著。 研究人员利用1985—2018年间的卫星观测数据,计算了全球表层风速和有效波高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表层风速有增强趋势,但这种趋势存在空间差异,南大洋的增强趋势(每年2cm/s)最为显著,太平洋和大西洋赤道南侧各有一条海域带也有明显的增强趋势,北大西洋表层风速以每年约1cm/s的速度增大,此外全球其它海域表层风速变化趋势不显著。相比风速,平均有效波高的变化趋势相对不太显著,但在南大洋的太平洋扇区和大西洋扇区存在每年0.3cm的增大趋势,在北太平洋存在每年0.5cm的减弱趋势(图2A)。就极端情况而言,极端风速在过去30年内的增加趋势比平均风速更为显著,10%大风速在南大洋海域的增强趋势能达到每年5cm/s,北大西洋约为每年4cm/s,在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增加趋势也很明显(每年2cm/s)(图1B)。与表层风速类似,海浪极值波高变化趋势比平均波高变化趋势也更为显著,更多的海域存在极值波高增大的趋势,10%大波高在南大洋存在每年增大1cm的趋势,在北大西洋的增大趋势约为每年0.8cm。 摘自: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全球海洋科技发展动态2019年第十期》张丹琦 舒 启 编译